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发表在《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2022)上的一篇关于KIFC1在骨肉瘤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论文因数据重复问题被正式撤回。该论文题为《The Roles of KIFC1 in
近日,发表在《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2022)上的一篇关于KIFC1在骨肉瘤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论文因数据重复问题被正式撤回。该论文题为《The Roles of KIFC1 in the Development of Osteosarcoma: Characterization of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由来自烟台毓璜顶医院的 Li-Yan Liang和Gui-Shi Li共同撰写,曾被认为可能为骨肉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撤稿原因:Western Blot数据重复
撤稿决定源于PubPeer上国际著名职业学术打假人Hoya camphorifolia的质疑,该用户指出论文中的Western Blot图像存在重复使用问题。具体而言:
- 图4b(显示KIFC1和β-actin在U-2 OS细胞中的表达)与另一篇研究中的图5B(Wang et al. 2022,关于KIF1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中的条带完全一致,但标注的蛋白不同。
- 由于这一关键数据问题,论文的结论被认为不可靠,期刊出版方John Wiley & Sons Ltd.最终决定撤回该论文。
KIFC1在肿瘤研究中的重要性
KIFC1(驱动蛋白家族成员C1)在多种癌症中被认为与肿瘤复发、耐药性和基因组不稳定性相关。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王传贵团队的研究表明,KIFC1通过促进中心体聚集(Centrosome-Clustering)增加肿瘤细胞的存活率,并与乳腺癌、结肠癌的不良预后相关。此外,中山大学张星团队的最新研究(2024)发现,KIFC1在软组织肉瘤(STS)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调控细胞衰老影响肿瘤进展。
撤稿对相关研究的影响
尽管该论文被撤回,KIFC1作为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仍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这一事件也凸显了科研数据严谨性的重要性。近年来,多篇涉及图像重复或数据造假的论文被撤稿,学术界对研究透明度和可重复性的要求日益严格。
目前,该论文的在线版本已被标记为“已撤回”,但相关摘要仍可访问。期刊方建议读者在引用该研究时保持谨慎。
来源:学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