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聚力建支点,巾帼勇争先。在荆楚大地,新时代女性的奋斗身影处处闪耀。她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全省“新春第一会” 部署要求,在各行业各领域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岗位建功、争创一流,争当时代的书写人、追梦的奋斗者,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她们
聚力建支点
巾帼勇争先
致敬“她”力量
聚力建支点,巾帼勇争先。在荆楚大地,新时代女性的奋斗身影处处闪耀。她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全省“新春第一会” 部署要求,在各行业各领域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岗位建功、争创一流,争当时代的书写人、追梦的奋斗者,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她们是时代的引领者,是我们前行路上永远的光!
即日起,湖北省妇联联合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开设“聚力建支点 巾帼勇争先丨致敬‘她’力量”专栏,深度挖掘她们的奋斗故事与感人事迹。让我们一同走进她们的世界,领略巾帼风采,汲取奋进力量,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巾帼智慧与力量!
让我们向这些了不起的“她”致敬!
马丹
在雪域高原点亮“星星”的她
在星空之下守护一方学子,让满天繁星在天空闪烁。她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响应号召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她是温柔的“妈妈” ,用无尽的关爱陪伴学生成长。她就是武汉市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党总支书记,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马丹。
01 三尺讲台育桃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没有什么比国家的号召更加重要。”马丹说,2016年8月,她响应党中央号召,成为首批国家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教师中的一员,直奔3000公里之外的雪域边疆。初到藏区,常常头痛缺氧、睡不着觉,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如影随形,可每当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马丹的内心便涌起无尽的牵挂与责任。3年过去后,她坚定地选择二度援藏,以实际行动促进汉藏文化交融。她将具有现代时尚感的啦啦操与藏族传统舞蹈融合,创建了西藏首支充满藏文化特色的“舞蹈啦啦操”队,操场上、小路边,都有她带着孩子们练基本功的身影。为把舞蹈啦啦操社团做出藏区的特色,马丹利用休息时间,到藏戏传承村扎西曲登村学习传统藏戏扎西雪巴;跟着山南市群艺馆的老师和桑叶镇的村民,学习打阿嘎、锅庄等舞蹈;跟着藏大的泽吉老师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巴舞蹈,为学生们“量身定制”,编排了别具一格的藏式啦啦操。
马丹带领藏族学生排练藏式啦啦操
2018年,她带领孩子们登上了全国校园舞蹈啦啦操比赛的舞台,西藏自治区选送的两个项目在比赛中分别荣获全国冠、亚军。2019年,马丹又带领山南一高舞蹈啦啦操社团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比赛,并荣获银奖。
马丹和藏族学生们翩翩起舞
02 立德树人担使命,“孩子们一个都不能少”
“每个孩子都是天上的星星。”马丹说,她甘愿成为那守护星星的人。六年来,她克服困难,坚守教育援藏工作岗位,即使在老父亲患重病病危、去世,儿子参加高考等重要时刻都没有离开工作岗位。在第八批援藏干部转第九批的假期里,她因带领学生参加比赛需要集训,放弃休假,坚守在教育援藏的一线岗位,将无私的爱播撒在雪域高原。
马丹正在给藏族孩子们上课
马丹在孩子们的眼中,既是专业能力突出的老师,也是温柔慈爱的“妈妈”。援藏任教期间,马丹像关爱家人一样对待每一名藏族孩子。她所执教的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99%的学生都是农牧民、游牧民家的孩子。为了和藏族学生更亲近,她有时还会去到100多公里外、海拔4000多米的农牧民学生家里家访,及时了解家长所想、孩子所需,加强家校交流沟通。在得知部分学生有困难时,马丹主动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6名困难学生。尼玛拉姆是一名孤儿,在马丹的细心指导下,她在西藏自治区2019年艺术高考中,以高分成绩通过了艺术专业考试。
03 载誉而归践初心,以全新的风貌延续职教人的责任担当
2019年第35个教师节是马丹终生难忘的日子,她首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她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第二次走进人民大会堂。2023年,马丹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两次到北京参加“两会”,会议期间,她积极地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发声,提出学校要不断完善提升美育育人功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新动力。
2025年3月,马丹在北京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援藏工作结束后,马丹凭借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创立了马丹艺术全学段名师工作室,为推动艺术教育普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她信心满怀:“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让我备受鼓舞,在未来工作中,我将深入职业教育改革、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来源:湖北省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