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突破在即!万亿级蓝海浮现,这6只核心龙头蓄势爆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19:40 1

摘要:新闻核心:中国核聚变技术迈入“工程化”时代2025年,全球可控核聚变领域迎来爆发式进展。中国核聚变三大装置——EAST、BEST、CRAFT接连突破技术瓶颈:EAST在1月实现1亿摄氏度稳态运行超1000秒,刷新世界纪录;BEST装置启动总装,目标2030年点

新闻核心:中国核聚变技术迈入“工程化”时代
2025年,全球可控核聚变领域迎来爆发式进展。中国核聚变三大装置——EAST、BEST、CRAFT接连突破技术瓶颈:EAST在1月实现1亿摄氏度稳态运行超1000秒,刷新世界纪录;BEST装置启动总装,目标2030年点亮“聚变第一盏灯”;CRAFT(“夸父”项目)将于年底全面建成,成为全球参数最高的聚变研究平台。与此同时,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实现核聚变点火,德国、日本加速布局,全球能源革命已进入倒计时。

技术颠覆:从“科幻”到“现实”的能源革命
可控核聚变通过模拟太阳内部的反应机制,以氘、氚为燃料,释放能量效率远超化石燃料。1克氘氚燃料的能量相当于8吨石油,1升海水提取的氘可替代300升汽油。此前,这一技术因极端高温高压环境难以稳定控制,被视为“未来能源”,但近年超导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破,大幅缩短商业化进程。中国凭借磁约束技术路径(托卡马克装置)的领先,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产业链爆发:万亿市场催生核心受益标的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涵盖超导材料、耐高温部件、真空系统等高技术领域,预计2030-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26万亿元。A股中,以下6家上市公司已深度布局核心环节:

1. 安泰科技(000969.SZ)——钨基材料龙头
作为全球核聚变装置核心供应商,安泰科技为EAST装置提供钨铜偏滤器、包层第一壁等关键部件,产品耐高温、抗辐射性能国际领先。其子公司安泰中科累计为ITER项目交付数万件涉钨零部件,技术壁垒极高

2. 永鼎股份(600105.SH)——高温超导领跑者
公司实现高温超导带材(YBCO类)量产,临界电流密度达国际水平,为“洪荒70”装置供应超导磁体。超导材料占聚变装置总成本40%-50%,技术替代空间巨大

3. 合锻智能(603011.SH)——真空室制造核心
承担BEST装置真空室扇区、重力支撑等核心部件制造,精密锻压技术达微米级精度。2024年签订2亿元聚变设备订单,2025年底前完成交付

4. 西部超导(688122.SH)——低温超导霸主
国内唯一供应ITER项目的低温超导线材(NbTi)企业,垄断核聚变超导市场。2024年超导业务收入增长80%,技术自主化保障供应链安全

5. 东方电气(600875.SH)——磁体系统巨头
为“中国环流三号”制造磁体线圈中心柱,覆盖聚变装置热交换系统与发电机。央企背景叠加全产业链布局,深度受益示范堆建设

6. 国机重装(601399.SH)——重型装备先锋
参与“洪荒70”装置核心结构件加工,技术突破实现聚变装备国产化。2024年净利润增速超40%,获沙特等国际订单,业绩弹性显著

投资逻辑:技术突破与政策共振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速核聚变商业化”,产业资本同步加码。据《2024年聚变能产业报告》,全球聚变企业达45家,融资超71亿美元。当前,A股相关公司估值普遍低于30倍PE(如中国核建、久立特材),安全边际充足。随着BEST、CRAFT等装置落地,产业链订单有望在2025-2027年密集释放,核心企业将迎来价值重估。

可控核聚变不仅是能源革命,更是大国科技博弈的制高点。中国从“跟跑”到“领跑”,技术突破与产业链成熟度已形成闭环。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万亿级盛宴中,具备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或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的“超级赛道”。

来源:题材挖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