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场,东莞干部刘伟捷捧着“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难掩激动。有人疑惑:一名来自广东的干部,怎么拿到了贵州省的先进?刘伟捷表示:“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属于整个粤黔协作工作队,属于粤黔、莞铜东西部协作干部人才的每一位,是组
近日,在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场,东莞干部刘伟捷捧着“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难掩激动。有人疑惑:一名来自广东的干部,怎么拿到了贵州省的先进?刘伟捷表示:“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属于整个粤黔协作工作队,属于粤黔、莞铜东西部协作干部人才的每一位,是组织对我们协作工作的肯定,今天我代表集体捧回这份荣誉,也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和鞭策……”
刘伟捷手捧“贵州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
刘伟捷的解释,并非自我谦虚。2024年1月,铜仁深冬,湿冷入骨,东莞援派干部刘伟捷与家人一别千里,奔赴铜仁加入到新一批粤黔协作工作队的行列,担任铜仁工作组文教卫协作办主任。与他一道同行的,还有另外24名来自东莞各个单位的干部,正是他们勠力同心,让东西部协作工作走深走实,才得以有了这次的跨省获奖。
化身“摆渡人”,让文化“共同基因”在山海间流淌
初到铜仁,刘伟捷发现两地虽相隔千里,却共有“篮球基因”。为了推动莞铜两地文化交流共融,他化身为文体旅交流的“摆渡人”,协调推动举办“莞铜友好城市篮球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旅活动,邀请篮球明星朱芳雨拍摄视频互动,邀请10多位“2亿分之一”在铜仁的群众代表观看球赛,让两地青年用运动激情诠释友谊。
文化交融需要炽热的火种,为了让文化互动更鲜活,他积极协同东莞文艺骨干安冬创编推出“莞爱铜行”主题原创快板节目,协同两地文旅部门邀请安冬等文艺骨干参加铜仁多场元旦跨年夜文艺演出。
“莞爱铜行,心手相牵。”2024年以来,作为负责教育协作的援派干部,刘伟捷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所思所想,反复构思,几易其稿,希望能写出一首歌,让两地孩子传颂莞铜山海情谊,于2024年底在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顾问杨湘粤的指导下,终于正式敲定《莞铜少年》歌词,随即协调争取东莞舞蹈家、音乐家协会专家团队和东莞日报摄制团队的支持,创编《莞铜少年》课间操,并协调东莞建设小学组织展演拍摄,于2025年1月通过东莞教育局官方媒体首发后,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量达60万+,两市教育局先后发文在各帮扶学校进行全面推广传唱,欢快的节奏不断传递两地深情。目前,歌曲传唱和课间操展演已成为校园内常态化的靓丽风景。
《莞铜少年》课间操展演
2024年4月,位于铜仁市中南门古城的百年古建筑“陈公馆”焕然一新,以“莞铜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新名片正式开馆迎客,其中展柜也整合融入了东莞文创、潮玩等东莞元素,已逐步打造成莞铜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对外展示宣传莞铜协作成果的重要窗口和文化地标。
在文化交流领域,刘伟捷也尽心尽力推动莞铜博物馆联盟交流互动并结成“友好共建单位”,擦出了很多火花,持续开展博物馆联展“双城记”。今年4月,东莞唯美陶瓷博物馆与铜仁博物馆共建“莞铜友好单位”,并捐赠《梵净山碑刻》主题系列陶瓷壁画,让历史铭记“粤黔协作·莞爱铜行”的真情互动,以东莞“制造美学”激活铜仁千年文脉,促成莞铜文博协作“双向赋能”。
东莞市唯美陶瓷博物馆陶瓷壁画捐赠仪式
“这些探索背后,是两地干部群众对莞爱铜行的深刻理解和共同富裕的坚定信念,是‘莞铜一家亲’的深厚情谊。”刘伟捷说。
用真情“传帮带”,不断提升教育医疗造血功能
今年3月,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妙隘乡完小迎来了一场温暖人心的爱心捐助活动,“逸仙书吧”正式揭牌启用。“逸仙”二字取自中山大学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号,寓意知识如星火燎原。
作为中山大学校友,刘伟捷积极争取母校教育教学资源,协调中山大学出版社捐赠价值4万余元,涵盖文学、科学、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的3000册图书,进一步丰富了山区小学的图书资源,并开展结对爱心助学活动,鼓励孩子们努力读书,将来走出大山、走向湾区。此外,还积极协调东部优质医疗资源助力铜仁,邀请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国家医疗队10多位专家到铜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巡回义诊,与德江、沿河、松桃三县人民医院友好联动、义务帮教,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权威医疗专家服务。
