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余位记者深入岳阳采访,探析“办会兴城”的精彩实践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09:28 1

摘要:5月14日晚,岳阳市洞庭南路灯火次第点亮,将岳阳古城勾勒成一幅流动的工笔画。这条蜿蜒的历史长廊,珍存着1处国保单位(慈氏塔)、59栋历史建筑、30幢风貌建筑和13条古巷,沉淀着城市的记忆。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全国百余位记者深入岳阳采访,探析“办会兴城”的精彩实践——

共赴一场“江湖之约”

5月14日晚,岳阳市洞庭南路灯火次第点亮,将岳阳古城勾勒成一幅流动的工笔画。这条蜿蜒的历史长廊,珍存着1处国保单位(慈氏塔)、59栋历史建筑、30幢风貌建筑和13条古巷,沉淀着城市的记忆。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姜鸿丽 杜立

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启幕。5月12日,“大美江湖·天下岳阳——新闻媒体岳阳行”集中采风采访活动启动,来自中央、省市县媒体的110位记者深入岳阳采访,用笔触和镜头记录当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

绿水青山铺展文旅诗意画卷

站在华龙码头望去,水洲清亮,芦苇丛丛,飞鸟在水天间穿梭,麋鹿在岸边漫步。

坐在船上,不时看见江豚的脊背破浪而出,新华社记者张格赶紧用手机拍摄记录,她不禁感慨:“洞庭湖的生命奇迹越来越多,这不仅是岳阳的资源禀赋,也是这座城市的生态保护成果。”

岳阳临长江、滨洞庭,拥有长江湖南段163公里黄金岸线,是“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要阵地。

岳阳坚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先后关停非法砂石码头155处,拆除和提质改造沿江码头泊位82个,退还长江岸线7.24公里,整治长江岸线66.3公里,完成长江岸线复绿2.9万亩。

依托广袤的生态资源,岳阳积极打造主题鲜明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即将焕新开放的洞庭湖博物馆,通过“展陈+沉浸互动”模式,生动呈现洞庭湖地质历史、水文变化、生态生物等内容。

开馆后,洞庭湖博物馆将推出演艺项目《洞庭幻境》沉浸式5D生态剧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名片,助力该馆成为中国首个生态文明博物馆范本IP。

洞庭湖南边,熊猫成为继江豚、麋鹿、候鸟后的第四张岳阳生态名片。

大批市民游客聚集在岳阳中华大熊猫苑,争相打卡“熊猫的萌态”。

漫步岳阳中华大熊猫苑,竹影桥串起9个场馆。记者们在绿意盎然的场馆里,望着圆滚滚、毛茸茸的可爱熊猫,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治愈”的瞬间。

文旅项目激活澎湃发展动能

走进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老街热闹非凡。

作为大会核心观摩项目,岳阳对片区内3.19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系统性改造,修缮124栋历史建筑,改造巴陵西路等11条街巷,新增裸眼3D电子屏、文化护栏等现代元素,新添“修旧如旧的历史街区、舒适便捷的宜居社区、文旅融合的打卡景区”三重身份。

该片区已引入74家商户,非遗工坊、文创市集与老字号餐饮交织,烟火气与文艺范共生,成为游客“必到会客厅”。

在片区的文旅规划设计中,老火车站房(大美湖区地块)改造项目成为焦点。

岳阳老火车站始建于1917年,是粤汉铁路的重要节点,随着1994年新火车站启用,老站逐渐沉寂。

现在,老站已成为“唤醒城市记忆”的钥匙,月台、铁轨广场、绿皮车厢等被逐一复原。记者们乘坐观光火车,依次驶过岳阳港工业遗址公园、慈氏塔等景点,感受岳阳文旅释放的澎湃动能。

乘旅发大会东风,岳阳精心铺排重点项目62个,项目总投资314.5亿元,推进“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擦亮“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金色名片。

通过项目攻坚,历史街区“火”起来了;通过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潮”起来了。

夜幕降临,岳阳楼景区光影点亮,沉浸式走读诗境剧场《今上岳阳楼》迎来第二场公测,先进投影技术与裸眼全息影像技术联动,将亭台水榭化作流动画卷,多端无线数控技术与多媒体视觉矩阵的充分结合,为观众带来极具新鲜感的光影表达。总导演李彦介绍,创作团队依托景区既有园林空间,在物理空间上“借景还境”,用光影与数字技术编织虚实交融的诗意场域。

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高慧看完后感触颇深:“岳阳用《岳阳楼记》打造沉浸式剧场,把历史故事转化为可体验的旅游产品,把传统玩出了新花样!”

全域焕新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走在金凤桥南路,新铺的沥青路面平整如镜,岳阳楼纹样的文化井盖与清晰的道路标线相映成趣。

中国日报社记者朱友芳来过岳阳数次,不禁感慨:“旅发大会带来的变化太大了,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岳阳老百姓的出行越来越方便。”

办会兴城,岳阳用“全域提质”回应民生期待、充实幸福底色。

岳阳大道、金凤桥南路等8条主干道完成翻新,北港南路等4条道路大修,累计提质道路28.18公里、175万平方米,17座桥梁与金鹗隧道旧貌换新颜,岳阳楼区、君山区等同步改造次干道、背街小巷及景区路网。

在洞庭大道经营便利店15年的张建国,最近总爱站在新铺的柏油路边打量来往车辆。“以前坑洼处要垫三四块木板才能过车,现在送货的师傅都说这路平得像溜冰场。”他说。

走进洞庭渔歌小镇,映入记者眼帘的,是白墙黛瓦的精致民居。

曾经,这里被称为西瓜山片区。13年前,20来岁的吴魏随妻子第一次来到西瓜山,脑海中留下满是鱼腥味的记忆。此后,他和妻子定居上海,从事商业景观设计。

去年,7.8万平方米的西瓜山片区、174栋居民房屋全面提质改造。片区拆除违法建筑216处,新增停车位206个。

吴魏回乡探亲,“差点找不到回家的路”。如今,吴魏回乡创业,把老房子装修一新,与小镇整体景观相得益彰,不仅吸引岳阳、长沙、武汉的客户前来洽谈业务,还成了艺术建筑打卡点。

提质的,除了基础设施,还有公共服务。

在筹备旅发大会期间,岳阳新建191座公厕,岳阳东站、火车站新增智慧公厕,智能感应、自动清洁技术让如厕更便捷;岳阳大道、巴陵路的智慧公交驿站成了新地标,集候车、如厕、便民服务于一体。

针对“停车难”,岳阳6000余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开放。为破解“出行堵”,新增湖滨片区9路公交,优化8条景区线路,延长20余条线路运营时间,保障夜间返程需求。

办一次会,兴一座城。

此刻的岳阳,生态底色更靓、文旅动能更足、民生温度更暖。全城上下秉承着“东道主”的热忱与担当,向世界递出“大美江湖·天下岳阳”的闪亮名片,邀请游客共赴一场“江湖之约”。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