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科创中国”科技创新创效大赛转型升级为“科创中国”科技创新创效行动,以全新姿态开启服务科技创新征程。行动立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新要求,聚力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升级构建全链条创新服务引擎——从周期性赛事跃升为持续性创
创新潮涌,科创未来!
2025,“科创中国”科技创新创效大赛转型升级为“科创中国”科技创新创效行动,以全新姿态开启服务科技创新征程。行动立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新要求,聚力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升级构建全链条创新服务引擎——从周期性赛事跃升为持续性创新创效服务行动。以前沿成果的转化与场景应用为支点,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奔赴。
行动前期广纳全球科创项目,中期搭建路演推介舞台,后期加强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对接。全周期提供精准培育服务,多层级递进式构建企业成长助力机制。让创新种子在实体经济沃土中生根发芽,实现从赛事IP到产业生态的价值跃迁。
现面向全球科研团队、科创企业、科技工作者发出集结号,共赴科创竞技场,携手谱写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
01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
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
支持单位: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北京市欧美同学会(北京市留学人员联谊会)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
02
我们寻找这样的你
心怀热忱的科创追梦人
无论是攻坚克难的科研团队,还是矢志创新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愿为您的探索提供萌芽成长的丰沃土壤。
专注硬核科技突破的攻坚者
致力于破解“卡脖子”难题、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
产业变革的破局先锋
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智能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主体。
未来赛道的先行者
在AI、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提前布局的探路团队。
03
行动内容
行动主题
创新、突破、变革
聚焦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先进制造、新材料等科技领域,并重点关注上述产业方向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量子信息、商业航天等细分领域。
日程安排
5-6月:项目征集
7月:需求调研
8-10月:技术路演
全程:企业科创服务
04
报名要求
海内外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创业团队均可报名参加。
报名项目应拥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
报名企业或团队核心成员不少于3人,拥有核心技术或产品及服务。
报名项目的技术、产品相关知识产权清晰,无产权纠纷;技术和产品需脱密,不涉及国家安全和行业秘密。
报名企业和团队成员须拥有良好社会信誉,无重大失信记录、无犯罪记录。企业经营无不良记录。
05
为什么选择我们
创业培育计划
培养未来的企业家,为有创业机会和能力的企业和团队提供孵化机会,推荐参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办新企业》等课程。清华科技园的企业家、投资人和经管学院的教师共同授课、辅导创业团队,提供知识、技能和成长的帮助,创办和发展新企业,实现创业梦想。
投融资服务计划
帮助对接基金机构、上市公司等,推动优质项目与资本对接。
展示推介计划
向政府部门推荐,对接相关政策支持;推荐参加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新技术新产品展览展示、中关村论坛等相关活动。
市场对接计划
带领项目走进央国企、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产业园区等,协助对接场景应用和市场需求。
企业成长计划
组织优秀企业对接北京独角兽企业,与独角兽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等交流分享发展经验,挖掘和培育更多的潜在独角兽,培育企业成长为新生代独角兽和硬科技独角兽。
媒体传播计划
对接专业媒体和新媒体,对优秀企业进行宣传报道,提高项目知名度。
06
立即报名
1.登录官网提交报名材料。
官网网址:
2.或扫描以下二维码登陆官网报名
(扫码报名参与)
声明:官网是报名参与的唯一渠道,主办方从未授权或指定任何第三方机构代为收取项目信息和材料,请各企业和项目团队谨慎甄别,谨防信息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截止日期:
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17:00
4.报名咨询:
用科技改变世界,让创新掷地有声!
我们期待——每一粒科技火种都能在实体经济中进发燎原之势。
07
合作单位持续更新中!
08
关于行动
2025“科创中国”科技创新创效行动由原“科创中国”科技创新创效大赛(2020-2024年)全面升级而来,在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与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联合推动下,立足创新发展格局,深度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与场景应用升级。通过整合历届赛事积累的优质资源与服务经验,着力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切实破解技术转化、融资对接、市场拓展等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难题。
行动计划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服务科创企业100家,举办技术路演、资源对接、研学培训等服务活动30余场,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创新项目30项。构建辐射全国的创新服务网络,形成覆盖技术研发、产业应用、资本对接的多维赋能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服务品牌。
*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本联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来源:宽禁带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