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江苏南京,35岁工程师黄先生因腹胀腹痛就医,检查后确诊胃印戒细胞癌晚期。
35岁工程师患胃癌晚期家中3人有胃癌今天,这一话题冲上热搜↓↓↓
35岁工程师患胃癌晚期
家族中3人患胃癌
几年前查出幽门螺杆菌
近日,江苏南京,35岁工程师黄先生因腹胀腹痛就医,检查后确诊胃印戒细胞癌晚期。
据悉,由于工作性质,黄先生经常需要熬夜,工作压力大,平时喜欢吃点烧烤喝喝小酒,而在住院过程中,医生了解到他家族中有3人罹患胃癌,而他自己几年前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没有重视。
预防胃癌
幽门螺杆菌 控制最重要
这类人要定期筛查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状细菌,主要藏匿在胃部,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它的可怕之处在于——传染性极强,一旦一个家庭成员感染, 极有可能“株连”全家。
据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0%,在一些家庭中, 感染率甚至超过70%。 虽然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一定会得胃癌,但是绝大部分胃癌病例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据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破坏胃十二指肠表面的黏膜保护屏障,从而引起各种胃部炎症、溃疡等问题。而目前普遍认为胃癌的发展是由: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
在我国,2018年感染胃癌相关病例中约78万,其中34万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约占43.6%。幽门螺杆菌感染控制是预防胃癌发生的最重要、最可控的手段。
如果本身就是有胃癌家族史、患消化性溃疡、有慢性胃炎,是胃部肿瘤的高危人群,那么幽门螺杆菌就是助燃剂、导火索。因此,对于胃癌高危人群而言,除了根治幽门螺杆菌,定期做胃镜筛查也非常有必要。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以下这些信号千万别忽视,一旦出现,尽快去检查↓↓↓
■ 口臭:即使每天刷牙,口气依旧难闻;
■ 反酸、烧心:饭后或夜间胃部灼烧感;
■ 胃痛、胃胀:吃饭后胀气、胃部隐痛;
■食欲下降、消瘦:吃得少、体重莫名下降;
■恶心呕吐:特别是晨起时胃里泛酸水。
防范 幽门螺杆菌
注意这4点
使用公筷
经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主要途径。如果一家人吃饭时不使用公筷,甚至还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这一习惯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传播风险。而使用公筷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问题,也可以家里餐具专人专用。
不要嘴对嘴给孩子喂饭
有些地区还存在老人或者父母给孩子嘴对嘴喂食这种习惯,或担心食物太烫,自己先尝尝再喂给孩子。殊不知,唾液正是细菌传播的载体,尤其是幽门螺杆菌, 这一行为会将家长口腔中的致病菌直接传播给孩子。 因此,不要用嘴巴咀嚼后的食物再喂给孩子, 也不要用嘴去亲孩子的嘴。
饭前便后要洗手
粪口传播也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途径, 幽门螺杆菌以及其他致病菌可能会随着排便排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又没有洗手,很可能后续传染给其他人。
查出幽门螺杆菌要正规治疗
一旦家中一个人查出了感染幽门螺杆菌,其他家庭成员最好也进行检查。查出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因为幽门螺杆菌不经治疗很难自行清除。长期拖延不治,可能会有发生胃癌的风险。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来留言区一起聊聊
劳动报综合自荔枝新闻、合肥市阳光消化病医院、重庆城市TV生活 ,转 载 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辑:万弈
审核:林锦
来源:健康的咪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