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容量锂离子电池(LIB)在众多应用领域中作为电源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以及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然而,人们对集成式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安全性愈发担忧,据报告,2020-2024 年期间,锂离子电池事故多达 9486 起。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高容量锂离子电池(LIB)在众多应用领域中作为电源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以及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然而,人们对集成式锂离子电池系统的安全性愈发担忧,据报告,2020-2024 年期间,锂离子电池事故多达 9486 起。
为了确保商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应用,捕捉能够实现早期故障诊断和预警的内部信号至关重要。对电池“果冻卷”结构内部的非均匀温度和应变分布进行监测,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2025 年 5 月 14 日,北京理工大学陈浩森、孙磊、宋维力等人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 :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internal hazard signals in Li-ion batterie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小型化且低功耗的系统,能够对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温度和应变信号进行精确感知和无线传输,且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忽略不计,为设计具有安全预警和故障定位功能的下一代智能锂离子电池奠定了基础。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小型化且低功耗的系统,能够对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温度和应变信号进行精确感知和无线传输,且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获取内部温度信号以及初始内部短路区域与电池电极之间的面积比,能够对热熔断和热失控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评估电池热失控的强度并识别热滥用行为。
这项研究为设计具有安全预警和故障定位功能的下一代智能锂离子电池奠定了基础。
论文链接:
来源:老田的科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