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我刷到一则新闻,说跳水运动员全红婵要在老家建新房了,而网友们居然比她还高兴。
01
楔子
最近我刷到一则新闻,说跳水运动员全红婵要在老家建新房了,而网友们居然比她还高兴。
每天几十波的无人机到工地监工,还有很多人到工地参观,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受“关注”的农村自建房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顺带一起做一回“监工”。
02
为什么建?
全红婵的老家是广东湛江市麻章镇迈合村,一个以种植甘蔗、水稻等农作物为主的偏远小村,全村不过400多口人,要不是出了个奥运明星,估计没多少人会知道这个村。
其实农村里修建新房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那为什么全红婵家要建新房,却这么引人注目呢?
第一,这块新建房的宅基地是奖励,而不是在原有的老宅基地上翻建。
据报道,新房的宅基地系全红婵2021年取得奥运冠军时村里奖励给她的,申请地皮合规审批后才开工建造的。
根据2024年3月湛江市麻章区自然资源局公示的《农村宅基地批准书》显示,全红婵户获批住宅用地120平方米,土地性质为集体建设用地,建房高度不得超过13米(约三层半)。 该文件要求房屋在2026年3月前竣工,否则许可证作废。
第二,全红婵家住房确实困难,一直借住在大伯家的房子里。
全红婵爷爷一家住在迈合村的房子里,但这套房子实际上产权属于全红婵的大伯,只是因为大伯一家住在湛江市,因此将村里的房子给爷爷奶奶、全红婵一家住。就是我们很多视频里看到的这栋2层楼,如下图。
而全红婵家其实只有三间红砖瓦房,在大伯家房子的边上。(如下图)
两个房子的相对关系是如下图所示的样子。(如下图)
第三,全红婵有兄妹5人,全家一共7口人。
虽然说广东一直有“多子多福”的说法,但我确实没想到全红婵居然有这么多兄弟姐妹,那住在3间平房里,确实是住不下的,而一直借住在大伯家也不是长久之计。
一个奥运冠军,家庭条件如此之差,居住的条件也这么差,还有这么多兄弟姐妹。换了谁看到这样的情况,不希望全红婵家的新房早点落成呢?谁会不为她高兴呢?
03
钱从哪里来?
全红婵在所有的孩子里排行第三,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再加上她常年在外比赛和集训,所以在家里基本是以哥哥来挑大梁。
所以这次的建房资金也都是哥哥全进华来负责。哥哥白天在工地搬砖,晚上继续直播带货。
而且他们家拒绝赞助,关闭打赏,也是为了全红婵不被”过度消费“,毕竟奥运冠军的广告效应是惊人的。
当哥哥举着手机带网友看果树:“家人们看,这是红婵最爱吃的菠萝蜜! ”,一场直播也能卖出几千斤水果。
所以他们家完全靠自食其力,来解决建房资金的问题。
至于全红婵比赛的奖金,全家人坚持不动这笔钱。父亲说:“那是红婵的血汗钱,留着给她读书用。 ”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这家人勤劳、有爱,自强不息,谁看了能不为他们高兴呢!
04
建成什么样?
从网络上曝光的效果图来看,全红婵家的新房是2层半、现代简约风格的农村自建房。
但因为整套房需要容纳父母、兄妹5人及奶奶共8口人,另外还要考虑借住大伯家的“人情债”问题,所以总面积有点不太够用,后来改成了三层半,变成下图这样。
另外从航拍照片来看,周边3层半的自建房也有,所以顶层留个露台出来,这可能是当地的建筑特色吧。
而并不是因为全红婵是跳水奥运冠军,所以设计师“牵强附会”的结果。
从现场施工的照片来看,项目还采用了“桩基础”,这在农村自建房里是非常“不多见”的。(如下图)
我想施工方可能也认为:这是全国第一农村自建房吧,必须要当成百年工程来干,而且必须要干好!
再过段时间,我们就能看到全红婵新家的模样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05
寒门逆袭
人们喜欢全红婵,不仅是因为她小小年纪就为国争光,更因为她纯真质朴,但又不服输,勇攀高峰的精神。
她的奥运夺冠不仅是个人荣耀,更改变了家庭命运。这种凭借努力从底层逆袭的故事,正好契合了大众对“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朴素信仰!
所以大家喜欢她,也是体现了普通人对于自己命运的一种抗争!相同的故事还有新东方的“董宇辉”。
当然,全红婵的成名还带动了迈合村的经济发展,迈合村现在冒出十几个带货主播,全是卖农产品的。据村支书介绍:“以前村里年轻人往外跑,现在都抢着回家当网红。”
你说这样的“婵宝”谁会不爱呢,她家盖房子,谁会不为她高兴呢!
06
结束语
全红婵家的新房,既算不上大,也算不上豪,但是不光是她全家高兴,网友们比她更高兴,这样的情况也是非常罕见的。
我们之所以为全红婵家盖新房高兴,本质上是为“奋斗得到回报”、“家庭温情战胜物质主义”、“个人成功惠及乡土”等价值观的胜利而欢呼。
这栋普通的农村宅院,既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改善,也是社会对正向价值的集体致敬,更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个体与集体共赢”的生动缩影。
来源:良有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