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层面的重大变化。5月12日,中美两国就持续一年的关税争端达成初步和解,宣布在未来90天暂停相互加征新的关税,并取消部分既有关税措施。这一举措大幅缓解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有望带动区域出口回暖。
过去几周,从中美贸易缓和到中国重启宽松,再到澳洲本地CPI、信贷、信心三项数据改善,多重信号叠加,正推动澳洲经济走出低谷。
多重信号正交汇,我们正从谷底走出,最困难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了。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层面的重大变化。5月12日,中美两国就持续一年的关税争端达成初步和解,宣布在未来90天暂停相互加征新的关税,并取消部分既有关税措施。这一举措大幅缓解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有望带动区域出口回暖。
与此同时,上期视频讲到过的,中国于5月7日宣布降息降准。具体措施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逆回购利率,并预计同步下调贷款市场报价 利率(LPR)。这将释放约1万亿元人民币的中长期流动性,显著增强对信贷和投资的支持力度。
这些变化对澳洲出口、投资和国际市场信心均构成利好。博满首席分析师魏睿昊(Julius Wei)也在节目中指出:“我们不去说是特朗普赢了,还是中国赢了……但是澳大利亚肯定是赢了。因为全球贸易的正常化、中国经济的稳定,是对澳洲最重要的。”
根据澳洲统计局(ABS)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CPI同比增长2.4%,环比增长0.9%。这已是连续第三个季度处于澳洲联储设定的2%-3%目标区间之内。
更具意义的是剔除短期补贴等波动因素后的核心通胀数据——截尾平均CPI(Trimmed Mean CPI)和加权中位数CPI (Weighted Median CPI) 也双双回落至3%以下。其中,截尾平均CPI年增速为2.9%,为三年来首次回到政策目标区间。
这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明确信号:澳洲央行在控制通胀方面已初见成效,市场因此普遍预计,澳联储年内有望降息3至4次。这一预期将利于信贷市场、金融资产价格与家庭消费。
在经济周期的底部,最关键的观察指标之一,不是GDP增速,也不是股市涨跌,而是“信心”。企业是否敢于投资,家庭是否愿意消费,本质上都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是否改善。而当前的数据和趋势显示,澳洲在这一方面正在逐步回暖。
消费者信心逐步修复
根据最新公布的调查数据,澳洲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从2022年底的低点78点,稳步回升至2025年5月的92.1点。这种回升虽然仍未回到历史均值(通常约为100点),但方向明确,且持续性强,表明家庭部门对通胀、就业、利率前景的悲观情绪正在减退。
商业信心初现拐点
企业端的情绪同样在改善,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预期正在回升。数据显示,澳洲中小企业信心指数,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12点,已改善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8点。虽然整体仍处于负值区间,表明企业整体尚未全面乐观,但这种边际改善非常关键。
信贷活跃度提升,资金开始流动
相比信心指标,银行的放贷数据是更具行为含义的指标。多个银行披露的财报显示,在过去一个财报期(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内:
NAB 中小企业贷款增长6%;Westpac 增长14%;CBA 第一季度商业贷款额达37亿澳元,同比增长9.1%。这些增长幅度,在当前偏谨慎的信贷环境下,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
“这类数据很多人平时不会关注,但它恰恰最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投资意愿正在恢复。” 贷款的背后,是企业对未来收入、订单、利润的乐观判断。它意味着企业开始重新布局扩张、采购、雇佣。“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经济的基本面,真正体现在中小型企业的表现。如果他们开始借钱、投资,那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真正恢复元气。”
最后是政策层面,2025年联邦大选中工党实现大胜,带来较强的政策延续预期。这一政治确定性对企业决策、投资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在财政政策层面,政府推出一系列稳内需措施,包括延长电费补贴、连续下调个人所得税,以及扩大首次置业支持计划。这些政策有助于减轻家庭负担、刺激消费,也为房地产和相关行业提供支撑。
“未来五到六年政策会相对稳定,这对很多经济参与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政策的稳定性,企业和居民就更敢花钱、更敢投资,这才是推动经济恢复的基础。”
结语1:结语2:文中未注明来源的图片均为Shutterstock,Inc.授权澳财网使用,请勿单独转载图片。本文中的分析,观点或其他资讯均为市场评述/一般信息,不构成交易建议,仅供参考。任何前瞻性陈述并非对未来业绩的保证或陈述,切勿过分依赖。在进行任何投资时,请基于个人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个人需求考虑本文所含信息的适用性,谨慎决策,风险自担。
来源:澳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