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步入田间,曾经金灿灿如锦缎般铺满大地的油菜田,如今已悄然换上淡黄的“外衣”,成熟的油菜荚沉甸甸地低垂,似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村民们手持镰刀穿梭其中,“咔嚓咔嚓”的割菜声此起彼伏,一束束油菜秆应声倒下,很快便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似的菜籽垛;随着菜秆相互碰撞,“砰砰砰
距黔东南州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还有 85 天
眼下正值油菜籽收获的季节,在上塘镇紫营村田间随处可见村民忙着采收油菜籽的身影。
步入田间,曾经金灿灿如锦缎般铺满大地的油菜田,如今已悄然换上淡黄的“外衣”,成熟的油菜荚沉甸甸地低垂,似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村民们手持镰刀穿梭其中,“咔嚓咔嚓”的割菜声此起彼伏,一束束油菜秆应声倒下,很快便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似的菜籽垛;随着菜秆相互碰撞,“砰砰砰砰”的声响中,成群的油菜籽迫不及待地“跳”出籽壳;筛子左右摇晃间,颗颗黑亮饱满的菜籽欢快地落入口袋,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丰收画卷。
“我家种了3亩油菜,每天能收四五百斤,再有两天就能收完啦!每100斤油菜差不多能榨出30多斤油,除了留些自家吃,剩下的拿去卖,又能添一笔收入!”上塘镇紫营村村民杨光林擦着额头的汗水,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近年来,上塘镇积极探索“水稻+油菜”轮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为充分调动村民种植积极性,当地政府将油菜生产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不仅免费为农户发放优质油菜种子和肥料,还组织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从整地施肥、品种挑选,到适时播种、水肥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成熟收获,全程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与贴心服务,为油菜稳产增收筑牢坚实保障。据上塘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测产数据显示,今年全镇种植油菜约4000亩,平均亩产达100 - 150公斤,按30%出油率计算,菜籽油产量达15万公斤,每公斤菜籽油售价在32元左右,真正实现了“春天赏花看风景,夏天丰收揽“钱景”的双赢局面 。
“油菜可是个‘多面手’,兼具油用、菜用、花用、肥用等多种功能。我们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春天油菜花开时,漫山遍野的花海吸引众多游客;夏季成熟后又能榨油创造经济效益,大大提升了附加值。油菜花收割结束,村里马上就会开展水稻种植,通过‘油稻轮作’,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粮食生产,又能实现农业产业的高效循环发展。”上塘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远方谈及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眼神中满是自信与憧憬。
从春日漫山遍野的灿烂花海,到如今颗粒归仓的丰收喜悦,村民们在田间挥洒的汗水终于化作沉甸甸的回报。展望未来,上塘镇将继续牢牢抓稳粮油安全这一关键,以油菜为笔、汗水为墨,在青山绿水间奋力描绘产业兴旺、村民富足、生态秀美的乡村振兴壮美新画卷。
作者 | 黄锡花
编辑 | 陈孝新
网络编辑 | 吴森楠
编审 | 吴胜军
核发 | 杨宇
投稿邮箱 | hpxxwzx@126.com
来源:黄平资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