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如何把矿石炼成“千亿流量密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19:16 1

摘要:十年后,大同将采煤沉陷区改造成光伏电场,鹤岗以“白菜价”房价登上热搜,郴州却在矿石的裂缝中凿出了一条新路——这里没有北方老工业基地壮士断腕的悲壮,也不似赣州稀土产业那般依赖千亿级国家战略投资,而是让深埋地下的矿晶,在会展经济的催化下迸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十年矿博 一城新生‌

——从一座城、一条链、一群人看变化

十年前,郴州的运矿卡车队与山西大同的运煤专列、黑龙江鹤岗的采煤巷道,共同勾勒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沉重剪影。

十年后,大同将采煤沉陷区改造成光伏电场,鹤岗以“白菜价”房价登上热搜,郴州却在矿石的裂缝中凿出了一条新路——这里没有北方老工业基地壮士断腕的悲壮,也不似赣州稀土产业那般依赖千亿级国家战略投资,而是让深埋地下的矿晶,在会展经济的催化下迸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2015年,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以下简称“矿博会”)永久落户郴州。这座城市用十年时间证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未必只有“废墟重生”或“另起炉灶”两条路。那些曾被视作“暴发户”专属的矿石,正以文化与科技为养料,在湘南红土地上焕发出新生。

第十三届矿博会筹备工作进入倒计时。(全媒体记者 罗俊婕 摄)

一座城的变迁‌

郴州“有色金属之乡”的名号,多年前可不似如今这般“光鲜亮丽”,而是有些“灰头土脸”:卡车穿梭的矿区、堆积如山的矿石、蒙着粉尘的街道。那时候,在湖南省内一提起郴州,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哦,就是那个矿老板很多的地方。”

郴州是湖南最集中、最典型的矿物资源集聚区。“林中之城”下储藏着富饶的矿产资源,钨、铋、钼等多种金属储量列全国乃至世界第一。已探明通天玉、黄龙玉、墨玉、七彩石等宝玉石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

为了助推矿物宝石产业的发展,2015年,郴州市出台促进宝石产业发展的意见,将宝石产业列为郴州重要的新兴优势产业,大力支持郴州矿物宝石产业园建设。2017年7月,郴州出台《郴州市矿物宝石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提出要通过5~10年的努力,将矿物宝石产业打造成郴州新的千亿产业。宝石加工产业的兴起给千年矿都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我们不是单纯卖矿石,而是要让矿物‘讲故事’。”十年前,矿博会的定位就已经明朗。

十年来,展会累计展出数以万计的矿物宝石,包括神奇的“萤石之王”、世界上最大的红碧玺等,去年的矿博会上,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展出的古生物化石科研成果“龙变鸟”“蝶恋花”系列引发了众多关注。

“宝石”成了郴州的城市文化符号。十年沉淀,改变渗透在城市的毛细血管里。

曾经的运矿车“专线”郴资桂大道,如今成了风光优美的景观大道。在苏仙区“711时光小镇”,老矿区旧址被改造成“矿物咖啡馆”,拿铁拉花都是六边形晶体图案。

数据的攀升印证着城市的蜕变。历届展会期间,各大景区旅游人数同比大幅增长,展馆周边的高级酒店出现一房难求的火爆场面,全市高铁旅客日流量增长近30%,形成了强大的会展经济市场。

不仅如此,近几届参展企业中,国外参展企业超过35%。哥伦比亚驻华大使,美国驻武汉代总领事,秘鲁、智利、巴西驻广州总领事等一大批国际政要、驻华使节出席矿博会。郴州与法国圣玛丽市、美国图森市、南非金伯利市等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加强了国际友好合作往来,进一步拓展了对外开放空间,郴州美誉度、知名度迅速提升。

十年光阴,让这座曾经“灰头土脸”的城市,终于学会用矿晶的璀璨照亮未来。

矿博会展品。(全媒体记者 罗俊婕 摄)

一条链的重塑‌

多年前,郴州流传着这样一个“玩笑”:同样重量的矿石,郴州卖原矿,到瑞士做手表机芯,价格翻一千倍。

故事未必真实,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现状。那时的郴州,80%的矿山企业还停留在“挖矿—选矿—卖矿”的初级模式,产业链短得就像矿工巷道的头灯,只能照亮脚尖前的一小块地。

就在矿博会永久落户郴州的2015年10月,郴州金旺铋业斥资2800万欧元,收购一家法国百年制药工厂,布局与拓展全球市场,实现了郴州跨国收购零的突破。

当时,郴州已探明铋金属储量约占全国73%和全球50%。而在金旺铋业,更是用阳极泥、烟尘等含铋渣料点燃了一股绿色循环经济之火。

这场始于“矿石”的革命,重构了整条产业链。

永兴县,这个曾因土法炼银饱受诟病的“中国银都”,通过加快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技艺,产业整合升级,实现了从低端生产向高端发展的目标。

