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女王刘晓庆再爆偷漏税大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20:44 1

摘要:这次实名举报她的王先生,特意从深圳赶到上海,亲自去上海第四税务局递交了举报材料,看来是有备而来,绝非空穴来风。

继姐弟恋风波后,74岁的刘晓庆再次引爆热搜!

此次倒并非风月之事,而是因“偷税漏税”遭实名举报,涉及金额达数百万元。

这次实名举报她的王先生,特意从深圳赶到上海,亲自去上海第四税务局递交了举报材料,看来是有备而来,绝非空穴来风。

编辑

根据王先生的爆料,刘晓庆这次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避税”:

2020年12月,刘晓庆珠宝(宁波)有限公司向王先生关联企业借款330万元。2021年1月,刘晓庆以个人名义与该公司签订“形象代言合同”,把这330万元款项巧妙地转入了她全资控股的上海弈熙文化传媒中心。

而王先生指控,这个弈熙传媒,注册资本仅3万元,无实际经营场所、未缴纳员工社保。与其说是“空壳公司”,不如说是一个“开票工具”。

因为,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在2021年2月到4月间,却像开了挂一样,密集开具42张增值税专用发票。

王先生认为,刘晓庆这是把借款包装成“形象代言费”,利用小微企业6%的增值税率,替代本应缴纳的27%以上个人所得税,涉嫌偷逃税款约69.3万元。

更匪夷所思的是,刘晓庆后来以0元将34%股权转给使用虚假身份证的“许可筠”。在王先生看来,这一招“金蝉脱壳”,无非是进一步掩盖资金流向。

消息传出后,网友们瞬间炸了锅,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人表示怀疑,“74岁的老人了,会不会是被身边人坑了?”

一生经历大风大浪的刘晓庆,身价不菲。

刘晓庆喜欢收藏翡翠,曾自爆家中有价值十亿的翡翠藏品,前两天她走戛纳红毯,脖子上的大翡翠看起来就价值连城。

前段时间,自爆跟刘晓庆恋情的前男友也曾表示过,刘晓庆本人一点都不缺钱,国内外房产遍地2021年跟她谈一个项目,熬夜写完合同之后,她又不签了,说自己随便卖一个翡翠,钱都花不完。

多年前刘晓庆在税务问题上跌过大跟头,如今以她的财力,为区区70万元重蹈覆辙,可能吗?

当然,更多的人认为,王先生敢于实名举报,必然掌握了足够的证据。

这部分网友义愤填膺,直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偷税惯犯必须严惩”!

还有人说:这个时间点,正好赶上了刘晓庆出演的电视剧《折腰》热播,趁着还没调查出结果,剧方赶紧更新完。一旦刘晓庆真的被查出来偷税漏税,这部剧可就要凉了……

喧嚣声中,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已受理此案,即将开展全面稽查。若指控属实,刘晓庆可能面临补税、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不得不说,从“”偷税女王”到“话题女王”,刘晓庆这一生,可真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

论相貌,刘晓庆算不上倾国倾城,但她绝对算得上中国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演员。从年轻时起,凭借出色的演技和大胆的风格,在大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形象:《小花》里的何翠姑,《芙蓉镇》里的胡玉音,都是深入人心,获奖无数,妥妥的影坛大腕儿。

中年后她还涉足商业领域,一度被福布斯评为百名富豪榜中的一员,可谓是风光无限,也是很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传奇女王。

谁能想到,这位传奇女王竟然会两次陷入税务风波的泥沼中呢?

早在2002年,刘晓庆就首当其冲掀起了一场“娱乐圈税务大地震”。当时,她名下公司被查出从1996年开始,就采用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等一系列“神操作”,偷逃巨额税款,金额高达1458万元人民币!

