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最近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出尽风头。开战前,包括印度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都以为巴基斯坦必败无疑。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印巴两国陷入胶着,像俄乌战争那样纠缠在一起,打个没完。
巴基斯坦是个“人造”国家,有很多“先天不足”。但他们也有一个大好“国运”。
在最近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出尽风头。开战前,包括印度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都以为巴基斯坦必败无疑。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印巴两国陷入胶着,像俄乌战争那样纠缠在一起,打个没完。
没想到,巴基斯坦在空战中干脆利落地把印度打了个6比0,取得了一场振奋人心的大胜。印度不但空战惨败,而且事实上已丧失制空权。本国战斗机不敢起飞,巴空军飞机可以在空中任意来往。面对这种情况,印度只好主动求和。巴基斯坦接受了求和。印巴这场冲突只持续了短短几天。
很多人为巴基斯坦感到惋惜,认为他们应该“宜将剩勇追穷寇”,乘胜追击,彻底打垮印度。这些人不知道,巴基斯坦虽然在空战中取得大胜,但整体国力和印度相差很大,其实并无“追穷寇”的本钱和能力。见好就收,是巴基斯坦最好的选择。
在大家的印象里,巴基斯坦是个落后贫穷的国家。但到底落后贫穷到什么地步,恐怕大家并不了解。事实上,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的情况,很难,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巴基斯坦的基本国家结构尚未稳固。他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今天,就来说说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的种种“难”。
02首要的难就是,巴基斯坦是个人造国家,历史传统和国家积淀很薄弱。
巴基斯坦是1947年诞生的“人造”国家。为什么说是“人造”国家呢?因为历史上并无“巴基斯坦”这个地理概念,甚至连“巴基斯坦(Pakistan)”这个词,以前都没有。
虽然历史上也没有“印度”这个国家,但印度作为地理概念,早就有了。英国殖民者把印度这个地理概念打造成了政治实体。英印帝国在鼎盛时期,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缅甸的一部分。
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建国。本来,尼赫鲁他们想要完全继承英印帝国的领土,但印度境内的穆斯林想要独立建国。经过一番斗争,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时建国。
巴基斯坦的建国,并不是源于历史上曾有的某个政治实体,而是印度穆斯林想要建立一个纯粹的穆斯林国家,也就是说,是观念建国。对此,尼赫鲁们当然不愿意,这也就是印巴矛盾的根源。
Pakistan这个词,P指的是旁遮普,A指的是边疆邦,K指的是克什米尔,stan是中亚国家通用的后缀。这个人造出来的新词,是1920年代几个印度穆斯林学生想出来的。
印度独立前夕,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来了个人口大交换。穆斯林迁往现在的巴基斯坦,而这里的印度教徒则迁往现在的印度境内。这个上千万人口的大迁徙,其间发生了可怕的大屠杀,遇难人数几十万乃至上百万。
在一片慌乱中,英国人匆匆忙忙划定边界线。他们甚至都没时间去实地考察,而只能在并不可靠的地图上拿个红铅笔划界。因此,边界线在很多地方划得都不合理,比如把同一个村庄一分为二,分别划到两国。
最大的麻烦就是克什米尔。独立前,克什米尔的民众大部分是穆斯林,但统治者是印度教徒。所以两国都认为这块地方属于自己,争执不下。两国为此打了一仗,形成了实际控制线,但克什米尔到底归谁,至今也没确定。
03那么问题来了,世界上的“人造”国家并不是只有巴基斯坦。以色列不也是人造国家么?为什么巴基斯坦就这么难呢?
这就要从印度穆斯林的来源说起。
伊斯兰教是从中亚传入印度的,并不是印度的本土宗教。现在,伊斯兰教已成为印度的第二大宗教。即使独立时一大部分穆斯林迁往巴基斯坦,印度国内还有上亿穆斯林。虽然印度教在印度势力很大,但从人口数量来说,印度大概是全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穆斯林国家。
为什么伊斯兰教在印度传播如此广泛呢?这是因为伊斯兰教的一个核心教义“精准命中”了印度社会的一个“软肋”,那就是信徒平等。
按照伊斯兰教义,穆斯林一律平等。虽然事实上伊斯兰社会不平等,但毕竟教义有这个规定。可印度社会最大的传统就是不平等。种姓制度严格区分了印度人。“不可接触”的贱民,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
可以想象,对这些终生匍匐在社会底层的贱民来说,当伊斯兰教传入时,他们是多么兴奋。只要他们加入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就翻身得解放,和其他穆斯林平等了,就不再是“不可接触”的贱民了!
