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和抑郁情绪对耳石症治疗、复发和预后的影响 | “晕”筹帷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21:35 1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BPPV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析可能影响这些情绪的因素,研究这些情绪对BPPV预后和复发的影响,并探讨患者在疾病后期是否更容易发展出位置性姿势恐惧性头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之一,其特征是由于头部位置的改变而诱发的短暂的、发作性的眩晕感,伴有特征性的位置性眼震。由于的突然发作和症状的不可预测性常常使患者BPPV患病期间以及之后会经历显著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BPPV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析可能影响这些情绪的因素,研究这些情绪对BPPV预后和复发的影响,并探讨患者在疾病后期是否更容易发展出位置性姿势恐惧性头晕。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BPPV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

临床研究和统计数据表明,焦虑和抑郁情绪在BPPV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一项针对35 名BPPV患者的研究显示,近一半的患者被诊断出患有焦虑问题,而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诱发抑郁表现。另一项研究对127名BPPV患者进行了评估,发现焦虑和/或抑郁症状的总体发生率高达49.61%。此外,一项针对46 名BPPV患者的研究显示,39.1%的患者患有至少一种情绪或焦虑障碍,其中重度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7.4%。这表明,BPPV不仅与焦虑情绪密切相关,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抑郁障碍[1]。重度抑郁症的相对高发生率提示,BPPV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可能超出了一般的担忧和焦虑。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BPPV与焦虑情绪的关系,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纳入了多项相关研究。该分析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PPV患者患焦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了3.19 倍,并且估计有27%的BPPV患者患有焦虑症。

影响BPPV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因素

多种因素可能影响BPPV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首先,疾病的严重程度、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对患者的情绪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BPPV引起的头晕,特别是当其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时,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诱发焦虑和抑郁情绪[1]。研究表明,眩晕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复发性BPPV患者往往表现出比初次发作患者更高的焦虑特质。这可能是因为疾病的复发性使得患者长期处于对再次发作的担忧和不确定性之中,导致长期的焦虑心态。

其次,治疗效果也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耳石手法复位治疗是治疗BPPV的主要方法,复位有效可以减轻患者的眩晕症状,从而可能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复位治疗成功,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经历残余的慢性头晕或主观性位置性头晕,这些残余症状可能与持续存在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关[2]。而持续存在残余症状,又对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恶性循环,阻碍其完全康复。

此外,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和合并症等,也可能与BPPV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相关[4]。研究发现,女性BPPV患者似乎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性别差异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激素水平变化或社会角色等因素有关。同时,一些合并症,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复发性BPPV患者的焦虑情绪相关联。这提示我们,患者的其他健康问题也可能加剧他们因BPPV而产生的心理负担,增加疾病的复杂性和患者的不确定感。

焦虑和抑郁情绪对BPPV患者预后的影响

焦虑和抑郁情绪不仅影响BPPV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其疾病的预后产生显著影响[4]。研究表明,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症状的BPPV患者,其首次接受手法复位治疗后的疗效通常较低,往往需要更多次的治疗才能达到症状缓解,并且整体康复过程也可能更为延迟。这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干扰BPPV的治疗效果。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会影响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例如他们可能因为担心诱发眩晕而对某些治疗动作产生抗拒,或者心理压力本身就可能影响身体对治疗的反应。此时,机器复位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避免了患者对治疗的肌力抗拒等问题。

此外,心理因素也可能对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程度产生影响。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情绪与手法复位治疗后残留头晕的发生密切相关。即使眩晕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持续存在的焦虑情绪也可能导致患者肌肉紧张,影响其正常的平衡策略,从而阻碍他们完全康复并恢复稳定的平衡功能。

更重要的是,情绪状态似乎与BPPV治疗的成功率直接相关。研究表明,患有显著精神症状的BPPV患者,其首次接受手法复位治疗失败的风险更高。这提示临床医生在治疗BPPV时,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症状,也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状态。识别和积极管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有助于提高BPPV的治疗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

焦虑和抑郁情绪与BPPV复发风险

除了影响BPPV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外,焦虑和抑郁情绪还可能增加BPPV的复发风险[5]。一项研究发现,患有精神症状的BPPV患者,在成功接受手法复位治疗后的6 个月内,其复发的可能性显著高于没有精神症状的患者。这表明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是BPPV复发的重要风险因素。

另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与BPPV复发的关系。该研究发现,焦虑和强迫症会显著增加BPPV复发的风险,而在男性患者中,失眠也被发现与BPPV复发风险的增加有关。这提示我们,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BPPV的复发。例如,焦虑和强迫症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失调或炎症反应等生理机制有关,而失眠则可能导致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头部运动增多,从而增加耳石移位的可能性。

关于潜在的机制,研究表明,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导致神经内分泌反应和神经炎症的发生,而这些生理过程被认为是BPPV疾病机制的关键因素。心理压力可能通过这些生理机制影响内耳的稳定性,从而增加BPPV的发生和复发风险。多项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表明焦虑障碍患者患BPPV的风险显著增加。这进一步提示,焦虑不仅可能是BPPV的结果,也可能是其重要的风险因素,表明BPPV和焦虑之间可能存在双向的相互作用关系。

