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小村“变身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21:19 1

摘要: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节假日人流量过万,全村男女老少来摆摊,农村妇女一天赚上千元,全村10个特色民宿全部爆满……滨州高新区小营街道黄河沿岸的麻家村,从过去空有其表的 “ 硬 件美”,发展成为现如今内外兼修的“网红村”,借助流量大力发展特色产 业 , 探索出一条坚持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节假日人流量过万,全村男女老少来摆摊,农村妇女一天赚上千元,全村10个特色民宿全部爆满……滨州高新区小营街道黄河沿岸的麻家村,从过去空有其表的 “ 硬 件美”,发展成为现如今内外兼修的“网红村”,借助流量大力发展特色产 业 , 探索出一条坚持 党 建 引领、带动文旅融合、催生农村商贸、实现百姓增收的美 丽 乡 村“蝶变之路”。

乡村蝶变:从“空心村”到人山人海“网红村”

5月11日,恰逢周末,在麻家村大集上,近万人涌入了这个黄河岸边的小村庄。村民张秀花靠卖水磨酱一天营收3000多元,利润超过1000元;年轻小伙赵松松运营的特色饭店里人头攒动,城里人排队来这里品尝麻家炒公鸡、黄河鲤鱼、华子肉汤等特色菜;麻家村10个特色民宿早已被提前抢订一空,年轻人在民宿里吃饭、唱歌、打扑克,尽情享受着乡村惬意的慢生活。

这个黄河南岸的小村庄,从今年春节爆火的“动漫村”,一直火到现在,并持续升温。

每年春夏之交,万里黄河的尾闾,一片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绝美的大河景色,吸引着滨州城里人来到黄河南岸,放松身心。霎时,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作为近郊的小营街道,一直想抓住这“泼天”的流量。如何抓住人、留下人、让城里人来消费?这件“关键事”就落在了黄河岸边的麻家村。

麻家村是一个人口仅有500人的小村,满打满算不到200户。2017年,麻家村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麻家村又陆续完成清洁取暖、雨污分流、旱厕改造等重大项目。设施完备、道路开阔、村容整洁,用村党支部书记赵红星的话来说就是“硬件响当当”。但是,年轻人外流,村庄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依赖传统种植业“看天吃饭”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

如何让“美丽乡村”的招牌名副其实,找到合适发展的产业;如何让“空心村”留住年轻人、吸引外来人;如何让老百姓增加收入、集体增加资产……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成为麻家村“破局”的关键。

破题之道:从“寻医问药”到笃定“文旅之路”

要让麻家村这艘“旧船”扬起新帆、破浪前行,必须找到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道路。要发展,就离不开人。连续几年,在上级党组织的支持和指导下,麻家村吸纳5名35岁以下有能力、有干劲的年轻党员加入党组织,以“鲶鱼效应”激发人才活力,带动全村村民共同投身村庄振兴的火热事业。麻家村改变命运的“齿轮”从2023年开始“转动”起来。

2023年初,在小营街道的协调下,赵红星组织村里10名党员成立“红色智囊团”,赴河南、东营等沿黄党建示范村“取经问路”,学习文旅融合发展经验,为麻家村的未来发展“寻医问药”。通过学习调研,党员们认准了走沿黄文旅民宿产业的路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麻家村距离滨州主城区只隔着一条黄河,拥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天然优势。

方向定了,那就将项目落地。为此,该村党支部研究制订了“村企联建·产业共兴”发展方案,实施“党员包院”责任制,成功盘活10处闲置宅基地,决心打造成“一院一景”的特色民宿。

为确保项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使项目推进更加顺畅,麻家村建立完善“阳光党建”公开制度,通过党员大会“项目听证”、财务收支“云端公示”、村内工程“动态亮晒”等举措,让项目进展时刻处于村民的监督之下,以公开透明的“明白账”为项目落地铺就“民心路”。

于是,一场以“红色引擎”驱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戏”,就在麻家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悄然拉开大幕。

趁热打铁:从“吸引流量”到变成“产业财富”

在民宿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麻家村并未满足现状,而是进一步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麻家村先后开发建设了亲子沙滩乐园、生态摸鱼池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形成了“民宿+研学+农趣”的产业链,直接带动村里70余人就业,实现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的目标,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美好愿景变成了现实。

硬件有了,如何让人来到村里?借助2025年春节档爆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麻家村引入“哪吒”国漫形象,串联起近百个经典动漫形象,将村庄打造成一个集创作孵化、文旅融合于一体的“漫画村”。

其间,村里7名党员化身“动漫导游”,为游客提供专业的讲解服务,累计接待上万余人次,为村庄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的同时,也让麻家村的名字更加响亮。

为进一步承接消费活动、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麻家村成立了“助农服务队”,探索“土味+特色”的发展路径。

自今年初,麻家村打造了“土特产”大集,售卖野菜、水磨酱、黄河鲤鱼等农副产品,这些特色农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直接激发了村里100余名老年人的“创业热情”。

如今漫步麻家村,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一栋栋独具特色的民宿小屋错落分布,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动漫壁画跃然于墙上,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整个村庄沉浸在幸福和谐的愉悦氛围之中。

赵红星高兴地告诉记者,麻家村石磨面粉厂正在筹建中,预计10天左右建起来,届时又将为村集体增加一条创收渠道。

振兴密码:从“书记带头”到“户户联动抢着干”

在麻家村的产业振兴道路上,基层党组织发挥了重要引领的作用。为确保产业项目和村庄工作落地,该村党支部构建起书记领头、班子成员包片、党员联户的三级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细处。

班子成员冲锋在前,组建“直播先锋队”,赵红星“披挂上阵”,化身“网红书记”,在直播间倾情推介麻家村的文旅资源;5名党员积极响应,共同为村庄招商引流,成为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党员干部首先要学会吃亏,吃亏就有人跟随;党员干部首先要能吃亏,能吃亏才会有权威;党员干部应该肯吃亏,肯吃亏就能有作为。”这是赵红星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麻家村相继推出“高考奖励”“为70岁以上老人代缴合作医疗费”“党员义务救援”等惠民举措,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村庄发展带来的福利。

党员干部干起来,村民跟上去。如今的麻家村,年轻人争相返乡创业,都愿意及早赶上乡村振兴这辆“发展快车”。

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小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学锋表示,麻家村将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从蓝图干成了现实;将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实践当中;真正通过敢想敢干,打造出了沿黄文旅融合发展的“麻家样板”。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