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广厦队在总决赛3-1领先北京手握赛点时,一个颇具戏剧性的命题浮出水面:若这支民企球队最终捧杯,不仅将创造队史首个总冠军,更将成为刺破CBA固有认知的一把利剑。杨鸣在G1赛后民企竞争不过国企的论断,正在被广厦用实战演绎成反向教材。
当广厦队在总决赛3-1领先北京手握赛点时,一个颇具戏剧性的命题浮出水面:若这支民企球队最终捧杯,不仅将创造队史首个总冠军,更将成为刺破CBA固有认知的一把利剑。杨鸣在G1赛后民企竞争不过国企的论断,正在被广厦用实战演绎成反向教材。
信息来源于网络
广厦集团2022年财报显示,俱乐部年投入约1.2亿元,仅为北京首钢(2.3亿)的52%,甚至低于辽宁(1.5亿)。但球队构建的孙铭徽、胡金秋、赵岩昊核心框架已稳定运转6个赛季,三人本赛季PER效率值合计达65.8,远超北京的周琦+陈盈骏组合(58.2)。
图片源于网络
这印证了篮球评论员苏群的观点:CBA正在从军备竞赛转向体系竞争,广厦证明持续稳定的建队思路比短期堆砌球星更有效。
图片源于网络
周琦总决赛场均18分11篮板的数据看似亮眼,但其在场时球队净效率值-4.3的残酷现实,暴露出其与北京战术体系的割裂。反观胡金秋,在王博教练的动态空间体系下,其67.2%的真实命中率创生涯新高。这种对比让人想起2016年勇士夺冠时科尔的名言:超级球星是基础,但让角色球员发光的体系才是夺冠密钥。
图片源于网络
深耕青训的长期主义广厦近五年输送了朱俊龙、赵嘉仁等7名国手,青训投入占比达28%,远超联赛平均的15%。这种培养机制确保球队在孙铭徽伤停期间,许可等年轻球员仍能维持体系运转。相比之下,北京近三年引进8名顶薪球员却只有1名自主培养球员入选全明星,这种差异恰似NBA马刺与尼克斯的运营对比。
图片源于网络
这场可能的民企逆袭,本质上是对CBA旧秩序的挑战。当广厦用更少的投入打造出更强的战斗力时,它揭示的不仅是杨鸣预判的偏差,更是整个联赛价值评估体系的重构,在篮球世界,正确的建队哲学永远比资本属性更重要。或许未来CBA的竞争,将不再是国企vs民企的较量,而是长期主义vs急功近利的博弈。
图片源于网络
各位球迷对此怎么看,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打在评论区,我们一起交流和讨论!
来源:扇子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