松桃县“逸仙书吧”揭牌仪式
在推动莞铜两地红色文化交流传承方面,刘伟捷也是不遗余力。他获悉石阡县蕴藏着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该县困牛山红军学校就是一所备受关注的红色学校,为此,刘伟捷积极牵线搭桥,协调两地教育部门探索推进东莞市前进小学与困牛山红军学校友好共建红色学校,希望将红色基因传承和红色文化交流形成常态长效。2024年11月,在刘伟捷等粤黔协作干部的积极推动下,莞铜红色学校友好共建事宜终于顺利落地,厚街镇前进小学组团到石阡县困牛山红军学校开展互动交流,顺利签订了两校结对联盟协议,偕同东莞市爱莞家公益服务中心捐赠助学资金6万元,并邀请了东莞市人大代表、一等战功英雄汤超荣远赴千里传播红色文化,向困牛山红军学校同学们讲述亲身经历的烽火岁月故事,让现场聆听的师生流下了满腔热泪。此举得到了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和广东省关工委的高度肯定,广东省关工委副主任王培文还专程送上致谢牌匾。
作为铜仁工作组文教卫协作办主任,深化两地教育、医疗协作,是刘伟捷的主要工作职责。2024年初刚到铜仁,他为管理服务好120余名援派教师医生队伍,主动思考建章立制,经过两个月的调研和酝酿,率先推出整合支教支医力量强化人才管理服务机制,探索组建莞铜协作支教队、医疗队,发挥骨干力量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用心用情实施“传帮带”,不断提升“造血”功能,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质教师医疗人才队伍,得到了省工作队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各州市工作组推广经验。
以实干为笔,在协作画卷上挥毫。2024年,新一批东莞援派干部人才接棒再出发,他们初心不改、热情不减,以“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昂扬姿态续写莞铜协作新篇章。刘伟捷深知,个人只是东西部协作国家战略中的一颗“螺丝钉”,唯有融入集体、扎根一线,才能不负组织重托和山海深情。
在广东、贵州两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莞与铜仁协同推动结对帮扶关系,实现精准对接。据了解,截至目前,东莞168个村(社区)、109家企业、21个社会组织力量,与铜仁市318个村搭建起“先富带后富”的桥梁;东莞59所学校、38家医院,跨越山海,与铜仁市57所学校、铜仁市34家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两地携手共建10家示范性医院和助力铜仁共建16所示范性学校,协作共建市级重点专科27个、急诊急救“五大中心”32个,指导帮助铜仁市中医医院等3家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10家医院成功创建三乙医院,各县区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甲以上水平、5家区县医院达到国家平均标准,让沿海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筑牢铜仁乡村振兴的基石。
“宣传老兵”发力,山海故事直抵人心
2024年底,“2亿分之一”的故事在刘伟捷的朋友圈刷屏。通过近一年的走访了解,刘伟捷策划寻找“与东莞有缘的铜仁人”,他积极争取大后方宣传部的支持指导,策划推出“2亿分之一”在铜仁的话题并持续宣传推广,推选邀请曾经的东莞建设者、江口县河口村支书杨光珠返莞故地重游,参加《东莞东》音乐剧全国巡演首演,得到东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亲切会见,并每月推出一期“2亿分之一”在铜仁的主题系列报道,娓娓讲述着“2亿分之一”在铜仁的精彩故事,成为两地情谊的甜蜜见证。
东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切会见“两亿分之一”的铜仁代表
为推广铜仁抹茶,他专程跑到铜仁玉屏县找千万粉丝大网红“瑶一瑶小肉包”小朋友家中,几经周折争取到他们支持和参与到这项公益活动中;他还积极协调抹茶企业——贵茶集团支持提供高品质的抹茶粉;在正式启动东莞-铜仁抹茶联动“友善东莞·友能量2.0”系列活动期间,推出的“亿抹友能量”抹茶拿铁饮品很快在东莞火爆出圈,短期内在东莞全市100多家咖啡店推广售出就超1万杯。
作为宣传干部老兵,刘伟捷积极肩负起派驻工作组的材料员与宣传员职责,推出了系列鲜活热辣高质量的新闻报道,策划打造“粤黔协作·莞爱铜行”宣传IP并融入日常,进行广泛推广传播,推动媒体合作共建,联合各主流媒体开设“莞爱铜行”专栏频道,策划推出系列报道、专题报道共680多条(篇)次,用心用情讲述着莞铜东西部协作的好故事。
文、图 | 邹春江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