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引育用留”服务文章 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09:27 2

摘要: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是战略性支撑。作为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服务的主要职能部门,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聚焦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支队伍建设,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大引才、育才力度,着力构建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是战略性支撑。作为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服务的主要职能部门,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聚焦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支队伍建设,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大引才、育才力度,着力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全力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全市人才服务质效有效提升,人才发展生态持续优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汇聚政策“向心力”

打造人才“强磁场”

振兴事业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活力能否充分释放关键在政策激励。

在辽宁工程职业学院的工程控制大楼里,有一间很普通的办公室,可从这里却走出了辽宁省第一个世界技能大赛的冠军,这里就是王林技能大师工作站。工作站2020年成立,领创人王林正是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教练,同时他也是我市拥有高级实习指导教师职称的高技能人才,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辽宁省兴辽未来工匠等荣誉称号。

铁岭技师学院首批加入沈阳都市圈“政校企园”高技能人才培训联盟。

装修风格简约舒适,配套设施齐备完善,走进室内,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坐落于凡河新区的人才公寓。在这里已经居住2年的谷月说:“来到铁岭工作,不仅能免费拎包入住人才公寓,还享受人才补贴政策等服务,铁岭给了像我这样的外地人一个温馨的家。”这座人才公寓建成运营,浓缩了我市尊才、爱才、引才、育才的满满诚意。

近年来,市人社局围绕制约人才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入落实《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助》《青年人才普惠制生活补贴》《青年人才安居保障补助》等系列人才政策,制定出台《铁岭市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支持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事业单位采取考核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系统重构,建立了靶向精准、务实高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形成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竞争优势。

2024年,人社部门为338人申请人才补贴548.9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13人,其中博士2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11人。

创造留才“好服务”

营造爱才“好生态”

人才能否留得住,关键要看环境和服务。

去年11月30日,市人社局将职称评审“直通车”开进辽宁陆平机器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上门评价”服务。经过严格评审,最终14人获评高级职称,10人获得中级职称,42人取得初级职称。

辽宁陆平机器有限公司作为特种车生产龙头企业,日常科研生产任务极为繁重,致使技术人员常错过职称评审,限制了企业在项目投标、资质升级等方面的发展。人社“直通车”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现场审核申报材料,高效开展评审工作。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企业人才结构,还极大地激发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未来在技术创新、业务拓展等方面筑牢了人才根基。

2024年,人社部门为辽宁新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铁岭长天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陆平机器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开展直通车专场活动,共有78人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称。全年新增专业技术人才1542人。

有才者有位。2024年,人社部门开展人才项目推荐选拔工作,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优秀工程师3人、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全年完成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2.8万人。

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助力。把人才工作紧紧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社部门始终坚持全市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保障就落实到哪里。

企业用工说明会开到了人力资源市场里。

今年3月的一天,铁岭县人力资源市场涌进了400余名求职者,他们都是来参加中车时代新材铁岭分公司的招聘会。现场,中车时代的人事经理主持面试,3家派遣公司用大巴车将求职者拉到现场,经过现场选拔,企业最终录用290人。中车时代新材是中车集团旗下A股上市央企,是全球风电叶片领域的领军企业,综合实力全球前三,作为铁岭县新落地的重大项目,人社部门为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人力资源服务。

开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骨干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如今已经是人社部门的一项常态化工作。过去一年,人社部门共调研企业445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促进企业引进人才。同时,加强人岗精准对接,高质量开展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攻坚行动,精准滴灌惠企稳岗等支持政策,兑现政策红利9018万元,举办招聘会382场、直播带岗665场,解决企业用工5800余人。

搭建平台“提效能”

赋能振兴“新引擎”

人才最看重的不仅是优待的政策、优质的服务,更需要创新创造的平台、干事创业的舞台。

“高手过招”,铁岭人才有为有位。在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选手参加了在大连举行的所有赛项,最终在8个赛项中斩获3枚金牌、2枚银牌、6枚铜牌。在大赛的闭幕式上,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工业控制项目冠军姜昊被多次提及,并上台发言。姜昊说,能够成为世界冠军得益于生逢这个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伟大时代,如今他已经是职业院校的一名教师,他将继续弘扬技能报国的先进理念,让更多的人知道学习技能同样有更好的出路。

我市派出219名选手参加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

聚是技能一团火,散是创造满天星。219名参赛选手来自我市各行各业,经过大赛的洗礼,重新返回工作岗位后,他们技艺更加精湛、内心更加自信,将和同行一起踏上技能兴铁的新征程,为铁岭振兴发展注入创新、创造的强大动能。

技能人才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人社部门多措并举。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挥24家遴选培训机构作用,动态调整补贴培训目录,采取上门送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共12771人次,着力解决“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问题。

——持续推进“学院+社区(村)”培训联盟。累计培训4271人次,相关做法被中国劳动保障报刊发。

——打造高质量培训载体。发挥铁岭技师学院、辽北技师学院2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作用,提升技能人才储量,服务铁岭产业发展。

——强化技能竞赛,举办全市职业技能大赛,涵盖车工等22个赛项,841人在大赛中脱颖而出,晋升为高级工,实现以赛促训、以赛聚才。

——深化产教融合。辽宁工程职业学院与域内35家优质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本地实习学生近400人;与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获批辽宁省首批十家市域产教联合体之一。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771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622人。

以求贤若渴之心引才聚才,以夯基垒台之举育才强才,以筑巢引凤之策爱才留才,人社部门将继续为推动铁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铁岭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