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吕家宝才五岁,整天忙着捉蜻蜓追蝴蝶,因村里其他孩子都笑话他有媳妇了,他特别讨厌陈玉颜,嚷嚷着要撵她去山上喂嗷呜。
十五岁那年,因父亲无力偿还十五两欠债,陈玉颜被抵给村中财主吕友仁的儿子吕家宝为媳妇。
吕家宝才五岁,整天忙着捉蜻蜓追蝴蝶,因村里其他孩子都笑话他有媳妇了,他特别讨厌陈玉颜,嚷嚷着要撵她去山上喂嗷呜。
村子后山山峦起伏,林木茂盛,据说有老虎出没,早些年村里吕老头上山采药,便是给一只大老虎吓破了胆子,从此废了,浑浑噩噩,不知饥饱寒暖,有时睡在树杈,有时睡在祠堂门口,靠村里其他人施舍半碗饭一碗粥为生。
吕友仁盘算与儿子截然不同,十五两买来的陈玉颜,比儿子大十岁,先干几年活,等儿子大了再圆房生孩子,简直占了大便宜。
他们夫妇对陈玉颜满意得很,她身材壮实,占着儿媳妇的名号,干的是下人的活,洗衣做饭,喂鸡喂猪,挑起百二十斤的担子走得飞快,月上中天还能再铡三箩筐草,天还未亮就煮好了早饭,比买两个下人还划算。
五年过去,陈玉颜二十岁了,每日起早眠吃,吃得又少,人瘦成了干柴,小脸尖尖两眼凹陷,挑起水来晃晃悠悠的,村里人都说她熬不到吕家宝长大了,该不会得了什么大病吧。
吕家宝这时候还在上私塾,他不是读书的料,上学四年,连篇完整的文章都念不出,勉强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私塾先生何秀才几度劝吕友仁不必再送他来。
吕友仁说儿子还小,芋头煨久了会熟,儿子多读几年总会开窍的,让先生多关照关照,为此令陈玉颜每日送点心到私塾时,额外加先生一份。
何秀才早年丧母,前几年丧父,身边无人照料,饮食十分潦草,吃人嘴软,不好再提吕家宝回家一事。
这日,何秀才为村里一户办喜宴的人家写喜联,写好后,摇头晃脑念得正高兴,吕家宝凑过来,看着珠联璧合四个字,问:“先生,珠耳土口什么意思?”
私塾里其他孩子哈哈大笑,笑他念了白字,又用手指刮着脸皮羞他:“羞不羞,成亲的人问成亲的事!”
吕家宝望着眼前一张张大嘴,又羞又恼,恨恨道:“我才不要那个丑八怪呢,要娶,我也娶陈颜玉!”
陈颜玉与陈玉颜仅一字之差,是方圆百里有名的花旦,每逢年节,各个村镇都以请到“她”所在戏班为荣,吕家宝听过几回“她”唱的戏,也常听父亲夸赞“她”花容月貌,腰肢婀娜,步法轻快,在他心底里,天底下最美最美的女子,非陈颜玉莫属。
他一说,私塾里孩子们笑得更厉害了,连何秀才几度制止都无济于事。
有人大声嚷嚷,陈颜玉是男儿身。
吕家宝如遭雷击,羞愤难当,奔出门外,一抬头,恰好看到陈玉颜提着食盒走过来,越发生气,冲过去,朝她拳打脚踢,骂道:“都怪你,都怪你!”
陈玉颜怕打翻食盒摔了碗,不敢乱动,任他踢打。
何秀才赶出来,喝止了吕家宝。
吕家宝恨恨道:“又不是你的媳妇,是我的,我想打就打,想踢就踢!”
何秀才听了大怒,将他拎进去,拿起戒尺,结结实实打了五下掌心。
吕家宝回家,加油添醋乱说一通,说先生看上了陈玉颜,为她打伤自己。
吕友仁虽然护短,也知道何秀才不可能看中又黑又瘦的陈玉颜,随口附和两句,让他吃饭。
吕家宝却闹起别扭来,非要撵陈玉颜走,说见了她那副丑样,饭都吃不下去。
吕母心疼儿子,骂了陈玉颜几句,让她在门外牛棚睡,不可进屋。
陈玉颜原本骨瘦身弱,受了一夜风寒,第二天一病不起,睁眼不开。
眼看随时可能没了,吕母觉得快要过年了,若是家里死个人,岂非大触霉头?于是吕友仁寻出童养媳的身契,令人将陈玉颜抬回陈家。
陈家大嫂当家,也嫌弃不吉利,吩咐陈大哥将她抬到后山破庙,任她自生自灭。
陈大哥想起后山有老虎,迟疑道:“万一遇到老虎呢?”
