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典 | 如何科学安排肺结节的个体化评估及随访策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9:05 2

摘要:肺癌是中国乃至全球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列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癌症负担。早诊早治是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根据国内现有指南共识及国外2024版NCCN指南,整理了肺结节的个体化评估及随访策略,以供临床

肺癌是中国乃至全球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列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癌症负担。早诊早治是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根据国内现有指南共识及国外2024版NCCN指南,整理了肺结节的个体化评估及随访策略,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孤立实性结节随访细则

(1)中国专家共识

≤8mm结节

≤4mm:每年复查。

4~6mm:6~12个月复查;若无变化,18~24个月再次复查,若变化不大则年度随访。

6~8mm:3~6个月复查,9~12个月再次复查,之后每6个月随访;2年后无变化则年度随访。

>8mm结节

恶性概率低~中度(5%~65%):考虑PET-CT评估。

恶性概率高(>65%):直接PET-CT评估,术前预分期;可结合CAC辅助评估。

(2)2024版NCCN指南

≥6mm且1.5mm)则3个月随访或进一步检查。

≥8mm:胸部增强CT或PET-CT;高度怀疑恶性则活检或手术。

新发结节随访

4~6mm:6个月随访。

6~8mm:3个月随访。

孤立亚实性结节评估及处理原则

(1)中国专家共识

纯磨玻璃结节(pGGN)随访

≤5mm:首次6个月随访,之后年度随访。

>5mm(5~10mm):首次3个月随访,之后6个月或年度随访。

增大>10mm或实性成分增加:提示恶性,建议活检或手术。

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随访

≤8mm:每3个月复查;2次无变化则6个月后复查,之后年度随访;增大则手术。

>8mm:经验性抗感染治疗,3个月后随访;持续存在则活检或手术。

>15mm:直接PET-CT或手术。

(2)2024版NCCN指南

部分实性结节:关注实性成分变化,按大小分层管理(

非实性结节:以20mm为界分类管理。

多发性结节评估及处理原则

(1)中国专家共识

>10个弥漫性结节:考虑转移或感染,需单独评估每个结节。

多发性pGGN

>5mm且

诊断困难:建议多科讨论,结合AI、MDT或PET-CT评估。

(2)2024版NCCN指南

分为非实性结节和实性主导结节,建议测量结节大小,并对最大的结节进行管理。

1

孤立实性结节随访细则

中国专家共识按结节大小分为8~30mm和≤8mm结节。

对于直径≤8mm的孤立性实性结节,共识建议根据结节的大小制定LDCT的随访方案:结节直径≤4mm建议每年进行复查;结节长径在4~6mm需在6~12个月后进行复查,随访后如果发现结没有变化,需在18~24个月再次复查,如果结节仍变化不大,此后可进行年度随访;初筛结节直径6~8mm应在3~6个月后进行复查,此后在9~12个月复查,其后每6个月随访,如果2年以后仍无明显变化,建议可进行常规的年度随访。

对于>8mm实性结节患者,共识建议通过验证模型定量的方法或者临床定性的方法判断结节恶性的概率。恶性肿瘤的预测概率为低、中度(5%~65%)者,可考虑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进行评估;恶性肿瘤的预测概率为高度(>65%)者建议可直接进行PET-CT进行评估,并可同时进行手术前的预分期;对于要求个体化诊疗的患者,推荐CAC辅助评估。

2024版NCCN指南将孤立实性结节按大小分为1.5mm),

此外,2024版NCCN指南对随访过程中新发结节提供了随访细则,新发结节

2

孤立亚实性结节评估及处理原则

亚实性结节分类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和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亚实性结节的随访建议使用薄层平扫CT进行随访。

中国专家共识推荐以5mm大小为界进行分类管理,对于5mm及以下的pGGN建议首次6个月进行随访,随后进行年度随访,>5mm(5~10mm)的pGGN建议首次3个月随访,随后的随访时间2018版专家共识建议年度随访,2024版专家共识建议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中若发现pGGN结节增大直径>10mm或结节内部实性成分增加,常提示为恶性结节,建议活检进一步明确结节性质或直接进行手术切除。

对于mGGN的随访管理,共识建议除评估结节病灶大小外,更需关注结节内部实性成分的比例变化。对于直径≤8mm的单发的mGGN,建议每3个月进行复查,若复查2次结节无明显变化,可6个月后再进行复查,若仍无明显变化,可继续年度随访,如果随访过程中结节直径增大或实性成分较前增大,通常考虑为恶性,可直接进行手术切除。对于>8mm的mGGN,建议可适当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于3个月后随访,若结节持续存在,可考虑非手术活检或手术切除。

此外,共识不推荐应用PET-CT评估实性成分≤8mm的mGGN,非手术性活检有助于明确肺结节性质并安排后续治疗的定位。对于非手术活检未能明确诊断者,仍不除外恶性可能,仍需继续随访观察,对于较大的单个mGGN,直径>15mm时可直接行PET-CT评估结节性质,也可直接进行非外科手术性活检或直接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对于8~30 mm的实性结节、5~10mm的pGGN及≤8mm的mGGN的,可考虑应用AI和人机MDT进行评估,且对于要求个体化诊疗者,均可以CAC辅助诊断。

2024版NCCN指南对于部分实性结节的随访,更加注重观察这类结节实性成分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实性成分大小的变化,制定了更加细致的随访策略。2024版NCCN指南建议对1.5mm)或出现新发结节,对于实性成分直径6mm的建议6个月后随访,随访过程中若发现实性成分变化,后续处理策略与6mm以下结节随访中出现变化的后续处理策略一致。初筛实性成分≥6mm而

对于非实性结节,2024版NCCN指南建议以直径20mm大小为界,对

3

多发性结节评估及处理原则

中国专家共识认为>10个的弥漫性肺结节考虑胸外恶性肿瘤转移或活动性感染等可能性较大。筛查中发现有1个占主导地位的结节和(或)多个小结节者,建议单独评估每个结节。对于筛查发现多发性pGGN,至少1个病变直径>5mm且

2024版NCCN指南将多发结节分为非实性结节及实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结节,这2种情况均建议测量结节大小,并对最大的结节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张彩云,韩志海.2024年版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5,46(4):373-378

编辑:Squid

排版:Squid

执行:Babel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健康新网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