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论述,挖掘湖南国企科技创新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展现创新成果、科研精神和个人风采,激发更多科技人才创新热情,提升湖南国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社会影响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
编者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论述,挖掘湖南国企科技创新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展现创新成果、科研精神和个人风采,激发更多科技人才创新热情,提升湖南国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社会影响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即日起,在省国资委指导下,湖南省国资融媒体中心推出“国企‘科’代表”湖南国企典型人物系列报道。
国企“科”代表⑧丨黄捷:让传统酒店业搭上数字化快车
人物名片:黄捷,1976年出生,华天集团信息中心负责人,26年专注酒店信息化建设,从基础架构到智慧生态,带领推动传统酒店业数字化转型,酒店信息化领域资深专家。
如果将华天集团旗下百余家酒店比作星罗棋布的湖泊,那么“数据集成云平台”就是一套精密的智能水系工程——通过架设数字管道,构建了智能闸门,建立起动态调节系统。
多年来,华天集团信息化建设在黄捷的带领下,不仅实现了各业务单元的活水互通,更在酒店业版图上打造出数字新基建的样板工程;不仅让传统酒店“轻装上阵”,更通过云端智慧中枢重新定义了行业标准。
开启智能化变革,彻底告别手工夜审和人工点餐
90年代的长沙五星级酒店,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效率低、易出错,导致营收报表延迟,影响经营策略调整。而此时国内几乎没有成熟的酒店管理系统参考,仅有一套从香港购买的DOS版酒店软件,用起来如同“雾里看花”。
“可见其功能界面,但不懂其架构逻辑。”黄捷告诉记者,他1998年大学毕业加入华天,发现这套系统使用没问题,可一旦需要个性化的功能,总是陷入困顿,于是萌生了自主研发一套系统想法。这遭到了业内不少人士的质疑,但华天集团以国企担当,给了他和其团队坚实的支持。
然而,写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代码,既需要了解酒店发展情况,也需要懂计算机编码程序,可当时的技术组成人员大多是应届生,对酒店业务不够熟悉,怎么办?“信息化改革要快,底层的C或COBOL语言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学习,所以我们选择了易学易用PowerBuilder作为开发语言。”黄捷的当机立断,大大缩短了团队相关业务与知识的学习周期,为初代酒店管理系统快速开发上线奠定了基础。
获悉系统正在开发过程中,华天财务人员更是每天“盯”进度。当时,每天营业结束后,他们需手动汇总前台、餐饮、客房等各部门的纸质单据,逐笔核对收入与支付方式(如现金、挂账、信用卡),常常要花费3~4小时。“手工夜审是每天的‘黑暗时刻’,有一次账本上少了一块钱,大家查了一晚上。”
“我心里也很着急,和团队商议之后,索性通过观察香港酒店软件操作,反向推导业务逻辑。”黄捷说,“方法是笨了点,但结果令人欣喜。”经过1年的努力,第一代华天超级酒店管理系统开发成功并正式上线,财务审核时间从数小时缩短到15分钟内完成。
随后的几年时间里,黄捷又将目光投向了餐饮服务环节。他主持设计开发了IPAD点餐系统,能有效规避用餐高峰期经常出现的漏单、错单等情况,客户的投诉率低了,服务员的工作也没那么辛苦了。
“小黄,这玩意儿(IPAD点餐系统)至少让我每天少跑5公里,膝盖都不疼了。”面对服务员大姐的夸奖,黄捷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对生活、生产效率的改变,“最好的技术应用场景,往往在尚未被技术改造的传统领域”。
搭建集成云平台,推动行业发展迈向新高度
2017年,华天集团迎来关键转型——实现集团与旗下酒店的营销一体化。这要求将分散的单体管理系统升级为统一的集团连锁化云平台,建立统一的代码体系、核算标准及运营流程。
彼时,国内酒店业尚无成熟的连锁化云平台案例。作为技术负责人,黄捷带领团队从第一家试点酒店入手,开启了第二次“摸着石头过河”的硬仗。
“湖南人不怕熬夜,就怕事情没做好。”这是黄捷常挂在嘴边的话。在系统升级期间,他每天仅睡4小时,全程坚守在一线。为保障试点酒店在3个月内完成“鱼贯式”改造,他与团队将任务拆解为白天对接酒店调研需求、制定标准、优化流程,夜间集中调试系统、修复漏洞。
项目推进过程中,云网络不稳定成为最大的“拦路虎”。他又迅速组建由网络、硬件、软件领域专家组成的“24小时尖刀班”,采用分时检测法——每人负责半日问题追踪,夜间汇总数据、研判方案,次日再逐项击破。
历经连轴攻关,团队不仅攻克了云网络技术瓶颈,更提炼出《系统上线网络条件及要求》这一行业首创标准,并将其纳入《华天云PMS项目实施流程规范》,使得酒店前台业务响应速度提升40%,并为后续门店的云平台接入提供了可复制的“华天模板”。仅仅一年的时间,华天集团旗下20家酒店系统全部完成切换升级。
“技术创新往往意味着要面对未知的挑战。”黄捷深有感触地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通过反复讨论、大量测试来突破,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
现如今,黄捷带领团队站在行业科技的前沿,成功构建了“华天绿云iHotel云酒店管理系统平台”和“华天集团中央CRS云销平台”的双平台架构体系。他自豪地说:“我们实现了华天集团旗下所有酒店PMS/CRS系统的100%云化部署,预订处理效率提升了300%!并且,我们还创建了‘华天企业数据集成云平台’,实现了从业务数据到财务凭证的全链路自动化,大幅降低了财务人工成本。”
更令人瞩目的是,黄捷和团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跨业态数字化体系,整合了酒店、餐饮、旅游、物业、生活服务、养老、商城等多个板块的资源,相当于建立了大会员、大营销、新电商系统,打造了一个涵盖吃、住、行、游、购、生活、居家等一体化的生态圈。
“这彻底打破了系统间的壁垒,大幅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与准确性。”黄捷表示,他希望自己和团队的努力不仅能优化客户体验和增强集团的行业竞争力,还能够推动整个行业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借力AI向未来,为人机协同的智能未来作贡献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酒店业的智能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对此,黄捷更是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说:“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地迭代升级。”
“我们要用科技赋能实体,让酒店业在科技的助力下不断向好发展。”黄捷表示,但对于酒店业,这种向好发展并非冷冰冰的纯技术变化,而是既要借助AI实现智能服务、精准营销与高效运营,更要重视人的情感连接与创造性服务,达成人机协同。
目前,华天集团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化建设。黄捷说,行业内机器人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送物机器人可安全高效地完成客房服务,消杀机器人能实现更彻底的清洁消毒,智能点餐系统则能根据客人偏好提供个性化推荐。这些创新既提升了效率,也优化了客户体验。
“要始终走在科技前列,就要不断更新技术体系。”谈到未来发展趋势,黄捷表示,华天集团将继续加大技术投入,部署物联网智能设备,促进酒店数智化的深度转型。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云平台等技术,华天集团也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比如根据客人的历史偏好调整房间温度、推荐餐饮等。
然而,黄捷深知,虽然技术力量很强大,但酒店作为服务行业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他强调:“我们并不是要用人工智能取代人,而是要将人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并放大服务者的价值。”在他看来,人工智能不会代替人,更不能代替人。酒店要为客人提供“宾至如归”的感受,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接是AI所不能代替的。
“技术只是工具,人性才是灵魂。”黄捷表示,“我们力争会用机器处理‘事务’,用真人创造‘故事’,为人机协同的智能未来作贡献。”
来源:中人社传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