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匣子”是什么?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比较熟悉的是飞机上用来记录飞行数据的“小盒子”,在关键时刻能够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而如今,这样的“小盒子”在环保领域也有了一席之地。
“黑匣子”是什么?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比较熟悉的是飞机上用来记录飞行数据的“小盒子”,在关键时刻能够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而如今,这样的“小盒子”在环保领域也有了一席之地。
在滨江区某处商业开发项目工地现场,环保“黑匣子”智能监管系统已经开始工作。粗看之下,这只“小盒子”的尺寸和家用路由器不相上下,它能通过实时视频监控和AI算法智能分析,自动识别施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而对工地违法行为进行监管。
“对于裸土未覆盖、车辆带泥上路、未湿法作业等行为,‘黑匣子’都能起到监管作用,并会将预警信息通过语音播报设备,实时推送给工地现场的施工员,要求施工方和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在过去,工地扬尘污染监管主要靠“人防”。“当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发出预警,但有时候工作人员去现场却找不到问题所在,有了‘黑匣子’,可以弥补线下执法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让发现的问题都能有据可循。”在该负责人看来,“黑匣子”在工地上的探索应用,可以让过去的“人防”转向“技防”,让监管“实时在线”,大大提升监管效率。
据了解,自环保“黑匣子”投用以来,该试点工地的违规行为整改效率显著提升。下一步,区生态环境分局将扩大“黑匣子”的应用范围,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来源/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区生态环境分局
文字/陆意
编辑/李思含
一审/史申
二审/刘姿吟 孙钥
终审/季斌凯
来源:小夏科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