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评优质课的老师看过来,以往获奖的优质课,都符合以下4个标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6 06:26 2

摘要:本月开始,全国各地中小学的教师纷纷掀起了评选优质课的活动,为了评职称,大家都想自己的公开课获得更高的荣誉。为此,有的教师到处拜师学艺,有的教师能磨课十多次,有的教师请同行当评委,给自己提意见。总之大家各显神通,恨不得自己精通十八般武器。

本月开始,全国各地中小学的教师纷纷掀起了评选优质课的活动,为了评职称,大家都想自己的公开课获得更高的荣誉。为此,有的教师到处拜师学艺,有的教师能磨课十多次,有的教师请同行当评委,给自己提意见。总之大家各显神通,恨不得自己精通十八般武器。

笔者以及团队众多教研员,经常担任各类赛课评委,听了数不胜数的公开课之后,发现公开课想要得到评委一致好评也很容易,许多获奖的优质课,都符合以下4个要求。也就是说大家只要做到这4点,获奖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一、学生学到知识并且各种能力都得到提升

有的教师只顾着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当然是不够的。一节好课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输送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成为会思考、能行动、有温度的学习者。

公开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批判性思维;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借助真实情境的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解决问题的实践智慧。



例如,在讲解《背影》时,不妨与学生探讨亲情的珍贵;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引导学生思考正义与责任的意义。这些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引导,往往比知识本身更能触动心灵,影响深远。

这样当学生离开课堂时,带走的不仅是公式定理,更是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挑战的勇气,以及对世界的好奇与善意。这样的公开课,才是真正有深度的优质公开课。

二、有效率

一堂优质公开课一定是效率非常高的一节课。怎样判断一节课的效率高低?评委们看这些关键指标:学生参与度、目标达成度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首先,学生参与度是衡量课堂效率的重要标准。高效的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互动的舞台。学生是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小组讨论是否热烈有序,都能反映出课堂的吸引力。

如果学生全程被动听讲,甚至走神、打瞌睡,那么这堂课的设计必然存在问题。教师应通过提问、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习真正发生。

其次,目标达成度是评判课堂效率的核心。一节课是否高效,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掌握了预设的知识与技能。教师需在课前明确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逐步落实。

例如,通过随堂检测、即时反馈或分层练习,检验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如果多数学生能当堂消化所学内容,并灵活运用,说明课堂节奏紧凑、重点突出。

最后,知识迁移能力是高效课堂的深层体现。优秀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能否在后续学习中自主延伸拓展?教师应设计开放性问题或真实情境任务,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避免机械记忆。

三、有生成性

一节课不能一直跟着教师的预设走,而应当有新的生成,这样的公开课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数学课上某个错误的解题步骤,可能引发出比标准答案更精彩的论证;历史讨论中一个偏离课本的质疑,往往能揭开被教科书简化的复杂真相。北京某中学教师曾记录道:"当孩子们开始争论'商鞅变法算不算成功'时,我知道这堂课的价值已经超越了45分钟。"

上海特级教师李雯的备课笔记总是分为左右两栏,右侧整齐罗列知识点,左侧则大片空白,专门记录课堂可能发生的"思维意外"及其引导方案。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完美执行剧本,而在于师生共同创作的即兴演出。正如教育家叶澜所说:"好课应该是有遗憾的课",因为真实的成长永远发生在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空间中。

四、不哗众取宠

都说“中国演员还得看人民教师”,都说公开课把教师逼成了演员,都说公开课就是表演课,不会表演怎么可能得奖?不过,这是几年前的乱象。现在的教研员圈,早已修正了这种错误思想。

新的评课标准认定,如果公开课背离“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本质,过度追求形式噱头或表演效果,可以一票否决。那么,公开课上什么样的具体表现会被判定为哗众取宠呢?

1.为迎合评委而设置的情景剧、视频、歌舞表演等观赏性环节。

2.学生回答完美无缺,教师0追问,明显提前安排好了“托儿”配合表演。

3.频繁播放动画、视频,或无关的道具喧宾夺主。

4.小组刚讨论1分钟左右就要求学生汇报。

5.频繁用发放贴纸、糖果等形式奖励学生。

6.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刻意回避。

7.用“搞笑段子”“抖音热歌”等替代深度教学,导致价值观偏离。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优质课、班级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我们的专家团队由省内外名师组成,拥有一批管理经验丰富的名校长、名班主任,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省内知名的教研员。在公开课讲授、家庭教育、学校规划、班级管理、学法指导、写作培训、试题研究、高效课堂等方面,我们都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学校、学生、家长、教师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我们的专栏深受读者喜爱,并获得了满分评价。如果您关注我们的资深教育专家团队,您将获得更多的提升机会!我们的专栏将持续更新,欢迎订购!

欢迎大家点我头像,进入主页观看我的最新作品完整版。

来源:教育生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