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候选人,好的猎头是什么样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18:52 1

摘要:目前发表原创文章700+篇,出版畅销书《大数据实践之路》,拥有粉丝6万+名,各大厂创作者70+位,交流群20+个。公众号接入了大模型服务支持问答。及12位大厂嘉宾坐镇的数据人圈子。

@一个数据人的自留地

成立于2020年2月25日

目前发表原创文章700+篇,出版畅销书《大数据实践之路》,拥有粉丝6万+,各大厂创作者70+位,交流群20+个。公众号接入了大模型服务支持问答。及12位大厂嘉宾坐镇的数据人圈子

连载数据产品、数据分析、画像标签、策略算法、运营增长、求职面试20多个方向的文章。

网站:。

01 前言

我是一名策略产品经理,专注于搜索、推荐、消息推送、反作弊以及广告等策略领域的工作。在过去的七年里,我与近 2000 位猎头有过交流,如果互发消息即算作一次对话的话,而添加为好友的猎头更是接近 600 位。

说起对猎头职业的初印象,还得追溯到 2017 年,当时我在家备考研究生,有一部胡歌主演的电视剧《猎场》正在热播。晚上学习疲惫时,妈妈便会叫我一同观看。尽管这部剧最终烂尾,但透过这部剧,我对猎头这个职业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在后续的几年间,我与众多公众号读者以及同行交流分享彼此对于猎头的认知与见解,大家在想究竟什么样的猎头才算得上靠谱、专业。而在今天,就让我来和大家好好聊聊我所熟知的 “猎头”。

02 三位风格迥异的猎头老师

真正与猎头产生交集始于 2018 年 6 月。那日,我突然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那头的大哥自称是猎头,向我推荐图灵科技的岗位,还说图灵的老板看过我的简历,希望能与我深入交流。当时我刚刚入职一家独角兽公司,担任大数据产品经理一职,对跳槽并无太多想法,便礼貌地谢绝了。

在往后的岁月里,我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猎头,他们或开朗热情,或沉稳内敛,经验丰富的与初出茅庐的更是各有特点,其中三位猎头给我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

第一位当属陈立平老师,她是久森咨询的创始人。早些年,我们公众号举办求职面试指导直播活动时,立平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倾情加盟。凭借其深厚扎实的行业经验,她为众多观众答疑解惑,赢得了广泛好评。步入 2023 年,彼时就业形势严峻,我在职业选择上陷入了迷茫。在哥哥的点醒下,我向立平老师虚心求教。立平老师耐心倾听我的困惑,毫无保留地为我剖析自身优劣势,并依据其在职业规划领域的丰富阅历,为我提出中肯且极具价值的建议,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瞬间驱散了内心的纠结与犹豫。

第二位让我印象深刻的猎头是 WS,他与我年龄相仿。2023 年 4 月的一天,我在公交上接到了他的电话。他礼貌且直奔主题,自我介绍后,简单寒暄几句便加了微信。后续的沟通也十分简洁,他推荐的岗位历经 5 轮面试,跨度一个多月,每次安排面试或结束后,他都只是简短地告知几句。一轮面试结束,他就仿佛 “消失” 了,可能一周后才会再次出现。起初,我觉得他像个 “机器人”,与其他猎头不同,有些不适应。但后来,我逐渐发现,这种 “直男” 式的沟通方式其实很好,不啰嗦,不占用彼此时间。

后来,我入职了这个岗位,去上海出差时,我请他吃了顿饭。他比我小一岁,毕业于不错的大学。毕业后,他进入支付宝担任产品经理,但半年后因架构调整离开。此后,他换了几份工作,最终选择了猎头行业,如今已经考公上岸。

第三位是tf老师,我们加为好友已两年。经常刷到他的朋友圈,我察觉到他的朋友圈一定进行了分组,并且运用了一些小技巧。想和他聊聊的原因是,他的朋友圈时常分享与候选人交流的感悟以及一些实用的小建议。我想请教下。

03 与候选人沟通之我见

1.英文名与中文名兼备

猎头和 HR 喜欢用英文名是众所周知的事。有时我会询问对方的中文名,但常被拒绝。然而,对于候选人来说,中文名更有辨识度,也更容易记忆。一方面,我们中国人对中文记忆更敏感;另一方面,猎头的英文名往往只有一个单词,不像外国人有全名,容易重复,像 Emma、William、Richard 这样的名字重复率极高。此外,候选人在工作时间与猎头交流,来往同事若看到手机页面上的英文名,很容易猜出候选人是在和猎头联系。两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就经历过这种情况,我在工位与猎头微信交流时,也难免有些提心吊胆。

2.对候选人分组,避免信息打扰

对候选人分组并使信息有针对性,是一个值得推崇的做法。例如,有猎头在发朋友圈时,将候选人分为男、女两组。针对男生候选人,他发布美女图片吸引注意力;针对女生候选人,则发布帅哥图片。这种策略能有效吸引用户停留,进而查看朋友圈具体内容。反观一些猎头,常发布自嘲式的猎头段子配图,如 “请给我一个很牛逼的候选人”,这类配图难以引起候选人共鸣,看多了可能会让人觉得烦躁。

对候选人分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信息刷屏。假设有 10 条信息,其中 5 条针对产品候选人,5 条针对开发候选人。分组后,只需将对应的 5 条信息展示给相应的候选人,无需让开发和产品岗位的候选人在朋友圈看到全部 10 条信息。此外,猎头常分享互联网行业公众号内容或时事新闻,这些信息对候选人有一定价值,因为有些信息候选人可能不够敏感,可以从猎头处获取。但要注意避免频繁刷屏和喊口号式的言论。若猎头有深度见解,在转发时配上这样的文案会很有吸引力;若没有,就不要配文字,以免引起反感。

