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双方签订的婚礼庆典服务合同,新人支付了5000元定金,尾款则约定在彩排验收后结清。彩排当晚,新郎发现现场装饰与效果图明显不同,吊顶缺失、花艺廉价、灯光配置不足,整体效果远低于预期。面对新人质疑,婚庆公司起初拒绝整改,直到新娘情绪失控才做出部分调整。次日婚礼
山西安康近日发生一起婚庆纠纷事件,引发广泛讨论。婚礼彩排时,新人发现现场布置与合同约定存在严重不符,效果缩水近八成,最终导致婚礼现场撤场。
根据双方签订的婚礼庆典服务合同,新人支付了5000元定金,尾款则约定在彩排验收后结清。彩排当晚,新郎发现现场装饰与效果图明显不同,吊顶缺失、花艺廉价、灯光配置不足,整体效果远低于预期。面对新人质疑,婚庆公司起初拒绝整改,直到新娘情绪失控才做出部分调整。次日婚礼开始前十分钟,现场仍与效果图相差甚远,双方争执激烈。婚庆公司负责人坚持“已尽力整改”,并要求支付尾款。新郎认为验收不合格,拒绝付款,工作人员随即当众拆除背景板、搬走音响设备,甚至签到台摆件也被带走。无奈之下,新郎临时担任主持,在亲友见证下完成了一场没有布景的婚礼。
此次事件暴露出婚庆行业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合同中验收标准模糊,仅约定“彩排结束验收”,但未明确具体质量要求;二是付款节点设置不合理,尾款支付安排在服务完成之前,导致单方面履约风险。法律界人士指出,按照《合同法》相关规定,当事人一方未适当履行义务的,另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这意味着新人本可以暂缓支付尾款。
记者调查发现,超过六成婚庆合同存在“效果图仅供参考”等霸王条款,部分公司通过PS技术虚构场景,使用廉价仿真花、破损道具,甚至在灯光报价上虚抬价格。法律专家提醒,若效果图被认定为合同组成部分,婚庆公司可能面临三倍定金赔偿。
维权建议包括:立即拍摄现场视频,保留效果图源文件(带时间戳),要求婚庆公司提供用料清单;优先主张继续履行合同,若无法补救可依法索赔;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提交服务欺诈证据,依据相关法规追究责任。
目前,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调解程序,涉事婚庆公司抖音账号涌入大量网友留言质问。这场婚礼不仅给新人留下深刻记忆,也引发了公众对婚庆行业乱象的关注和反思。
来源:玲儿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