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两大家族大角逐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08:29 1

摘要:前总统杜特尔特在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的羁押中,以40.5万票第六次当选达沃市市长;其女莎拉·杜特尔特领导的阵营在参议院改选中斩获5席,与总统马科斯阵营形成5:5平局;更令人瞠目的是,马科斯亲姐姐伊梅公开倒戈,马科斯家族苦心经营的“新菲律宾联盟”遭遇滑铁卢。

5月12日,菲律宾中期选举结果揭晓,一场堪称“政治奇迹”的逆袭震撼东南亚。

前总统杜特尔特在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的羁押中,以40.5万票第六次当选达沃市市长;其女莎拉·杜特尔特领导的阵营在参议院改选中斩获5席,与总统马科斯阵营形成5:5平局;更令人瞠目的是,马科斯亲姐姐伊梅公开倒戈,马科斯家族苦心经营的“新菲律宾联盟”遭遇滑铁卢。

这场选举不仅改写了菲律宾政治格局,更揭示了家族政治、民意博弈与地缘角力的深层较量。

1. 参议院:5席对5席,杜特尔特阵营打破“囚徒困境”
选前民调普遍预测,杜特尔特阵营仅能保住2个参议院席位。但选举结果如同平地惊雷:马科斯阵营最终仅获6席(原目标9席),杜特尔特阵营则拿下5席,其中3席来自棉兰老岛传统票仓,2席由“叛将”马科斯家族成员倒戈贡献。更微妙的是,一名同时获得两派支持的议员,让双方在席位分配上展开激烈口水战。

2. 地方战场:杜特尔特家族“四代同堂”统治达沃

在杜特尔特家族大本营达沃市,选举结果堪称“政治王朝”的教科书级示范:

杜特尔特本人以78%得票率当选市长,创下菲律宾政治史纪录;

其子塞巴斯蒂安以90%得票率当选副市长,形成“父子共治”;

长子保罗连任众议员,两名孙子分别当选市议员和区长。

达沃市政厅走廊里,四代人的政治肖像并排悬挂,昭示着这个家族对地方权力长达40年的垄断。

3. 马科斯阵营溃败:从“政治联姻”到“家族内战”

马科斯政府遭遇三重打击:

执政党联盟仅获5个参议院席位,远低于选举前“保9争10”的目标;

精心打造的“新菲律宾联盟”候选人全军覆没,仅网红政客厄温·杜福因“反智言论”意外当选;

最致命的是,马科斯亲姐姐伊梅公开支持杜特尔特阵营,其参议院选票直接助力莎拉阵营,被媒体称为“菲律宾版玄武门之变”。

1. 杜特尔特:从“反人类罪被告”到“民族英雄”
当杜特尔特在荷兰监狱里通过视频连线发表竞选演讲时,他身后墙上挂着菲律宾国旗,面前摆放着达沃市徽。这一画面被支持者解读为“为国家牺牲的象征”。民调显示,63%的达沃市民认为“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的指控是政治迫害”,其团队更在社交媒体发起#FreeDuterte话题,将选举包装成“正义与强权的对决”。

2. 马科斯政府: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经济烂账:2025年第一季度菲律宾通胀率飙升至8.2%,大米价格较杜特尔特时期上涨137%;

家族丑闻:马科斯表弟被曝涉嫌贩毒,其妻被指通过“疫苗采购合同”收受回扣;

选举舞弊:独立调查显示,至少3%的线上选票存在异常流动,马科斯阵营被指利用“智能城市”项目操控计票系统。

3. 短视频政治:杜特尔特家族的“流量战争”
莎拉·杜特尔特的竞选团队在TikTok发布系列短视频:

《达沃的20年》:对比杜特尔特治理前后城市犯罪率变化;

《父亲的手铐》:杜特尔特在狱中手写竞选口号的特写镜头;

《塞巴斯蒂安的承诺》:小儿子骑着摩托车走访贫民窟。

这些内容获得超2亿次播放,远超马科斯阵营的“政策长图”。

1. 莎拉弹劾案:从“死刑判决”到“政治筹码”

目前参议院24席中,杜特尔特阵营已控制9席,加上中立派潜在支持,弹劾案通过需16票的门槛几乎成为“不可能任务”。更微妙的是,3名倒戈议员暗示“将根据利益交换决定投票”,这为莎拉2028年参选总统扫清最大障碍。

2. 中菲关系:从“剑拔弩张”到“破冰前夜”
杜特尔特家族素来主张对华务实合作,其当选可能带来三大变化:

重启中菲油气开发谈判;减少南海“民船对峙”事件;调整“亲美疏华”外交路线。

中国外交部已罕见表态“尊重菲律宾人民选择”,与此前对马科斯政府的冷淡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3. 2028年大选:杜特尔特家族的“三步走”

短期目标:确保莎拉挺过弹劾,维持政治曝光率;

中期布局:扶持塞巴斯蒂安接棒达沃市,打造“父子市长”政治品牌;

长期规划:联合地方政治家族,组建“反马科斯联盟”。

最新民调显示,莎拉以42%支持率领先潜在对手、前总统阿罗约之子17个百分点。

短期目标:确保莎拉挺过弹劾,维持政治曝光率;

中期布局:扶持塞巴斯蒂安接棒达沃市,打造“父子市长”政治品牌;

长期规划:联合地方政治家族,组建“反马科斯联盟”。

最新民调显示,莎拉以42%支持率领先潜在对手、前总统阿罗约之子17个百分点。

2. 美国干预:从“幕后操盘”到“台前碰壁”

马科斯政府曾寄望美国支持巩固政权,但现实给了响亮耳光:

美国驻菲大使被曝私下会见马科斯反对派;

美菲“肩并肩”军演期间,棉兰老岛爆发大规模反美示威;

中国承建的苏比克-克拉克铁路项目,被视为“地缘经济撬棍”。

3. 国际刑事法院:法治理想遭遇政治现实

杜特尔特在狱中参选并获胜,让ICC陷入两难境地:

若继续审判,将面临“干涉内政”指控;

若终止程序,则损害司法权威。

海牙法庭的尴尬,折射出国际司法机构在主权国家政治博弈中的无力感。

民主诉求:72%选民表示“厌倦家族统治”,但投票时仍选择“熟悉的姓氏”;

发展渴望:年轻人将高通胀归咎于马科斯,却又对杜特尔特“铁腕治乱”心存期待;

地缘焦虑:既想吸引中国投资,又不敢完全脱离美国安全保护。

未来三年,菲律宾政坛将上演“杜特尔特复仇记”与“马科斯保卫战”的双重戏码。而达沃市政厅里那四代人的政治画像,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在这个时代,铁窗不是政治生命的终点,而是权力游戏的起点。

来源:波士财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