摘要:“早上报案电动车被偷,下午民警就带着小偷来指认现场,这样的破案速度让人安心!”在鄂州市公安局临空经济区分局沙窝派出所举行的退赃大会上,居民胡女士接过追回的电动车感慨道。这起案件的快速侦破,正是该所践行“破小案护民生”理念的生动缩影。
(通讯员:孙国明)“早上报案电动车被偷,下午民警就带着小偷来指认现场,这样的破案速度让人安心!”在鄂州市公安局临空经济区分局沙窝派出所举行的退赃大会上,居民胡女士接过追回的电动车感慨道。这起案件的快速侦破,正是该所践行“破小案护民生”理念的生动缩影。
2024年以来,沙窝派出所聚焦新警务理念,全面深化警务改革,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构建起“快速响应、科技支撑、群防群治”的实战应用体系,推动小案侦防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攻防”转变,实现案件快侦、快破、快挽损。
快速响应 构建小案快侦机制
“警察同志,我家里刚刚进贼了,你们快过来!”2024年9月13日凌晨3点,沙窝派出所接到居民严某报警。接警后,值班民警火速赶赴现场,通过对周边公共视频的研判分析,迅速锁定盗窃嫌疑人并将其抓获。此时,距离报警不到6个小时。
△盗窃嫌疑人指认犯罪现场
这样的高效破案,得益于沙窝派出所推行的“小案快破”工作机制。针对传统侵财类案件,派出所建立‘四个一’标准,即“一刻钟响应、一小时研判、一天内侦查、一周内挽损”的硬性指标,确保每起案件有人管、盯得住、办得结。
为破解民生案件侦办难题,沙窝派出所打破警种壁垒,整合刑侦、治安、社区警力,建立“小案快侦”合成作战机制。一旦发案,指挥中心立即调度多种警力同步上案,形成“情报导侦、合成打击”的高效模式。
针对工地、夜市等治安复杂区域,派出所推出“平安联盟”治理模式,在8个重点项目工地设立“警企联防工作站”,安装智能报警装置32套,并联合企业保安、村组网格员组建联防队伍。数据显示,该模式推行后,辖区侵财案件同比下降47%,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民辅警深入辖区村湾开展防盗宣传
“侵财类案件的核心在于‘快',通过创新小案快侦机制,形成快侦、快破、快挽损的工作格局,实现案件全流程提速。”沙窝派出所所长高斌指出。
2024年以来,传统盗抢骗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30.7%,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科技支撑 提升案件侦办效率
“没想到这么快就破案了,真是太感谢了!”2024年6月27日,某工地负责人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连连道谢。此前,该工地连续发生夜间电缆线被盗案件,沙窝派出所迅速启动“小案快侦”机制,通过视频追踪、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仅用72小时便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追回全部被盗电缆线。
△沙窝警方将盗窃嫌疑人抓获归案
这起案件的快速侦破,得益于沙窝派出所近年来推进的“智慧警务“建设。该所紧扣“科技赋能、精准打击“目标,高标准建成集视频监控、数据研判、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综合作战平台。通过整合辖区100余路高清摄像头资源,构建“空中+地面”立体化防控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重点时段全记录。
此外,沙窝派出所还引入了“智慧研判平台”,通过对历史案件数据的分析,智能识别作案手法、时间规律、目标选择等关键要素,将看似孤立的案件进行精准关联。在电缆线被盗案侦办过程中,平台自动将近期发生的3起工地建材被盗案件串并分析,确认系同一人所为。
△沙窝派出所民辅警正在研判警情
“科技不仅改变了警务模式,更让打击犯罪变得更快、更准。”沙窝派出所民警宋四红表示。2024年以来,通过科技手段破获的案件占比达75%,平均破案时间缩短至24小时以内。
群防群治 织密治安防控网络
“戴红袖章的巡逻队每晚都来转转,监控探头装到了背街小巷,现在店里打烊都不用收展示柜了。”沿街商户李女士所说的,正是沙窝派出所打造的“红色巡逻队”。该所整合村干部、网格员、物业保安等力量,组建9支63人的群防队伍,建立“邻里守望”“商铺联防”等机制,大大提升了治安防控的群众基础。
针对建筑工地、夜市排档等治安复杂区域,该所创新“警企联防”模式,在8个重点项目工地设置警企联络员,定期上门开展防火、防盗、禁毒、反诈等安全宣传,指导安装智能报警装置32套。数据显示,该模式推行后工地侵财案件同比下降了67%。
“破小案就是保民生,快破案才能暖民心。”沙窝派出所所长高斌表示,派出所将持续聚焦“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优化“小案快侦”工作机制,把每一起案件的侦破都办到群众心坎上,让平安触手可及,让满意深入人心。
来源:鄂州公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