BPPV主观性头晕的发展

BPPV后患者容易发展为主观性头晕位置性姿势恐惧性眩晕(PositionalPhobicVertigo,PPV)和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Postural-PerceptualDizziness,PPPD),临床研究表明,BPPV患者在疾病后期可能更容易发展出PPV,例如患者可能会因为害怕诱发眩晕而对特定的头部或身体姿势产生强烈的恐惧和回避行为。这种恐惧可能源于BPPV发作时剧烈的眩晕感,使得患者将某些特定的动作与不适感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式的恐惧心理[6]。

更进一步,一些BPPV患者可能会发展为PPPD。PPPD是一种以持续性头晕和不稳感为特征的慢性头晕疾病,通常在经历过急性眩晕事件(如BPPV)后发生。研究表明,BPPV可能是PPPD的一个重要的触发因素。BPPV引起的急性眩晕发作可能导致大脑对平衡和姿势的感知发生长期的、适应不良的改变,从而发展为PPPD。

焦虑和抑郁情绪在BPPV患者发展为PPV或PPPD的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焦虑和抑郁可能会导致患者对自身的身体感觉变得更加敏感,更容易将一些正常的身体感觉误解为眩晕即将发作的先兆,从而进一步加剧他们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对于那些本身就存在焦虑倾向的个体,在经历过BPPV之后,他们可能更容易发展为PPV或PPPD。这提示我们,焦虑可能是BPPV患者发展为主观性头晕的关键心理因素之一。焦虑情绪会增加患者对身体症状的关注程度,并可能导致其产生灾难化思维,即倾向于将轻微的不适感转化为严重疾病的信号。

行为因素在PPPD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患者的焦虑水平、内向性格以及是否已经存在焦虑障碍等。研究还发现,那些在首次经历急性前庭发作时表现出高度焦虑和谨慎态度的患者,更有可能在后期发展为PPPD。这表明,个体在疾病早期对眩晕的心理反应,可能对其后期是否发展为持续性的姿势恐惧性眩晕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结

现有研究表明,BPPV患者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相当高。多种因素可能影响这些情绪,包括疾病的严重程度、发作频率、治疗效果以及性别和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症。焦虑和抑郁情绪会对BPPV的预后产生负面影响,如降低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并增加疾病复发的风险。此外,BPPV患者在疾病后期可能发展出PPV或PPPD,而焦虑情绪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尽管现有研究为我们理解BPPV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不同研究的样本量可能相对较小,使用的评估工具和诊断标准也不尽相同,这可能影响了结果的普遍性和可比性。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心理因素与BPPV之间的病理生理机制,例如神经内分泌系统和炎症反应在其中的作用,并开发更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BPPV带来的身心挑战。

临床建议

基于现有研究的发现,针对BPPV患者,特别是那些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提出以下临床建议:

首先,对部分敏感的BPPV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常规筛查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通过使用标准化的心理评估问卷或进行简短的临床访谈来实现。早期识别出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其次,对于筛查结果显示存在显著焦虑或抑郁情绪的BPPV患者,应考虑提供适当的心理健康支持。包括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或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患者的抑郁或焦虑症状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考虑药物治疗,但这应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

第三,在BPPV的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始终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教育。向患者充分解释BPPV的性质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减轻恐惧和焦虑[7,8]。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前庭康复训练,并提供心理支持以帮助他们克服因眩晕而产生的运动恐惧。

参考文献:

[1]Kozak H H, Dündar M A, Uca A U, et al. Anxiety, Mood,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Archives of Neuropsychiatry. 2018 Mar 19;55(1):49-53.

[2]Wei W, Sayyid Z N, Ma X, et al. Pres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Affects the First Time Treatment Efficacy and Recurrence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Front Neurol. 2018 Mar 21;9:178.

[3]Mann Ben Yehuda L, Rachima D, Katz-Leurer M. Anxiety characteristics i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first vs. recurrent episodes[J].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24 Jun;281(6):3245-3251.

[4]Cengiz DU, Demir İ, Demirel S,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PPV with Anxiety, Sleep Quality and Falls[J]. Turk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22 Dec;60(4):199-205.

[5]Shu Y, Liao N, Fang F,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and recurrence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CC Neurol. 2023 Mar 31;23(1):137.

[6]Feng S, Zang J. The effect of accompanyi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vestibular syndromes.[J] Front Aging Neurosci. 2023 Aug 1;15:1208392.

[7]Jinmei R, Yuzhu J, Qinghong Z, et al. The involvement of vitamin 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comorbidities[J].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Modern Medicine. 2024, 7: 93-99.

[8 ]Wei W, Sayyid ZN, Ma X, et al. Pres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Affects the First Time Treatment Efficacy and Recurrence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Front Neurol. 2018 Mar 21;9:178.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神经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