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爸、妈,快看!这是我和同学摘的节瓜和辣椒!”5月10日上午,北滘实验高中学生把从学校研学基地采摘的果蔬带回家。该校通过田间劳作、成果分享与学科融合的立体化实践,师生们共同完成了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程,这也正是北滘实验高中创新育人的生动实践。
“爸、妈,快看!这是我和同学摘的节瓜和辣椒!”5月10日上午,北滘实验高中学生把从学校研学基地采摘的果蔬带回家。该校通过田间劳作、成果分享与学科融合的立体化实践,师生们共同完成了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程,这也正是北滘实验高中创新育人的生动实践。
就在2024年9月,顺德教育版图上冉冉升起一颗新星:一所总投资6.5亿元的全日制民办高中——北滘实验高中正式启航。不到一年时间,这所被赋予“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使命的新校,如破茧而出的蝴蝶般迅速崛起,成为广佛教育界备受瞩目的“黑马”。
从蓝图到现实,北滘实验高中如何实现突围?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创新秘诀?带着这些疑问,顺德融媒记者深入校园,寻找答案。
北滘实验高中优美的校园环境。
师资“超能战队”:正高级+特级的硬核配置
师资力量是北滘实验高中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汇集了4位正高级教师、3位特级教师、30名高级教师及28名硕士学历教师,形成“老中青”三代结合的“六边形战士”教师团队。其中,骨干教师大多来自佛山市的重点高中,青年教师则面向全国招聘,同时学校还引入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专家资源。
北滘实验高中汇聚了众多优秀教师。
“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确保办学质量的关键。”北滘实验高中校长曾盛华强调,为了维护教学品质,学校推行了“校本化培训”,根据新高考改革和学生特点量身定制教学方案。“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便是北滘实验高中在思维训练方面开展的“闭环革命”。
“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融合“导、学、研、展、评、测”六个教学环节以及“周周清”检测,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课堂常常是教师主导的‘满堂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6+1’模式把80%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曾盛华表示,自从学校实施这一模式一个学期以来,成效显著:学生的联考成绩相较于入学时有大幅提升,作文也从“模板化”转变为“发散性思维”,并且有部分学生在省级作文和科技竞赛中脱颖而出。
北滘实验高中物理老师胡宇在课堂践行“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6+1”高效课堂模式不仅推动了学生的成长,还激励教师们更加认真地准备课程。语文教师王硕分享了她的经验:“在讲解《答司马谏议书》时,我提前充分准备了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资料,通过‘导入’历史情境,让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这使得他们的思维明显变得更加活跃。”
将更多的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自主学习,不等于老师就变得轻松。王硕表示,导学案的问题设计需贴合学生基础,老师还需要深入小组内部,为学生提供“支点”。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磨合”,学生逐渐打开思维,也更加自信了。“学生在学习《登泰山记》时结合课本绘制登山路线图,边画边学,视觉、听觉、触觉多维联动,记忆更深刻。在展示环节的时候,他们都很积极上台。”
北滘实验高中以“尊重差异,激发潜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差异化发展的需求,构建了三级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校本化,拓展课程个性化,创新课程前沿化。比如港澳生与北滘中学共享资源,高二起独立成班备考;体艺特长生‘零基础’也可通过系统训练冲击高考。”副校长符柏岳介绍。
育人新模式:“规范+自主”塑造全人
在北滘实验高中,教育的范畴远超出了传统课堂的界限。学校推行“六个一”特色育人活动:读一本好书,写一手好字、负责学校/班里的一项工作,掌握一项文体技能/爱好,发展一门优势学科、参加一项公益活动。
此外,学校开设30余个社团,涵盖机器人创客、AI智能、古筝、街舞等领域。街舞社成员小张表示:“社团活动让我找到自信,父母也支持我发展兴趣了。”曾盛华强调,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六个一”活动涵盖学业、责任、兴趣、公益,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全人”。
学生社团活动。
“学校拥有一个占地150亩的研学基地,学生在这里参与手工制作或者农业劳动等,还能到无人机基地体验,把课堂知识变得更立体。”该校副校长符柏岳认为,未来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能力。
不久前,学校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田园教育课”:学生们在田野间欢快地“寻找”成熟的果蔬,课程中还特别设计了学科融合的教学环节,将劳动从一项“任务”转变为“生活哲学”,让学生在辛勤的劳作中领悟到劳动的价值。
近日,北滘实验高中学生在学校研学基地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不可否认,智慧校园的“硬件设施”为这所学校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教学楼内,每间教室门口的电子班牌动态展示课程安排,学生通过刷脸即可轻松完成签到;纳米黑板不仅能无缝播放课件,还能实时互动检测学习效果……踏入北滘实验高中,科技感与人文气息交织的校园环境令人耳目一新。“课堂上,老师通过纳米黑板抛出问题,学生即时反馈答案,系统自动生成学情报告,教学效率大幅提升。”曾盛华向记者介绍道。
北滘实验高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图为今年3月,北实学生在珠海研学时参观航空科普研学基地。
运动区的设计更是对标专业赛事标准:400米奥运会标准橡胶跑道、FIFA认证足球场、CBA标准木地板篮球场,为学生打造专业安全的运动环境。生活区的六人间宿舍采用环保材料,淋浴间干湿分离,24小时热水供应,智慧校园系统支持“扫脸消费”。食堂每日提供十余种早餐及多档套餐,螺蛳粉、芝士焗饭等特色餐食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北滘实验高中运动区橡胶跑道按奥运会标准建设。
多元升学路径:国内与国际教育双轨并行
面对新高考改革与全球化趋势,北滘实验高中为学生铺设多元赛道。除传统高考路径外,学校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合作开设传媒特色班,设立“2+2”出国留学、中加国际课程及俄罗斯本硕博连读项目。
“俄语在高考竞争中压力相对较小,我们开设了两个俄语班,学生可自由选择。”该校招生办主任孙垂鑫介绍。对于具有体育和艺术特长的学生,学校提供了定制化的培养方案。港澳生班则与北滘中学共享教育资源,并配备优质师资为其提供专业教学和辅导。
尽管是新校,北滘实验高中首年招生便以亮眼成绩引发热议。公费生的录取分数线达到635分,甚至超过了部分公立高中;民办生录取线最高达到了592分,少数学生以450分通过补录被录取,600个学位几乎招满。
“硬件是骨架,师资是血脉,课程是灵魂。”曾盛华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学校定位,“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所科研驱动、教育卓越、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一流学校。”
北滘实验高中携手北研航遥举行人工智能无人机主题科普,图为学生体验无人机操控。
办学首年,学校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市统考成绩跃升显著,学生在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斩获一等奖,成为北滘中学科技创新教育集团成员校……展望未来,校长曾盛华信心满满:“我们有一流的硬件设备设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质的教学资源,对学校发展充满期待,对于办学质量更有充分自信!”
从高标准硬件到超强师资,从高效课堂到多元课程,北滘实验高中以“破茧成蝶”的态势,展示了何为“新校速度”,诠释了何为“新校速度”。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校园里,教育理想正逐步变为现实,而更多的精彩,正蓄势待发。
北滘实验高中,未来可期。
文/顺德融媒记者陈晓莉 冼颖仪
图/北滘实验高中提供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