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鹰潭机务段的历史可追溯到更早时期的铁路建设与机务发展。浙赣铁路等铁路线的修建为其奠定了基础,1933年至1936年间,浙赣铁路修至江西,先后建起玉山车房、上饶机务段等。后来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和布局调整,这些早期机务段的发展为鹰潭机务段的成长提供了经验与资源。
鹰潭机务段的历史可追溯到更早时期的铁路建设与机务发展。浙赣铁路等铁路线的修建为其奠定了基础,1933年至1936年间,浙赣铁路修至江西,先后建起玉山车房、上饶机务段等。后来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和布局调整,这些早期机务段的发展为鹰潭机务段的成长提供了经验与资源。
2004年:11月25日上饶机务段撤销并入鹰潭机务段。 2005年11月25日邵武机务段撤销并入福州机务段,经过几轮并段后的过渡调整,相关业务也与鹰潭机务段的发展有所关联。
2011年12月1日新鹰潭机务段成立,向塘机务段的鹰潭运用一车间、鹰潭运用二车间、萍乡运用车间、景德镇运用车间、鹰潭检修车间、鹰潭整备车间整体划入鹰潭机务段管理,同时向塘机务段萍乡、新余、鹰潭、上饶、景德镇5个救援点的工作也划交鹰潭机务段管理。
2012年,电力机车普及,鹰潭机务段迎来了第一批电力机车司机。此后,鹰潭机务段不断发展,配属机车数量增加,交路对数增多,在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占据重要地位,客运总量占比达30%,货运总量占比达42%。其技术不断更新,管理不断优化,在铁路运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聂华平是鹰潭机务段的高级技师,被同事称为“机车大夫”。1997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鹰潭机务段,23年来一直从事机车整备工作。当机务段主型机车由内燃机车向电力机车转型时,他出任全段第一个电力机车交车工长,并形成了“聂华平机车电器故障排除法”。他还牵头成立“聂华平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完成40余项创新成果,编写的《SS4G型电力机车电器常见故障案例100条》成了职工们的“掌中宝”。
鹰潭机务段承担着沪昆、皖赣线及部分峰福、鹰厦线等的列车交路,是重要的运输牵引力量。它的发展保障了客货运输的高效,客运方面方便了人员往来,加强了鹰潭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货运方面,能使当地的矿产、农产品等资源更便捷地运往外地市场,同时也便于引入外地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物资,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区域贸易发展。
鹰潭机务段执乘的列车串联起城市与乡村,像一些“慢火车”沿途经过乐平、万年、鹰潭等地,带动了乡村与城市的互动融合,使得景德镇的手工艺品、万年的农产品等沿线地区的优质产品得以运往周边地区,传播了当地文化,促进了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