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民俗收藏之喜字文化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9:26 3

摘要:凡是有过婚庆活动经历的人,对“囍”(仍然读喜)字都不陌生。囍字因其“双喜临门”的象征意义,自古成为中国人婚庆的核心符号。在我的家乡安徽铜陵民间习俗中,双喜字被广泛用于装饰门窗、嫁妆及生活用品。并延伸出不同样式,如龙凤双喜,心形双喜,鸳鸯双喜,童子双喜,花卉双喜

凡是有过婚庆活动经历的人,对“囍”(仍然读喜)字都不陌生。囍字因其“双喜临门”的象征意义,自古成为中国人婚庆的核心符号。在我的家乡安徽铜陵民间习俗中,双喜字被广泛用于装饰门窗、嫁妆及生活用品。并延伸出不同样式,如龙凤双喜,心形双喜,鸳鸯双喜,童子双喜,花卉双喜等等。

在我们铜陵犁桥水镇景区的婚庆楼门前,矗立着一个120平方米的巨大囍字!非常震撼,为什么把一个囍字做成这么大而又挡在门前呢?因为婚庆楼门前是万丰塔,塔里供奉着神和佛的雕像几百余尊,聚集着无边而强大的福禄寿气场。芸芸众生谁的福报能接受这种气场呢?显然不能。这个巨大的双喜字犹如一道屏风,将这种无边而强大的气场阻隔,却又不完全封闭,符合风水学中的“曲则有情”;象征“含蓄”与“留白”的东方美学;隔而不绝,体现了中国人对空间流动性和虚实结合的哲学思考。

在铜陵民间,女子出嫁之前,娘家便早早地为其准备嫁妆,在新做的棉被上用红绳编成双喜字,在枕头上刺绣双喜鸳鸯或者双喜龙凤,再搭配一些带有双喜字的陪嫁用品,如洗脸盆、热水瓶、食品罐、梳妆镜等。在结婚当天,男方便早早地在自家门窗上、婚房里贴上双喜字,准备充足的喜糖随时发放。说到双喜字,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是绕不开的主角。相传王安石1047年进京赶考途中,遇到马员外家以对联招亲。其上联为“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虽然未能当场对出下联,却在科举考试中凭借主考官所出的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联想到马家对联巧妙应对。随后,他返回马家以主考官的下联作为下联完成招亲联对,成功迎娶美丽贤淑的马家小姐。恰在婚礼当天,王安石高中进士的喜报传来,双喜临门之际,他情不自禁地挥毫写下并列的两个喜字(即囍)以表庆贺。自此,囍字因寄托着对婚姻美满、事业兴旺、好事成双的祝福,在民间迅速传播。

在我收藏的带有双喜字的老物件中,这件陶瓷罐别具一格。制瓷匠人以黑褐色的釉料作为笔墨,以树枝树叶形状作为点画绘出一个囍字,而囍字的下半部宛若两位身着古装的女子翩翩起舞,犹如国画中的大写意,似像非像,在不经意间尽显匠心。

我们铜陵不仅山清水秀,而且人杰地灵,民间有众多手艺高超的工匠。这件鞋盆编织精美,盆底大大的囍字,有种沉甸甸的感觉,意味深长:仿佛告诉人们永远不要忘记婚前的信誓旦旦、婚后的责任担当!随着现代剪纸技艺的繁荣,印刷科技的提高,囍字图案成千上万,不胜枚举!

作者:罗昌凯

来源:铜陵社科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