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女儿行|家训化身“兴农密码” 共筑家园“甜蜜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22:28 3

摘要:陕西白水,这片浸润着母亲河滋养的土地上,有一户人家如破土而出的春笋,在岁月的风雨中,将“爱农、务农、兴农、富民”的家训深植于血脉,在希望的田野上编织着独特的家国梦。

陕西白水,这片浸润着母亲河滋养的土地上,有一户人家如破土而出的春笋,在岁月的风雨中,将“爱农、务农、兴农、富民”的家训深植于血脉,在希望的田野上编织着独特的家国梦。

白水县林皋镇北马村林秋芳家庭,他们的故事,是一部关于科技兴农、产业致富的传奇,生动诠释了“黄河女儿”传承家风、共筑家国情的动人情怀。

林秋芳用“家训”的力量种出千亩“科技树” 杜鹏/摄

从几亩薄田到千亩科技果园的蜕变

林秋芳,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却有着一颗对农业无比热爱且充满创新的心。

多年前,她和丈夫仅靠着几亩薄田维持生计,但她心中深知,只有依靠科技,才能让土地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为了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林秋芳四处奔波,参加各种农业培训。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将所学运用到自家果园中。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防治,从果树修剪到品种优化,每一个环节她都精心钻研。在她的努力下,自家果园的产量和品质逐年提升。

然而,林秋芳并不想独自享受这份成果,她明白,要想让更多的乡亲们致富,就必须将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授给大家。

林秋芳(中)拿话筒者 为记者们津津乐道其创业“来时路”

于是,她成立了家庭修剪队,队员们都是她的家人和周边的乡亲。他们穿梭在果园之间,为大家提供免费的修剪技术指导。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新技术都持怀疑态度,觉得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才靠谱。”林秋芳回忆道,“但我相信,只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大家就会接受。”

事实证明,林秋芳是对的。经过修剪队修剪的果树,产量明显提高,果实品质也更好。乡亲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纷纷主动向林秋芳请教。

果园里的修剪队是果子们的“守护人”

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林秋芳成立了女子果园管理服务队,专门为农村妇女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妇女能顶半边天,在果园管理中,妇女们细心、耐心,有着独特的优势。”林秋芳说。

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林秋芳意识到,要想真正推动当地苹果产业的发展,就必须组建一支专业的技术型新农人团队。于是,她积极联系当地的农业技术专家、高校毕业生等,共同组建了秋林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团队。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工作,为果农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林秋芳的带领下,通过一系列科技兴农的举措,她家的果园从最初的几亩发展到了如今的千亩科技果园,成为了当地的示范果园。同时,她的技术服务也覆盖了本县4000亩、全国3万亩果园,为推动苹果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林秋芳的果园扮绿白水大地

林秋芳家庭的产业致富之路,不仅仅局限于果园种植。他们深知,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构建多元化的产业矩阵。

林秋芳的丈夫,同样是一位勤劳且有远见的人。他看到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创办了田埂梦农机合作社。

合作社购置了各种先进的农业机械,为周边的果农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从耕地、播种到施肥、收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以前,人工劳作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现在有了机械化作业,省时省力,还能增加收入。”一位果农感慨地说。

科技化的果园 是新农业的时代靓色

林秋芳的儿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打造了“秋林芳果”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家乡的优质苹果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我们注重品牌建设,从源头把控品质,让大伙能够品尝到真正的白水苹果的美味。”林秋芳的儿子说。

通过品牌化运营,“秋林芳果”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也比普通苹果高出不少,为果农们带来了更高的收益。

林秋芳本人则亲自指导亲属掌握苹果育苗修剪技术,带动100户加入秋林苹果合作社。在合作社里,大家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市场共享,构建了“合作社 + 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并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累计培育果业人才1.2万人次。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林秋芳家庭所在的区域实现了年产优质果品800吨,收购销售量突破2000吨,助农户人均增收超5000元。曾经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林秋芳家庭构建的多元化产业矩阵的带动。

黄河女儿的家国情怀薪火相传

吃水不忘挖井人,林秋芳家庭在实现自身富裕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回馈社会。

多年来,他们累计捐助社会公益80余万元,在教育、扶贫、救灾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他们的爱心足迹。

她多次为当地的学校捐款,改善教学条件,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不能让他们因为贫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林秋芳说。

在她的资助下,许多贫困学生顺利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扶贫工作中,林秋芳更是不遗余力。她积极与当地的贫困户结对帮扶,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对于一些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她还组织志愿者为他们提供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看到他们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打心眼里高兴。”林秋芳说。

林秋芳家庭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他们传承的“爱农、务农、兴农、富民”的家训。这一家训,不仅是他们的行为准则,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在林秋芳家庭中,爱农是一种本能。他们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视农业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务农是他们的坚守,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始终扎根在农村,辛勤耕耘。

兴农是他们的追求,他们不断探索创新,用科技和智慧推动农业的发展。

富民是他们的担当,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乡亲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这种家风,在林秋芳家庭中代代相传。林秋芳的子女们,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影响,对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学业完成后,毅然回到家乡,投身到农业产业中,继续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果树盈盈诠释好家风就是“兴农密码”

“父母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林秋芳的儿子表示。

在林秋芳家庭的带动下,周边的家庭也纷纷以他们为榜样,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大家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团结和睦、勤劳致富,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而努力。

林秋芳家庭的故事,是“黄河女儿行—访最美 传家风 共筑家国情”主题活动中的动人画面,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陕西在家庭文明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凝聚了磅礴“家”力量。(文/高翔 图/叶建峰)

来源:陕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