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铜仁市秉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理念,紧紧锚定“双千双百”目标,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生态食品饮品药品、林业、文化旅游等“六大生态产业”,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让绿色经济在这片土地上蓬勃生长。如今,铜仁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愈发稳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愈
铜仁市秉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理念,紧紧锚定“双千双百”目标,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生态食品饮品药品、林业、文化旅游等“六大生态产业”,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让绿色经济在这片土地上蓬勃生长。如今,铜仁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愈发稳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愈发厚重。
功能材料产业强势崛起
走进铜仁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区,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奋进的旋律。
“2024年,我们大力实施‘富矿精开’战略,全力推进‘152’工程,新勘探出的锰矿资源就有5000万吨,如今总资源量已经突破8亿吨,为我们发展新型功能材料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铜仁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丰富的资源储备,铜仁“富矿精开”关联产业完成规上产值254.5亿元,为产业发展筑牢了根基。
乘着政策的春风,铜仁市打造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实施新型功能材料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新增新型功能材料规上企业6家、累计达85家,链主企业中伟新材料公司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新开工的旭晶光电智能终端ICR生产线项目现场,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中,大型机械有条不紊地运转。项目现场负责人说:“我们坚持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为引领,全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2024年,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完成规上产值274.3亿元、总产值351.2亿元,其中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占全省38.4%,规模稳居全省第一。
生态食饮药产业出新出彩
在铜仁广袤的生态茶园中,阳光下嫩绿的芽尖生机勃勃,茶农们熟练地采摘着新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铜仁市持续培育壮大生态茶、生猪、蔬菜、牛羊、家禽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现在已经形成了以生猪、蔬果、食用菌、禽蛋为主的绿色生态食品产业体系。2024年,单是生态茶的产量就增长了5.6%。佳里佳“陈薯”粉还凭借优质的品质,销售额超7亿元,增长108.5%,成为生态食品产业的耀眼明星。
在铜仁抹茶饮品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线快速运转,一瓶瓶特色饮品新鲜出炉。抹茶被纳入贵州省“两红三绿一抹”茶产业发展战略,铜仁的高标准抹茶基地增加到6万亩、抹茶产量突破1200吨,产销量全国第一;农夫山泉连续两年入围“10亿元部落”,基本形成茶类、天然饮用矿泉水等特色生态饮品产业体系。
同时,依托独特的中药材资源,铜仁还积极发展以黄精、天麻、淫羊藿、太子参、石斛等为重点的生态特色药品产业,科学规划了梵净山、佛顶山、锦江河、乌江河“两山两江”中药材产业带,培育德江、印江、石阡3个省级中药材种植大县,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全市不断擦亮生态茶、饮用水、中药材“三张品牌”,产业加工体系逐步形成,新认定生态食品饮品药品产业乡土品牌12个,生态食品饮品药品产业规上产值68.6亿元、总产值75亿元。
林业产业规模质量同提升
“我们聚焦国土绿化抓扩绿,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项目实施。”铜仁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市实施营造林40.64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5.2万亩。在植树过程中,选用当地适宜树种,提高树木成活率,累计打造国家森林乡村23个、森林乡镇61个、森林村寨352个、森林人家808户,森林覆盖率达66.2%,绿色植被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铜仁市坚持扩绿、护绿、兴绿“三绿”并举,促进林业产业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2024年,林业总产值实现了8.2%的增长,林长制考核在全省位列第一;建设特色林业基地35.3万亩,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到480.32万亩,培育育种苗1.3亿株,新增家庭林场506家,成功争取到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获得奖补资金8亿元,成为目前全省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林业项目。
旅游市场活力迸发
在梵净山景区入口,游客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脸上满是期待。景区相关负责人说,梵净山现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还入选全球首批“世界旅游名山”,成为全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黄小西吃晚饭”世界级旅游景区之一。在万山朱砂矿遗址,导游张女士向游客介绍:“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列入2024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万山汞矿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还入选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梵净山、石阡温泉入选国家特色生态旅游线路重点推介景区。铜仁的资源保护成果丰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
铜仁全力推动实现“一场三站”到重点景区零距离换乘,极大地方便了游客的出行。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五一”、国庆等重要节假日文化旅游零投诉的目标。
2024年,铜仁通过实施“四免一多一减”等优惠政策,开通了“支支串飞”航线4条,联合推出了“西梵镇朱”精品旅游线路,举办了梵净山马拉松、传统龙舟赛等文体旅赛事活动200余场(次),创作了《奔跑吧・铜仁》等文艺作品100多件,红色主题电影《一生交给党》《浴血困牛山》和电视剧《沸腾的群山》《春风化雨》在全国热播。同年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和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了14.5%和15.7%,增速均居全省首位。
如今的铜仁,正凭借向“新”向“绿”的发展思路,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下一步,铜仁将继续坚持生态文明引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奋勇迈进。(作者:陈超)
来源:中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