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5日,一场原本严肃的护林员考核会,因为民法典宣传变得热闹起来。旬阳市司法局段家河司法所把法律课堂“搬”进会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案例,重点讲解了《民法典》中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针对护林员和村民关心的林地权属、土地承包等问题,工作人员详细
“口头约定的土地流转算数吗?”“超过一年的流转必须签书面合同,不然容易产生纠纷!”
“村里有人借钱跑路了咋维权?”“借条要写清楚利息、还款时间,转账记录也得留着!”
5月15日,一场原本严肃的护林员考核会,因为民法典宣传变得热闹起来。旬阳市司法局段家河司法所把法律课堂“搬”进会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案例,重点讲解了《民法典》中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针对护林员和村民关心的林地权属、土地承包等问题,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了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合同纠纷处理等法律规定,并解答了关于林地边界争议、承包权继承等具体疑问。围绕农村常见的邻里纠纷,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民法典》中相邻权、环境保护等条款,引导村民依法化解矛盾,共同维护良好生活环境。此外,还就婚姻家庭、民间借贷、老人赡养、遗产继承等与村民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了细致讲解,提醒大家要增强法律意识,避免因法律知识欠缺损害自身权益。
活动结束时,司法所带来的50余本民法典口袋书被一抢而空。如今的护林员们,成了‘法律播种机’,每月巡山走村串户,揣着民法典小册子,解决了不少烦心事。下一步,段家河司法所将把普法宣传活动搬进夏播春耕现场,让法律知识在田间地头“活起来”, 真正走进乡村、服务群众,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通讯员:吕小宁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来源:陕西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