3.信息收集与给候选人预期

在与候选人沟通岗位时,猎头通常会收集候选人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当前年薪、预期年薪、过去绩效、求职方向及目标、其他情况等。比较好的沟通方式是,先询问候选人是否方便提供这些信息,如果方便,就把需要的信息一次性列出来,而不是一个一个地问。我曾遇到过一个猎头,每隔 5 分钟才问一个问题,可能是他在同时记录,但这会让候选人不知问题有多少、何时结束,心里十分烦躁。

另外是一位猎头女生的习惯值得提倡,她会定期总结正在招聘的岗位,整理成一个合集发给候选人。合集里包含岗位名称、公司、所需职级等信息,一目了然,方便候选人查看。

4.成就候选人,而不只是自己

2018 年,我在一家独角兽公司担任大数据产品经理时,一位猎头大姐极力推荐我到一个小型传统公司的 IT 部门做运维。这个岗位与我的职业目标完全不匹配,我礼貌地拒绝了。大姐却很强势,质问我难道她推荐的岗位就没有前途,还说不会做运维可以学。我还是坚定地婉拒了,大姐瞬间歇斯底里,质问我为何不能帮她完成业绩,让我觉得莫名其妙,便不再与她交流。

要实现合作的双赢,猎头需站在双方的角度考虑。我曾遇两位猎头软磨硬泡给我推荐不匹配的岗位,虽理解其业绩压力,但因岗位不符,我仍坚定拒绝。

5.时间很重要,人也很重要

今年 4 月,我因全麻检查,2 天没吃饭,1 天没喝水,从医院出来后身体十分虚弱。接到猎头 A 的电话后,我说明了情况,表示需要先休息,第二天联系。她很理解,叮嘱我注意身体,并提到她是我的老乡。后来我在朋友圈发了动态,说了此时。猎头 B 看到后给我发消息。我没看到手机,她就打来电话。我再次说明身体虚弱,希望第二天联系。但她挂电话后又发消息问我岗位是否合适,让我觉得她根本没有把我当一个有感受的人。

6.生活和工作是有边界的,别太着急

2024 年春节,除夕和初一,我收到了一些猎头朋友的拜年消息。有的只是单纯的吉祥话,个别会加上自我介绍,告诉候选人有想法可以找他。但有一位猎头在大年初一发来岗位信息,询问是否看机会。这个时间点实在不合适,会给候选人带来压力,也难以进行愉快的交流。还有一位猎头女生给我推荐工作,我婉拒后,她连续一周每天给我发消息,多次在晚上试图说服我去试试,让我感到十分烦恼,最终没有继续与她交流。

有一年,我计划出去旅游几天,一位猎头给我打电话,想安排一个大厂的面试。我说马上要出去玩,还没开始准备面试,也没有复盘总结,希望等我一周后回来再安排。但她软磨硬泡,希望我出发前先面试。第二天我就去现场面试了,自我感觉发挥得很差,有两个问题我知道是哪方面的内容,但因没复盘,记不住细节,没答出来。好在那一轮面试过了,后续安排了 HR 面试,但最终在横向对比时,我没有通过。自那以后,我再也不仓促接受面试,一定会先复盘总结,再集中安排面试。

7.承诺可落实,不是一次合作

我遇到过一些猎头朋友,了解情况后,要了我的手机号和微信号,却最终没有添加好友。也有些猎头在某个环节说好了某天同步进展,但到了时间点却没了音讯。之前还遇到过一个东北大哥,他给我推荐岗位,我们聊后发现工作内容不太匹配,他又要我的手机号微信号表示挂电话候加我,还很忽悠的口气说之前加过我,我没通过。但我查看了近 10 年的微信记录,包括好友请求,根本没有未通过的记录,觉得他不够诚实。后来印证了这一点,他要了微信号后也没有加我。

有位猎头,我认识她快 5 年了,她工作很认真,每几个月会整理一批岗位清单群发给我,我们也会简单聊几句。去年某天,我们约定晚上 9 点语音聊天,到了时间,我给她发消息,未回复,第二天也未回复,我被放了鸽子。过了一段时间,她再次群发岗位清单,我回复了,但她依然未回复我消息。我心里很不快,因有他们公司副总裁的好友,本想告她一状,但想想大家都不容易,也就算了。

8.要有沟通方式和技巧

沟通的艺术在于技巧和方式。候选人并非完美无缺,可能会存在一些短板。然而,我曾遇到两位猎头,他们用极为不友好的语气对候选人进行贬损。这种沟通方式不仅伤害了候选人的自尊心,也无助于双方的合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理性、真诚的态度指出问题所在,帮助候选人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也常遇到一种情况,猎头通过脉脉打来电话,此时候选人不方便沟通,猎头想加个好友,99%的会让候选人念出手机号,但是候选人此时并不方便说话。我仅遇到几位猎头会说,那我说下我的,您记一下,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技巧,因为候选人只需要回答“好的”,而不需要爆出手机号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04 结语

由于今晚还有饭局,这篇文章写的很仓促,许多经历未写出。总体而言,我非常感谢前面提到的三位老师,以及那些与我沟通愉快、成为朋友的猎头们。

他们身上都有着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专业,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为候选人提供精准的职位匹配;二是沟通真诚且有耐心,用心倾听候选人的心声;三是能够站在互相成就的角度进行交流沟通,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来源:一个数据人的自留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