这是伊斯兰教在印度迅速传播、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也正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水火不容的主要原因。印度教徒可没忘,这些人以前是“不可接触”的贱民,现在就算变成了穆斯林,在印度教徒看来,他们也仍然是“不可接触”的人。
伊斯兰教坚决反对偶像崇拜,而印度教恰恰有很多神像。穆斯林吃牛肉,而印度教认为牛很神圣,不能伤害,更不能吃。由于这些教义分歧,两大宗教历史上就矛盾重重。再加上英国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政策,最终造成了印度穆斯林顽强地想要独立建国,在一无所有的空白上生造出了一个新国家。
印度穆斯林的这种来源,决定了他们在政治、经济、教育程度等多方面,都先天落后。毕竟,原来那些“不可接触”的贱民,处于社会边缘,各方面都被主流社会排斥,自身发展受到很大抑制。
这些人组成的新国家巴基斯坦,人口素质当然先天就很落后,治理国家的经验和智慧等等,都很缺乏。这是巴基斯坦建国后各种乱七八糟的主要原因。
04因为是人造国家,巴基斯坦面临的另一大“难”就是,国家内部有深深的撕裂,远远没有完成国家的整合。
你可能以为,巴基斯坦人都是穆斯林,肯定很团结,其实,事情哪里会那么简单。建国时,国内有原住的穆斯林,也有从印度迁过来的新人。这两部分人之间,就矛盾重重。原住民往往贫穷落后,而迁过来的新人却有权有势,占据了统治阶层。
还有,现在的孟加拉,原来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东巴基斯坦。但孟加拉人,在人种、语言、生活方式、习俗等多方面,和巴基斯坦人差别很大,再加上东巴西巴之间没有陆上通路,联系很成问题。后来,果然被印度抓住机会,把巴基斯坦给拆了,东巴独立成了孟加拉国。
孟加拉独立出去,西巴,也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内部,还有不同的民族。现在,巴基斯坦国内主要有四大民族,分别是旁遮普人、信德人、普什图人、俾路支人。普什图人是邻国阿富汗的主体民族,俾路支人则和伊朗人有血缘上千丝万缕的联系。四大民族的融合程度,很低,各自分立,地理上也各自分割。
这四大民族之间的矛盾,让巴基斯坦事实上处于“类似分裂”的状态。俾路支还有强悍的武装组织,其实就是恐怖组织,造成我国在巴基斯坦的工程人员屡屡遇害。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对此束手无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05巴基斯坦还有很多其他的“难”,包括自然资源匮乏,尤其缺乏水资源。矿产资源虽然说有一些煤矿、天然气等等,但数量并不突出,且因为国内不稳定,也没有大量开采。其他的,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矿产,不可能像中东国家那样吃资源。
人口整体素质差,国家整合水平低,几大民族分立,极端组织层出不穷。大片国土处于干旱地带,自然资源不足。这些情况,放到哪个国家头上,也是很难。
再加上还紧挨着的极不友好的大国印度。这就让巴基斯坦的发展更加艰难。
不过,巴基斯坦也不全都是“难”,也有一样好,那就是和中国的关系好,直接说就是,抱紧了中国这个大腿。这要算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国运”。
中巴友谊关系的建立,这话题说起来就长了。总之,巴基斯坦兜兜转转,最终选择了紧抱中国这个大腿。这是巴基斯坦的重大利好。
最近在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的大胜,中国武器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中国武器的支持,巴基斯坦会吃大亏。
而且,中国不只是支援武器,还给巴基斯坦培养了一批精英。这次之所以是空战大胜,就是因为,相对来说空军对国家整体实力的依赖较低。只要能培养出一小批战斗员、地面指挥人员,就可以让空军的战斗力大幅提升。
全面提升巴基斯坦的国家水平,我国现在还做不到,还需要很长时间很深入的合作和建设。但给巴基斯坦打造一支现代化的空军,有效地对抗和压制印度空军,这是我们能做到的。
巴基斯坦空军很争气,虽然武器不是世界一流,但飞行员的训练水平很高,战斗力几乎达到了世界一流。这次印巴空战一战成名,大大提振了巴基斯坦的国家信心和意志。
希望巴基斯坦以此为契机,大幅提升国家的整合水平,弥合国内分裂,打造出团结、和谐的国家。在这个基础上的中巴全面合作,将成为南亚乃至世界的重要力量,极大地促进地区的和平和繁荣。
来源:李子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