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科幻小说里面的穿越场景被某些博主拿出来科普,可见当下网络荒诞的文化怪相。
(首先声明,这篇文章跟西方、东方没有关系,地理区域不过是为了说明问题。)
最近总是刷到些个让人觉得有点离谱视频:
某些“民众科普大师”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
“《史记》里的‘中子、质子’比西方早两千年,牛顿、爱因斯坦都是抄中国的《永乐大典》秘籍!”
评论弹幕瞬间炸了锅,还有一堆人狂赞“老祖宗智慧宇 宙无 敌”。
老祖宗要是知道你在他们身上编故事找流量,估计要跳出来扇你耳刮子。
文化的自信,并不等于不带脑子的自嗨。
当然也有人笑喷:“司马迁还懂 核 物理?大明朝的时候我们就发现E=mc²?”
这种科幻小说里面的穿越场景被某些博主拿出来科普,可见当下网络荒诞的文化怪相。
当“伪史论”成了某些博主赚钱的工具,我们正看着一场披着伪 爱 国 外衣的流 量收割。
有人又会喷了,西方不也有伪历史?
“对,每个地方都喜欢美化历史,甚至掩盖历史的真相。看历史可以有质疑的心理,甚至我个人都提倡带着质疑看历史。
但是请你不要看着什么P图:‘大秦重工图、《永乐大典》飞机、航 母设计图、三星堆核 潜 艇 图’在那自嗨,还一味的打CALL,‘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碾压世界数万年’......”
故事得从这几年前的“永乐大典 剽窃说”说起。
有个自称是“历史学者、哲学、佛学专家”的博主在直播间拍桌子嚷嚷:
“英国人能搞工业革命,全靠他们的传教士偷了咱们的《永乐大典》!
3.7亿字的百科全书,漏两页够他们研究一百年的了!”
“达芬奇手稿抄袭中国的古画”。
最让人吐血的是“中子、质子梗”,硬把《史记》里“中子”(排行中间的儿子)和“质子”(人质)说成物理的概念,生生造出“中国物理领先世界两千年”的“铁证”。
为啥这些漏洞百出无脑自嗨的说法也能火?
看看这些人的“万能逻辑”-----
“他有我没有→他造假;
我有他没有→他造假;
都有→他抄我的,我是源头;
都没有→他编的。他造假。”
不管你摆多少史料,人家一句“西方世界全是伪造的”就给你怼回去。
“传 教 士阴 谋论”更是有点离谱:
说利玛窦(1582年进入澳门,随后在中国28年,1610年死在北京)、汤若望(1619年进入澳门,在中国生活47年,1666年8月死在北京)来华不是传科学,而是组团偷典籍,甚至脑补“英国靠偷《永乐大典》搞工业革 命”。
有人会说,你看看他们发明的纺纱机!
单锭纺车在13世纪就传入了欧洲,手动纺纱机就有更早的历史了。
在昂撒期间(5-11世纪),他们的纺织技术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纺织出亚麻纱这样的布料。
这些人为什么会说英国人偷了《永乐大典》然后就开始了工业革 命?
他们的历史出处在哪里?
《永乐大典》正本丢失的时间,大概时间是在1644年明末清楚的时候,为什么会怎么说呢?
其正本存放在紫禁城文昭阁,而文昭阁在李自成打进城后又撤离的时候被烧毁了!
有没有可能有流失?
当然有可能,但是不太可能全部被搬空,一万多册的藏书要搬走不是那么简单。
而说英国人偷了《永乐大典》的出处,主要来自1851 年,英国传 教 士麦都思从翰林院盗走数册,成为最早外流的副本。
1860 年,第二次压片战争中,英 法 联 军攻 占 北 京,翰林院遭洗劫。
可这些都发生在工业革 命之后了!
18世纪工业革命(1764-1840年代完成)咋就跟明朝典籍扯上关系了?
后来的副本又被义 和 团 、八 国 联 军烧毁翰林院烧了不少,到了清末民初,仅留下的副本也仅有93册归入京师图书馆
还有人说“《几何原本》是明朝人写的,西方翻译过去冒充古希腊著作”。
理由是“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的版本太完整,古希腊不可能有这么高深的数学”,压根不管古希腊数学体系的发展脉络。
古希腊《几何原本》最早的版本是欧几里得在前任(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学派、阿基米德)从公元前300年就有了,后来经过补充到了公元前4世纪已经很完善了。
明朝人可是生活在1368年-1644年?时间上根本就是倒置了。
“李约瑟陷阱”论分化成两派。
英国学者李约瑟写《中国科学技术史》,本来客观梳理中国古代科技,结果被民科当成“西方伪史铁证”。
他们断章取义,只盯着“明朝科技领先”使劲吹,接着喊出“李约瑟都证明西方科技全靠偷中国技术”。
却故意忽略书中“中国古代科技,没形成现代体系”的论述。
西方伪史论的观点就是,他们西方人证明了东方技术优于西方技术。
而且还分裂成了两派,一派说他夸大了东方技术,另一方面又说他弱化了东方技术。
反正到了最后谁也看不懂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为啥这么多人信这些神逻辑的论观?
