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培养计划的深入实施,为发掘、储备、选树一批有情怀、有经验、有能力的乡村青年“领头雁”队伍。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培养计划的深入实施,为发掘、储备、选树一批有情怀、有经验、有能力的乡村青年“领头雁”队伍。
本期
让我们一起走进
非遗传承人—陈立亮
一起倾听他的故事吧~
从城市到乡村:他带着初心返乡
2011年,当他看到家乡传承千年的中江手工挂面技艺面临“年轻人不愿学、传统工艺难创新”的困境时,他放弃了在绵阳长虹集团的优厚待遇,毅然选择回乡。“老祖宗的手艺不能断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这句朴素的誓言,成了他十余年来坚守的动力。
守正创新: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手工空心挂面制作需经揉面、开条、上架、拉伸等10余道工序,凌晨4点起床、每天在面坊站足8小时是常态。面对年轻人“嫌苦不愿干”的现状,陈立亮一面坚守“盐水比例精准到克、醒面时间分秒不差”的传统工艺,一面带领团队研发鸡汁挂面、蛋清挂面、魔芋挂面等新品,丰富产品种类。“传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让老味道跟上新需求,迎合大众口味。”他的创新让中江挂面从单一的“乡土特产”变成商超货架上的“网红美食”。
五大行动:非遗传承的“破圈”之路
为更好地传承中江手工挂面这个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立亮积极行动,化身“非遗推广大使”,从五个方面努力,筑牢传承根基:
一是利用短视频、直播、非遗文化节等多样形式,主动出击、大力宣传,让“中江挂面”走出去;
二是注重传承创新,严控匠心品质,赢得市场和口碑,化解传承矛盾;
三是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开展专业合作,点亮中江名片。
四是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场景,发展观光旅游,走进百姓生活。
五是通过“川工带川货”线上线下相结合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产品远销北上广。
头雁领航:带富乡亲的产业带头人
作为党员和中江手工挂面基地带头人,陈立亮免费向农户传授“和面配比”“低温发酵”等核心技术,带动周边村民参与小麦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显著增加农户收入,助推本地经济发展。“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把‘中江面’的招牌擦亮,才是真本事。”他用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与“共同富裕”的深度融合。
荣誉加身:初心不改的非遗守护者
从2020年“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到2021年“中江青年代言人”,到2022年“德阳工匠”,再到2024“中江县手工空心挂面非遗技能大师”。陈立亮的证书上写满了对非遗的坚守。从“打面师傅”到“非遗传承人”,陈立亮的双手揉的是面团,守的是匠心,传的是文化。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他用一根挂面串起传统与现代,让千年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来源:德阳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