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惠水县原书记郑绍峰,双开!他是土生土长的贵州人,55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09:34 2

摘要:青山绿水的地儿,咋就出了这么个事儿?贵州那可是山水甲天下,可偏偏出了个郑绍峰,惠水县的原书记,栽了个大跟头!这老哥,土生土长的贵州人,55岁,眼瞅着退休享福了,结果倒好,双开!

青山绿水的地儿,咋就出了这么个事儿?贵州那可是山水甲天下,可偏偏出了个郑绍峰,惠水县的原书记,栽了个大跟头!这老哥,土生土长的贵州人,55岁,眼瞅着退休享福了,结果倒好,双开!

这消息一出啊,那可是炸了锅了!朋友圈里都在传,说这老郑,以前穷得叮当响,放牛娃出身,数着草根过日子。谁成想,现在居然栽在钱眼子里了!兴义他老家那边的杂货铺老板老周,摇着蒲扇直叹气:“哎,真是没想到啊!”

老郑这人生,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大起大落。91年从黔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毕业,进了龙里县洗马镇政府,戴个黑框眼镜,看着挺老实的。谁知道,三十多年后,成了省管干部的反面教材!

他当巴江乡党委副书记那会儿,带着乡亲们修路,那叫一个风风火火。后来又赶上贵州数字经济的东风,在黔南州发改委当副主任,那可是个肥差!2021年,当上惠水县一把手,还搞了个“百企帮百村”的扶贫工程,看着挺有政绩的。结果呢?2024年11月,省纪委一纸立案审查调查决定书,全完了!

这其中最蹊跷的,就是他“三进三出”黔南州发改委。2014年底刚升副处,就派到福泉市当副市长,屁股还没坐热,半年后又调回州发改委当一把手。这“打转式调动”,把组织部的老同志都给整懵了。

老郑在发改委管项目审批,那可是个香饽饽,88个重大建设项目,2020年经手的旅游开发资金就超过20亿!黔南州的司机老李偷偷跟我说,那时候经常有老板提着茅台在停车场转悠,你懂的。纪委通报里也说了,老郑收礼、违规干预招投标,把国家补贴当成自己的小金库。

惠水县摆金镇的茶农们更是叫苦连天。2022年,县里搞“茶旅融合示范园”,老郑拍着胸脯保证每户补贴五千块茶苗款。结果呢?他被查了,还有三百多户没拿到钱!茶农杨大姐蹲在茶园里,揪着发黄的茶叶直叹气:“说是钱被挪去搞什么‘形象工程’了,这叫什么事儿啊!”

纪委可没惯着他。省纪委监委第七审查调查室的小王说,他们查账的时候发现,一家生态农业公司刚拿到500万扶贫贷款,转头就给老郑亲属控股的公司转了120万“咨询费”。这钱最后啊,变成了老郑在贵阳观山湖区的联排别墅,装修全是红木家具,奢华得很!

老郑落马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被“猪队友”牵连,去年落马的一个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把他给供出来了。也有人说是中央巡视组收到了实名举报信。州纪委信访室主任老张说,其实他们早就接到群众反映了,光是他插手县医院迁建项目,就有六次违规操作记录!

这案子最牛的,是省纪委用上了“大数据+”监督系统,把老郑及其关联人的银行流水、房产信息、出行记录全给查了个底朝天。他女儿在英国留学,每月都有一张银行卡固定进账两万美元,汇款方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这不明摆着嘛!

铁证如山,老郑在留置点全招了:帮房企调整容积率收了380万的商铺,指示县财政提前拨付工程款换来了儿子在深圳的婚房……这二十多年,他简直就是在“记账本”里过日子!

这样的干部咋就能步步高升呢?贵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李教授说,这类“能吏”往往在经济发展期被重用,但监督上存在漏洞,“重业务轻廉洁”。2023年贵州立案审查调查的厅局级干部中,43%涉及工程建设领域腐败,说明数字经济快车道上,防腐栅栏得扎得更密!

现在黔南州委党校,原本要给老郑安排的退休干部专题讲座,改成了警示教育课。大屏幕上循环播放他被带走那天早上,端着保温杯走进办公室,然后被办案人员带走的画面。

惠水工业园区还有他题字的“清正廉洁”石碑,听说月底就要拆了。真是讽刺啊!就像省纪委通报里说的:“任何背叛初心的行为,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事儿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经济发展和反腐倡廉,到底该如何平衡?我们又该如何加强监督,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fenwisk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