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5日,2025“港洽周”活动的“重头戏”——湖南省重点产业链合作交流会在深圳举行。这场以“链”为媒的盛会,吸引了华为、比亚迪、广汽、广药、道通科技、万兴科技、玉湖集团、铜锣湾集团等5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上市企业、头部投融资机构及粤港澳大湾区商协会负责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当下的湖南,正以蓬勃的产业活力与务实开放的环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头部企业竞相布局的热土。
5月15日,2025“港洽周”活动的“重头戏”——湖南省重点产业链合作交流会在深圳举行。这场以“链”为媒的盛会,吸引了华为、比亚迪、广汽、广药、道通科技、万兴科技、玉湖集团、铜锣湾集团等5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上市企业、头部投融资机构及粤港澳大湾区商协会负责人齐聚,与湖南共谋发展新机遇。
这些被各省视为招商引资“香饽饽”的头部企业,为何加码投资湖南?
为何坚定选择湖南
“在湖南,企业从设立到壮大,全程无忧!”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任林说。
自2009年入湘以来,比亚迪在长沙、衡阳布局7大产业基地,涵盖整车制造、电池、云轨等核心业务,产值连续3年突破千亿元,累计解决7万多人就业。今年1-4月,比亚迪湖南基地生产的腾势D9、唐等新能源车型持续热销,新导入的海豹05、海狮05车型更以智能驾驶技术引领市场。“全球首条旅游云巴——大王山云巴线安全运营两年,累计客运量超95万人次,这是湖南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缩影。”任林说。
玉湖冷链长沙公司总经理左值诵则用“加速度”形容湖南效率。作为玉湖冷链在大中华区的重要战略节点,长沙项目从签约到部分主体封顶仅用一年,预计2026年投运后将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冷链枢纽。“上一届‘港洽周’期间,毛伟明省长亲自赴香港招商,市、区政府成立专班全流程服务,真正诠释了‘身在湖南、办事不难’的营商品牌。”左值诵说。
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刘素月以详实数据印证湖南“低成本+高配套”的独特优势:长沙商品房房价收入比为全国21个特大、超大城市最低;2024年长沙非居民用气价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物流成本连续四年低于全国均值。“毕马威发布的《湖南省投资环境评估报告》显示,湖南综合运营成本为中部地区省份最低。”她强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共事业副总裁廖仁斌提到,湖南首创涉企执法扫码制度,将执法检查纳入法治化轨道;“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效率跃居全国前列。“省市领导多次赴华为基地调研,为企业发展注入信心。”他说。
产业链“聚链成势”
湖南培育的13条重点产业链,正形成强大的“虹吸效应”。2024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营收6930亿元,长沙成为全国唯一实现核心芯片全类型设计国产化的城市;工程机械产业链以2300亿元产值稳居全国首位,5家企业跻身全球50强;文化创意旅游收入突破万亿元,全年接待游客超7亿人次;新能源产业链营收6800亿元,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在湖南,我们与湘江实验室等平台联动,构建了‘技术协同+生态共建’的创新高地。”廖仁斌说。
资本与产业的“双向奔赴”也在加速。财信金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建元现场推介“金芙蓉”基金:该基金采取“1+5+N”架构,即1个总基金、5类母基金和N只子基金,计划三年形成3000亿元规模,撬动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和重点产业。“子基金返投倍数仅需1至1.2倍,政府出资比例最高达80%,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他说。
会上,湖南发布的202个投融资项目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6个路演项目现场引发资本热议。
华为在湘深度参与长沙昇腾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马栏山音视频产业云等项目,带动生态企业收入超50亿元;比亚迪在长沙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产业园,年产能达1700万台;玉湖冷链以150万吨库容构建辐射8亿人口的冷链网络……“湖南的磁浮交通、北斗导航、生物医药等产业均居全国前列,这种‘既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的产业生态,是吸引我们的核心动力。”深圳市力嘉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力农说。
“选择湖南,更是选择与产业浪潮同行。”廖仁斌在发言中点明了头部企业的深层逻辑。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