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论坛在斯里兰卡‌举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07:02 1

摘要:当地时间2025年5月15日,“2025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论坛”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斯里兰卡佛教、宗教与文化事务部副部长伽马格达拉•迪萨纳亚克,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戚振宏,巴基斯坦驻斯里兰卡高级专员法希姆•乌尔•阿齐兹,孟加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5日,“2025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论坛”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斯里兰卡佛教、宗教与文化事务部副部长伽马格达拉•迪萨纳亚克,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戚振宏,巴基斯坦驻斯里兰卡高级专员法希姆•乌尔•阿齐兹,孟加拉国驻斯里兰卡副高级专员穆罕默德·詹纳图·哈比卜等出席论坛。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副主任高鑫担任主持。来自中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的政府官员、外交使节、专家学者、媒体和国际组织代表80余人出席论坛。与会嘉宾围绕“深化区域合作,助力南亚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2025年5月15日,“2025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论坛”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

杜占元致辞。

杜占元‌指出,消除贫困是全球性的难题,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与南亚国家开展减贫与发展合作势在必行,而且任重道远。他强调,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深化务实合作,共创经济繁荣稳定;推动创新技术应用,赋能减贫事业发展。中国外文局将以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论坛为契机,推进双边和多边共享减贫经验,共同探索符合地区特色的减贫与发展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伽马格达拉•迪萨纳亚克致辞。

‌伽马格达拉•迪萨纳亚克指出,尽管斯里兰卡在医疗、教育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贫困依然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尤其在农村地区和城市贫困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斯里兰卡从中国在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成功经验中汲取了宝贵的教训,本次论坛为促进知识交流、寻找合作领域和建立更强的合作网络提供重要机会,推动减贫和可持续发展。

戚振宏致辞。

‌戚振宏‌表示,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国在推动自身减贫进程的同时,始终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中国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并在“东亚减贫合作倡议”“中非减贫惠民合作计划”框架下扎实推进合作项目。中国还不断通过多、双边渠道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能力建设,助推全球减贫进程。

英德拉南达•阿贝塞克拉发言。

斯里兰卡中国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会长‌英德拉南达•阿贝塞克拉强调了中国的扶贫经验对南亚国家,特别是斯里兰卡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性。他表示,中国的扶贫成就不仅是中国自身的成功,更是全球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不仅为中国,也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尤其是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对南亚国家克服类似挑战具有深远意义。

‌卡皮拉•穆纳辛赫发言。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卡皮拉•穆纳辛赫分享了关于通过南南合作向斯里兰卡提供技术援助的经验与成效。他表示,该项目通过转移技术专长与创新技术,提升斯里兰卡香蕉、菠萝和芒果等重点水果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量,推动其商业化进程,以增强这些水果在国内和出口市场的竞争力。这一合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为农民及相关产业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戴永红发言。

深圳大学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及外国语学院院长、特聘教授‌戴永红指出,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成功消除了绝对贫困。中国的经验表明,只要拥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就能够为贫困地区开辟出脱贫致富的道路。特别是在“因地制宜”和“精准施策”方面,中国的扶贫模式强调根据贫困地区和群体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扶贫策略。

‌王东晓发言。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王东晓探讨了海洋资源与季风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南亚地区经济与环境的深远影响。他强调,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尤其是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季风系统的预测与管理方面,能够为南亚国家带来巨大的减贫机遇。

‌香农•汉尼巴尔发言。

斯里兰卡“一带一路”智库代表‌香农•汉尼巴尔指出,斯中合作基础深厚,近年来更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持续深化合作。2023年,中国资助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斯里兰卡实施水果价值链提升项目,帮助当地水果更好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中国还支持当地海参养殖、农村道路建设以及马哈维利引水灌溉工程,切实改善了民生福祉。这些务实成果充分彰显了中斯合作在促进区域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乌达亚•莫汉•德瓦达斯发言。

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教授‌乌达亚•莫汉•德瓦达斯深入探讨中国、斯里兰卡以及南亚地区的贫困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全面的人力资源发展框架,旨在为政策规划与战略实施提供有效的支持,促进贫困的减轻与消除。他表示,通过“赋能”与“人力驱动”的综合框架,可以帮助各国在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增强就业机会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南亚地区的减贫工作提供全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吉尼斯•德席尔瓦发言。

斯里兰卡中国协会主席‌吉尼斯•德席尔瓦分享了中国从贫困国家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他表示,中国通过大规模的人口搬迁、扶贫政策、乡村振兴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成功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到2020年,中国已实现绝对贫困的彻底消除,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极端贫困目标。这一历史性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和社会体制,展现了明确的愿景和强有力的实施措施。

刘宗义发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刘宗义指出,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作为全球人口最密集、发展需求最迫切的区域之一,依然面临严峻的贫困挑战。中国作为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引领者,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平台,与该地区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合作。

论坛现场发布了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编写的中英双语图书《“中国式现代化”问与答》。中国外文局国际合作部主任刘双燕主持发布环节。该书以问答形式系统回应了国际社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切和疑问,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

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副主任高鑫担任论坛主持。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参观了“2025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论坛主题书展”,斯里兰卡中国社会文化合作协会获赠涵盖中国减贫经验、乡村振兴等主题的图书。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参观了“2025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论坛主题书展”。

本次论坛由中国外文局、中国驻斯里兰卡使馆指导,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斯里兰卡中国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办,中国港湾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公司、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锡兰华音》杂志协办。

与会嘉宾认真聆听研讨发言。

与会嘉宾积极分享交流。

编辑 | 曹梦玥

值班审校 | 黄丽巍

来源:人民画报专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