说白了三个“不甘心”在捣乱。
首先是对近代落后的不甘心:古代咱这么牛,咋近代被列强按在地上摩擦?
民科们想了个“甩锅法”:不是我们不行,是西方偷了我们的东西还打压了我们,将情绪转移到技术失败上。
就说明朝有《永乐大典》237年却亡了国,他们不提制 度僵化、闭关锁 国,反而转身就怪“后金和流 民不懂典籍”,典型的“输了比赛怪裁判”心态。
这种情绪在网上被放大,甚至有人说“世界其他地方500年前是 猴子”,其次是对文化自信的扭曲理解。
不知啥时候起,“文化自信”被误解成“中国啥都得第 一”,容不得半点质疑,只要你质疑中国第 一那你就是西 方的 狗 腿 子。
看到外邦有先进科技,第一反应不是学习,而是“他们肯定造假,他们肯定不如我们!”。
比如有人说“古希腊典籍都是中世纪伪造的”。
理由是“羊皮纸不够写这么多书”,却不知道古希腊用的是纸草。
中世纪用羊皮是因为纸草产地被阿拉伯控制。
这么简单的技术史偏要选择性无视,就盯着“西方可能造假”的点死磕。
在信息茧房和观念偏见的主导下,哪些信的人越看越信,不信的人根本刷不到正常历史科普,恶性循环下。
这些离谱理论竟成了“主流声音”。更让人讨厌的是背后可能有人为了流量和利益,故意炒作这些歪论而不是理性客观的看待历史、看待中外的关系。
三、比伪史更危险的:当逻辑掉线,情绪上头伪史论最可怕的地方,是把基本逻辑都搞没了。比如有人说“金字塔是西方在近代用混凝土伪造的”,理由是石块上有气孔,却不知道石灰岩本身就有气孔和古生物化石;
就因为金字塔在维修的时候,用到了混泥土,你就说整个金字塔是伪造的?
还有人说“帕特农神庙是19世纪伪造的”,却对17世纪奥斯曼旅行家详细的记载装看不见。
“伪史论者引用的是17世纪素描中“清真寺柱廊”。
实为奥斯曼时期改建的遗迹,而同期未被西方干预的土耳其境内古希腊遗址(如以弗所)。
其石柱风化程度远超雅典卫城,有时间上的差异。”
假如19世纪建造一个数钱平米的建筑,使用到了2万吨的石材,会没有历史记录?
那么为啥因为网络给了“安全抬杠”的空间呢?
只要涉及到外邦的历史,就一定要质疑出一个结果?
有些人现实中性格唯唯诺诺,到网上就变身“历史大师”,反正不用担学术责任,随便胡说甩锅就行,也不用负任何的法律后果。
这种“键盘上的历史主义”,本质上是背叛真实历史,伤害民族文化。
真正的文化自信,从来不是靠贬低别人来撑场子,而是建立在客观认识和理性反思之上。
我们的历史有辉煌的过去,也有屈辱的真实,这点不是通过自嗨就可以抹掉的,而且自嗨也改变不了历史的事实。
西方近代崛起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等多种因素的结果,也绝不是“偷了几本典籍”就能成为事实,各自的历史发展过程,都是有一个时空的发展脉络。
这场网络争议,其实暴露了一个深层问题:
我们该怎么面对过去的历史?
是把它当成满足虚荣心的工具,还是当作客观认识过去的基石?
是虚心的理性的思考问题,还是无脑的自嗨的无视历史的客观性?
真正的强大是敢于承认别人的优点,同时理性的看待自己。
现在中国高铁、5G领先世界,军 工发展,靠的可不是仅有的“老祖宗的典籍”,而是现代科技的创新和突破。
下次再看到“西方伪史”之类的神论,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
有史料支撑吗?符合逻辑吗?还有其他可能吗?
而不是简单的看着我们哪些自嗨的博主一面口嗨,一面P出来的“大秦重工、三星堆火箭”无脑的跟着自嗨!
(参考资料来自公开权威资料,文中观点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娱乐!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并且进行了一些技术修复,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以下为部分公开资料截图:《再大的IP也救不了伪历史剧-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03-25 19:02》、《利用“知识”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知识社区不能任由伪专家信口开河-北晚在线2020-11-06 13:14》、《警惕伪历史手游荼害青少年认知-中国青年网2017-03-30 09:28》、《你被“伪历史常识”欺骗多久了?《短史记》分享去伪存真的读史经验-
扬子晚报2021-11-02 14:39》
)
来源:山中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