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冰在自己的一大堆简介中提到过自己是个“油画画师”,这句话不假。
文|生生
编辑|黄毅来了
几天前网传大冰要录制真人秀引网友热议,他看到后当即回应:
我都44了,不是演员也不是艺人,都啥年纪了。
去年麦子阿姨一句“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让他突然爆火。
网友掀起对大冰的追捧热潮,称其朋友够多、遍布够广、义气十足。
更是称看到他就像是看到了武侠小说中行走江湖的少侠。
但其实在此之前,大冰的口碑一直都深受不少人的诟病。
从遭人吐槽到万人追捧,大冰的口碑究竟经历了怎样过山车般的魔幻转变?
这场口碑逆袭背后,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大冰从小就是一个特别的小孩。
同龄的孩子在外面玩泥巴,而他在父亲的书房里读起了书。
不是儿童故事,也不是小人漫画,而是一本本晦涩难懂的古书。
大冰在自己的一大堆简介中提到过自己是个“油画画师”,这句话不假。
他从小就跟着一家美院的老师学习画画,在高考后也成功进入山东艺术学院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背着大包小包全国各地参加美院的校考时,身上的1200元花光了,但他却丝毫不慌张,就地支起画架,在街头给路人画肖像赚钱。
大学毕业后,大冰应聘进了山东卫视作为主持人,在电视台当了很长时间的美工、场务、执行导演等等杂活。
四年后,他终于熬出了头,担任了山东卫视综艺节目《阳光快车道》主持人。
之后的他陆续主持了不少大热综艺:《爱拼才会赢》《歌声传奇》《爱情来敲门》等等。
也成功获得了山东广电“我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十佳。
当年的主持界,他无疑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新星。
但却在主持生涯最巅峰时突然辞职,销声匿迹。
至于离开的原因网上众说纷纭,却始终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在去年的一场直播中,大冰首次回应了当初为何离开主持界。
原来,当时台里的老台长走了,而新来的台长他也没有前去在领导面前混个眼熟。
结果就是,自己主持了多年的节目换了人。
一个深受欢迎的主持人在台里辛勤工作十几年却被调岗至第二现场。
俗话说“三斗米折倒英雄汉”。
工资是按出镜率算的,没有出镜率的大冰每月的工资少的可怜。
这次调岗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深耕电视台十余载的大冰彻底看清现实,也促成了他人生的重大转向。
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离职,成为一名背包客“仗剑天涯”。
他走遍的中国的大江南北,没钱了就街头卖唱,有钱了就继续往前走。
也正是在这段背包之旅中,他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结识了很多“有故事的人”。
他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通通都写进了书里。
就像他自己所说的:
我只是想把故事讲给你们听
在他的书籍出版后,争议却开始源源不断的袭来。
他被不少网友指责“贩卖虚假故事”,称其的文字“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甚至连他在书扉页的个人简介也拿来被大家调侃一番:
主持人、作家、民谣歌手、调酒师、油画画师、老背包客、手鼓艺人等等。
没错,这些都是他给自己的标签,妥妥的“斜杠青年”。
不少人嘲讽其“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
大部分网友都认为他只是接触过一些皮毛和表面,却自恋的以专业人士的称呼来评价自己。
当然也有人十分支持大冰这样的行为,认为兴趣广泛是件好事。
对于网络上对其作品的争议,大冰的回应显得情商颇高:
“我只是一个野生作家,只会讲故事,不懂文学的深奥”。
虽说对大冰作品嘲讽的声音不少,但在当年,他的版税收入高达1500万,就连《盗墓笔记》和《明朝那些事儿》都得排在他的后面。
在签售会上,不少读者都从世界各地赶来只为了见他一面,能得到他的签名。
可大冰的态度却让不少读者“寒了心”。
面对读者希望其在指定的章节签名时,他一句“爱签就签,不签就走”,如此强硬的态度引发读者哗然,不少人直呼“滤镜破碎”。
当读者希望能和他握手时,却被大冰一句“不知道不能握手吗”凶的直接懵在原地。
读过大冰书的都知道,他的书里讲了不少在各个地方结识的“有故事的人”,这些朋友个个经历坎坷,命运多舛。
他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大冰的小屋”民谣酒吧。
在里面你可以点一杯酒,安静的听着店里的小哥抱着吉他唱着民谣。
书中不少“有故事的人”都被大冰收留在了小屋中。
读者自然都被吸引前来,可网上却有不少去过的网友纷纷吐槽:
“装酒的杯子很low”
“酒又贵又难喝”
“环境脏乱差”
但后来也有理智的读者指出原因:大冰的小屋早就不在他本人名下了,那些曾受他帮助的“故事主人公”,如今接过了小屋的经营管理权。
之后的大冰似乎消失在了大众面前,但2024年的一个决定将沉寂已久的大冰又重新推至了大众面前。
去年,他开始在深夜开播,随机连麦网友跟其唠嗑。
一天,大冰像往常一样通宵连麦,凌晨五点,一个小伙子闯入直播间。
他讲述了自己家暴的父亲、出走的母亲,讲述了自己事事不如意。
甚至连麦时就是站在28楼的边缘。
大冰听后,并没有用各种鸡汤盲目的劝小伙子,而是开始分析小伙子未来该怎么办。
他建议小伙子去做海员,远离这个泥潭一样的家。
之后安排了距离小伙最近的朋友接走了小伙,成功救下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事件过后,人民日报还点赞表扬了这件温暖人心的事,大冰的深夜直播间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听众。
在去年九月,一位河南安阳的农村阿姨连线直播间。
她诉说着心中想看看祖国大好山河的愿望,遗憾自己这一生从未走出村子。
大冰听着阿姨想要靠一辆三轮车和五千元前往西双版纳后并没有不耐烦,而是开始帮助阿姨分析计划的可行性,给出自己的建议。
大冰更是当场摇人,将自己多年背包旅行认识的好兄弟们都找了出来。
这些朋友们之间素不相识,却都在阿姨经过的每一个城市为其保驾护航。
也正是这一举动,直接让全网对其散布全国的人脉震惊不已。
甚至有网友称他为“当代梅长苏”,人在家中坐,却能在江湖上摆平各种麻烦事。
这个深夜直播间彻底火了,一夜之间涨粉数万。
但大流量就意味着会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可大冰却坚定回应自己绝不会直播带货:
我只希望这里是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的地方,分享生活的地方。
钱固然重要,但有些东西比钱更珍贵。
大冰直播间的爆火,是偶然,但也是必然。
当流量至上的浪潮席卷全网时,他用十年背包路丈量人间冷暖,用直播间的深夜灯火搭建起陌生人的心灵驿站。
他证明了在这个速朽的时代,最珍贵的始终是对他人命运的共情,是跨越山海的真诚相托。
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神坛偶像”,而是像他这样,始终带着人间烟火气的“江湖同行者”。
部分资料来源:
九派新闻|44岁大冰回应参加综艺
大河网|麦子阿姨南下故事
澎拜新闻|“冰学研究”:当浅薄的“诗和远方”被时代的巨轮碾过
财经头条 济南时报|从“群嘲对象”到“知心大叔”
来源:黄毅来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