在永兴经济开发区,一批废材、废料从进入园区起,便已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依据提炼方向差异,各稀贵金属企业上下游循环链条呈梯次“接龙”,譬如一企业负责冶炼金银,其下游又从中提取钯、铋,然后再炼钌、锑……一步一步将原料废渣“吃干榨尽”,达到终极无害化处理。

2024年,永兴县稀贵金属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5%,年产白银6000吨,稳占全国四分之一;年产黄金15吨;其他有价金属21万吨,铋、碲、铂族金属年产量占全国60%以上。全县稀贵金属产业营收和产值均过千亿、税收过15亿元。

链条延伸的方向,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当玉雕技艺遇上网络数字浪潮,临武宝玉石正乘着数字经济东风焕发新生机。

在闽艺缘校企合作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基地,主播李艳芳正通过直播向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区的客户推介通天玉挂件、手串等产品。温润的玉石正突破地域限制,在海外市场掀起购买热潮。

近年来,临武县创新打造“电商+”发展模式,让承载楚南文化的通天玉搭乘直播电商快车走向世界,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2022年,郴州临武、宜章、桂阳发现含锂矿产资源,初步探明氧化锂储量超过500万吨,一举成为全国含锂矿产资源“新富矿”。

郴州抢抓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明确锂矿“资源—材料—电池—装备—回收—尾砂尾矿利用”的全链条开发思路,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形成产业链闭环。

可以说,矿博会就像一条纽带,把全球技术、资本与本地资源串联。在会展期间,郴州还举办了矿博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活动,来自矿业、地质、古生物化石、经济、艺术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和深入探讨,为郴州有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建议。

经过长期积淀,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通过立足资源优势,把握矿博会这一国际展会平台,郴州正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加速把“有色金属之乡”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群人的新生‌

在桂阳县的宝山铜矿,55岁的工人老周,至今保留着当年从井下带出的一块铜矿。现在,他的儿子却把父亲眼中的“破石头”做成了抖音科普账号。

“他总说我这代人是‘挖矿的’,他们这代人是‘玩矿的’。”老周望着儿子直播间里不断增长的粉丝数据,语气复杂中带着欣慰。

当矿二代不再以逃离矿区为荣,资源型城市才算真正走出转型阵痛。

历经多年的开采,郴州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少,而随着宝石加工产业的发展,这些地底下的财富开始身价大涨,郴州人找到了新门路:这些有艺术价值的矿物宝石被挑选、打磨、造型,并安放在精致的底座上,供来往客商挑选。

“原来是几千块钱一吨,后来是几千块钱一块。”矿物宝石商人胡建雄说。

矿物宝石收藏市场的日渐兴盛,催生了一大批以石为业、“点石成金”的人。据统计,在郴州从事矿物宝石雕刻、收藏、销售等工作的人员达到10万人,宝石加工企业200余家。

郴州技师学院、临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市内相关院校也开设了矿物宝石设计、加工、鉴定等专业,培养了一批专业化人才。

改变不只发生在矿区。

2019年,郴州各大旅行社为“矿博会”量身制定的“纯玩三天——走进矿晶之都”旅游产品,除安排半天让游客参观矿博会外,还有以东江湖、莽山景区为主的旅游行程,深受游客欢迎。

在去年的矿博会上,云矿博直播带货是一大创新。100个直播带货团队齐上阵,热情似火的主播们吸引了26万人次的线上观展,“买买买”停不下来,交易金额达19.3亿元。

每年矿博会,直接拉动郴州酒店、餐饮、旅游、交通等消费近5亿元;矿物宝石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集聚了交通物流、餐饮住宿、广告设计等110多家配套企业的产业链,培养了1000多名会展从业人员,形成了“培育一个展会,落户一批主体,引进一批人才”的良好态势。

一届接着一届办、一项接着一项干,以石为媒,以石会友,“开在矿井口的博览会”深入人心、惠民利民、深得民心。

十年矿博,改变的不仅是一个展会。这座曾依赖资源禀赋的城市,正摸索出一条更具韧性的发展之路。站在新十年的起点,郴州人已开始思考:当矿产终将枯竭,这座城市还能留下什么?答案或许藏在图书馆新增的地质丛书里,藏在海外客商来郴品尝的辣椒炒肉香气中,也藏在孩子们把玩矿物标本时绽放的笑容里。

出品:郴江潮工作室

文字:王路莎

一审:曹倩 陈青梅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