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而彪炳史册的土地上,岁月曾镌刻着贫瘠的印记。上世纪80年代起,“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在这里生根发芽,无数寒门学子凭借苦读走出大山,让会宁一跃成为享誉全国的“状元县”。而如今,这里又诞生了一位传奇人物——被人们赞誉为“西北秦腔王”的安万,
在甘肃会宁,这片因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
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而彪炳史册的土地上,岁月曾镌刻着贫瘠的印记。上世纪80年代起,“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在这里生根发芽,无数寒门学子凭借苦读走出大山,让会宁一跃成为享誉全国的“状元县”。而如今,这里又诞生了一位传奇人物——被人们赞誉为“西北秦腔王”的安万,
他以一腔热血奏响了秦腔艺术的时代强音。
安万生于会宁大山深处,儿时因脸部疾患饱受同学嘲笑,自卑的阴影曾笼罩着他的童年。然而,一次偶然登上社火舞台的经历,却让他绽放出惊人的艺术天赋,将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自此,9岁的安万踏上了秦腔之路。这条道路布满荆棘,人生起伏如潮,但他始终初心不改,在秦腔的天地里摸爬滚打。
2024年,成为安万艺术生涯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毅然创办“甘肃安万秦腔艺术剧院”,广纳陕甘宁等地的秦腔人才,让剧团规模不断壮大。从乡间庙会的戏台起步,安万和他的剧团一路高歌猛进,成功登上大城市的舞台。在兰州、西安、银川等省会城市的演出,场场爆满,
数万名观众为之痴迷。近日在宁夏大剧院的演出更是一票难求,剧院的压台戏《兴汉图》应观众强烈要求,连续加演两场,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安万的成功绝非偶然,三大秘诀铸就了他今日的辉煌。其一,是对秦腔艺术的执着与创新。他带领团队深入挖掘濒临失传的老剧目,在守正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古老的秦腔焕发新生;
其二,他深谙艺术与观众相融之道,在表演中融入年轻人喜爱的元素,打破了秦腔“只属于老年人”的固有印象。每一次谢幕,他都与观众齐声高唱秦腔,热烈的互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让年轻群体也深深爱上了这门传统艺术;其三,安万善于借势现代网络。他与快手平台相互成就,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秦腔突破地域限制,走进千家万户。可以说,现代网络为他的走红插上了翅膀,而他也为网络注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然,前行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安万剧院若想持续辉煌,还需在演员艺术素养提升和剧团管理优化上狠下功夫,向行业先进看齐。
安万用自己的努力,为秦腔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功吸引了年轻一代的目光。他和他的剧院,是秦腔传承与发展的中流砥柱。“西北秦腔王”这一称号,于他而言,实至名归。相信在安万的带领下,秦腔艺术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L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三事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