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9日,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传来阵阵掌声。由盘龙区总工会主办、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工会协办的“劳模工匠到身边”第二期宣讲活动,在这片充满工业气息的车间里拉开帷幕。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岭工匠侯金富站在熟悉的工作室里,通过事迹宣讲与实操培训相结合的
5月9日,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传来阵阵掌声。由盘龙区总工会主办、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工会协办的“劳模工匠到身边”第二期宣讲活动,在这片充满工业气息的车间里拉开帷幕。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岭工匠侯金富站在熟悉的工作室里,通过事迹宣讲与实操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为一线职工带来了一场精神与技能交融的“匠心课堂”。
“大家好!我叫侯金富,是昆明重工制造公司的一名普通车工。”宣讲台上,身着蓝色工装的侯金富以质朴的开场赢得工友们热烈的掌声。在《敬业奉献 技能报企》主题宣讲中,这位云岭工匠回顾了自己扎根昆明重工38年的成长历程:初入车间时连图纸都看不懂的迷茫,2003年省级技能大赛失利后的奋起直追,再到带领团队攻克数控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技术、T68镗床精度修复技术等100多项技术难题的突破……当提及2007年研发的“长丝杆车加工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时,现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与机床运转声交织成独特的车间交响。
活动下半场,侯金富将宣讲台搬到了数控车床前。以台阶轴加工为例,他一边讲解G01直线插补指令编程,一边拆解操作要点、难点。青年技工们围在车床旁,有人用手机录像记录步骤,有人掏出笔记本速记要点。培训现场气氛热烈,许多职工主动请教加工难题,侯金富一一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技能是练出来的,创新是逼出来的”。
“侯师傅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肯钻研,普通岗位也能成就非凡。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绝活’,让我对职业发展充满信心。”才入职10个月的青年职工游刚感慨道。另一位参与培训的职工王双飞表示:“身边的榜样,是前行的力量,很高兴能够聆听侯老师的宣讲,作为一线产业工人,我将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知识学习,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场浸润着机油气息的“匠心课堂”,不仅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机床的轰鸣声中具象化,更在产业工人心中播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火种。通过将宣讲台嵌入生产线、把培训课搬进操作间,实现了精神传承与技能提升的双向赋能,打通了传统技艺与智能制造的代际壁垒,也联结了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价值纽带。接下来,盘龙区总工会将以“六进”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劳模工匠到身边”主题宣讲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心连心倾听,传递榜样力量,示范引领广大职工实干笃行、争创一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昆明市总工会全媒体新闻中心
文 字:姜君颖
图 片:李连发
编 辑:唐丹梅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