陈大嫂勃然大怒,嚷着要回娘家,或者干脆送自己上山喂老虎。
陈大哥无奈,说送,就送妹妹上山。
陈玉颜昏昏沉沉间听着他们安排,心知一旦上了后山便是死路一条,挣扎着道:“我不上山,你送我去何秀才那里。”
陈大哥将她搁在何秀才屋门口,拍了拍门,转身就走。
何秀才闻声出门,陈玉颜求他救命,说自己若能好转,一辈子给他当牛做马。
何秀才心软,拿出不多的积蓄,为她请大夫买药,托邻居大娘照顾,十来天后,总算救下她半条命。
陈玉颜要给他当奴婢,何秀才连说不可,自己家里穷得很,养自己一个已经很勉强,如何能再多养一人?镇上有钱人多,她不如到镇上寻个出路。
陈玉颜一想也是,谢过何秀才和邻居大娘,径自往镇上去了。
转眼五年,吕家宝年满十五岁,非要娶一个跟花旦陈颜玉相貌差不多的美貌女子。
吕友仁夫妇爱子心切,打听了又打听,不惜千金,也要遂儿子的心意,听闻镇上杨员外家千金生得如花似玉,可惜早年与何秀才定有婚约,正准备明年成亲。
吕家宝听到如花似玉四个字,大闹不止,扬言就要娶杨小姐,若不能,自己剃光头发当和尚去。
吕友仁无奈,上门拜访杨员外。
早几年,杨员外觉得何秀才有才干,随时可能考中举人,往后还会进士,抱着奇货可居的想法,不顾八岁的年龄差,特意将女儿许配给何秀才,谁知数年过去,何秀才还是个穷酸秀才,早有悔婚之意,但背信弃义令人不齿,如何令何秀才主动取消婚约?
吕友仁说不急,他有法子。
他用钱买通陈玉颜哥嫂到何秀才家大闹,说他明明已有未婚妻,却欺负了自家妹子。
何秀才急得半死,要寻陈玉颜来作证,偏偏五年来陈玉颜不见踪影,如何能作证?邻居大娘主动站出来,说陈玉颜五年前病好后,早已离开何秀才家。
“病好离开?她一个弱女子,能上哪儿去?分明是你们两家合伙谋财害命,或者拐卖了我家妹子。”
陈大哥更进一步,要告他们害了自家妹子性命。
状纸递到衙门,知县看了看,找何秀才、邻居大娘问了几句,训斥陈大哥,说全无根据,让他们速速散去。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吕友仁与陈大哥散播谣言,将何秀才说得十分不堪。
杨员外家几度遣人来追问何秀才,说无风不起浪,自家小姐为此日哭夜哭,差点寻死。
何秀才长叹不已,觉得自己被泼一身脏水,杨家心生嫌弃,他们家小姐千娇百媚的人儿,怎可能嫁自己?他上杨家,归还婚书信物,说自己配不起杨家小姐。
杨员外心中大喜,表面唉声叹气,亲自送他离开,接下来半月内,两家匆匆办了亲事,杨家小姐嫁给了吕家宝为妻。
杨小姐美虽美,性格过于娇气骄纵,稍有不顺意,拿起棍子就打,打得吕家宝抱头鼠窜。
吕友仁夫妇唉声叹气,要管教管教儿媳妇,吕家宝不让,说她虽然打人,但生得美啊,就连生气的模样都那么美。
吕友仁夫妇气得不行,不得已搬到旧宅子居住,眼不见为净。
杨小姐越发不把吕家宝当一回事,高兴了对他笑一笑,不高兴了非打即骂,有一回罚他跪久了,伤了右脚膝盖,吕家宝从此跛了右脚。
吕友仁上门与杨员外吵架,两家反目成仇,此时离他们儿女成亲还未满两个月呢。
而何秀才因名声坏了,同窗鄙视,学生家长也不肯放孩子来私塾,万分无奈,收拾了衣物鞋袜,要去省城谋个出路。
谁知刚要锁门,村口奔来几个乡人,向他道喜,说贵人来寻他了,一马车一马车礼物装得满满的呢。
何秀才只以为他们要寻自己开心,只当没听见,锁好门,一转身,眼前一群衣衫崭新的下人仆妇,中间簇拥着几辆马车,为首那辆马车正款款走下一位打扮得十分光鲜的胖妇人,向他屈膝行礼。
何秀才茫然不知所措,勉强看出妇人五官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她是谁。
胖妇人自我介绍,原来她是当日的陈玉颜。
陈玉颜原本在镇上帮厨,勤奋学艺,厨艺进步很快,被一位过路客商看中,匆匆带她上京,在酒楼帮忙掌管后厨,两人约定以二八分成,客商八,她二。
转眼数年,她存了笔钱,特意回乡看望恩人。
带回来的礼物,她分给了何秀才与邻居大娘。
邻居大娘笑得合不拢嘴,何秀才却连连摆手,说万万不可。
“收下吧,没有你出手,我早喂老虎,何况先生建新房娶妻生子,还要一大笔花费呢。”陈玉颜笑眯眯道。
陈玉颜重礼报恩这一幕,很快传遍了附近村镇。
吕友仁夫妻带着吕家宝,陈大哥带着陈大嫂,一起赶过来,也想分一杯羹,被下人们乱棍撵开,陈玉颜笑眯眯道:“之前的陈玉颜早喂了后山老虎,你们想要钱,上后山去吧。”
因陈玉颜的帮助,何秀才很快建了新房子,娶了妻子,第二年还考中了举人。
有人劝他,纳陈玉颜为妾,何秀才断然拒绝,说这么做,看低了陈玉颜,也看低了自己。
他亲自写了一块匾额,挂在陈玉颜新开的酒楼上——春风得意。
新酒楼客似云来,大家都想看看时来运转、春风得意的新举人,也看看春风得意楼能干多金的老板娘陈玉颜。
觥筹交错间,不少人也想起当年可怜兮兮的童养媳,纷纷取笑吕家、杨家有眼无珠,把珍珠当石粒。
@高凉叶故事原创故事,感谢大家一路陪伴,2025继续分享心中故事世界。
#民间故事#
来源:高凉叶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