一千多万!对普通人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在当时的北上广,光这个数字的零头“58万”差不多就能买套别墅了。

消息一曝光,不要说整个娱乐圈,全社会都惊呆了。

当然,刘晓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为缴罚款,名下19套豪宅被拍卖,算是倾家荡产。同时,她还担负刑责,在看守所度过了422天。

虽然最终在她的蓝颜知己的极力营救下,这起案件由公司总经理(其妹夫)顶罪,刘晓庆本人未被起诉。但这件事却成为了她人生中一道难以抹去的污点,也成了娱乐圈和税务部门时常拿来警示众人的典型案例。

而从看守所出来的她,公司破产,事业也一落千丈,从云端瞬间跌入谷底,昔日的辉煌恍如黄粱一梦。

不过,刘晓庆仍然是幸运的,如果是现在,管你是“女王”还是“传奇”,封杀没得商量!但那个年代,大家对演员还比较宽容,出狱后刘晓庆高调宣称“从头再来”,放下巨星架子,不仅靠跑龙套一点点还债翻身。

近年来,她更是借助综艺节目和直播带货,以及“只要她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庆丫头”形象,重回公众视野。

不过,尽管如今的刘晓庆身价保守估计数十亿起,但那场税务风波,也注定了其在娱乐圈的地位,永远不能跟同时代那些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比肩。

本以为,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刘晓庆,在税务问题上会小心翼翼,不会再“踏入同一条河流”。可谁知道,22年后的今天,74岁的她居然又一次被推上了“税务风暴”的风口浪尖。

目前,刘晓庆团队尚未就此事发表正式声明。在调查结果出来以前,我们讨论几个此次事件的公众关注焦点。

其一,小微企业成了偷税的“挡箭牌”?

举报中曝光的上海弈熙文化传媒中心,反映出明星避税的常见套路:

利用小微企业低税率;虚构业务转移资金;用虚假身份公司等操作模糊资金流向。

当然,此类灰色操作,需结合合同、资金流水等证据链才能定性。不过,本案中刘晓庆律师被曝勾结税务人员违规开票,若查实可能升级为行贿罪。

当年出狱后的刘晓庆,曾在多个场合高调喊冤,宣称当年公司偷税的事自己毫不知情。

不知道她这次有何说辞?

其二,庆奶此次是否能全身而退?

当年,刘晓庆仅因千万税款便入狱。而近年来,明星偷税金额动辄数亿却很少坐牢,这不能不引发公众质疑:难道明星的地位提高了,法律对他们网开一面?

非也!原因在于,我国在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中新增的了初犯免责条款”:若首次被查且能补缴税款、滞纳金并缴纳罚款,可免予刑事责任。

刘晓庆案发生在条款修订前,且涉及“拒不申报”等恶劣情节,所以当年未能避免牢狱之灾。例如“偷税大户”范冰冰、薇娅均为“初犯”,在分别补缴8亿、13.41亿元后免于被起诉。

但这一次,庆奶吉凶未卜。先不说她非“初犯”,王先生还指她“屡教不改”——其在上海已有三次因偷税被行政处罚的记录。

若查实刘晓庆“五年内多次偷税”,那必然会面临刑事追责。

不过庆奶已经74岁,估计也会从宽处理的,只是以后演艺这碗饭就别想吃了。

好在其年事已高,也没精力蹦跶了。再则缴完罚款,剩下的钱也够她活几辈子了,有限的时间颐养天年吧!

其三,为何明星偷税总能引起众怒?

刘晓庆事件引起热议,不是因为娱乐八卦,而是此事,包括以前的明星偷漏税触及社会痛点:

如网友所言:“刘晓庆们偷的不是税,是普通人的公平感!”

月入几千的工薪族老老实实缴税,而且是国家税收主力军。但日入“208W”的明星富人们,却无所不用其极的钻制度漏洞“合法”逃税,公平何在?

占尽风光的公众人物,享受受着高收入和社会的追捧,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成为法律、道德典范,但他们却屡屡钻营取巧、突破底线。

若名人屡犯屡免,法律的威慑力何在?

这起案件的走向,不仅关乎刘晓庆个人的命运,更可能成为文娱行业税收治理的一个重要标杆。

因为,它考验的是中国税收法治的公平底线。

来源:墨问大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