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破产敲警钟:新能源车淘汰赛进入白热化,三大方向才是出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08:09 2

摘要:2025年5月,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被广告公司申请破产审查的消息引爆舆论。这家曾以“低价黑马”姿态登顶新势力销冠的企业,仅用三年便从巅峰跌落谷底:2022年销量15.2万辆,2023年暴跌16%至12.75万辆,2024年腰斩至6.45万辆,2025年1

一、从销冠到破产申请:哪吒陨落的残酷启示

2025年5月,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被广告公司申请破产审查的消息引爆舆论。这家曾以“低价黑马”姿态登顶新势力销冠的企业,仅用三年便从巅峰跌落谷底:2022年销量15.2万辆,2023年暴跌16%至12.75万辆,2024年腰斩至6.45万辆,2025年1月交付量仅110辆,同比暴跌97.76%。累计亏损超183亿元,毛利率持续为负,负债率飙升至217%,拖欠供应商款项近百亿元。

哪吒的陨落绝非偶然。其核心问题暴露了新能源行业普遍的生存困境:依赖低价换量导致品牌溢价缺失,技术路线滞后(如400V充电架构、3G通信模块),研发投入不足(2024年研发占比仅3.2%),资金链断裂后陷入“低端失守、高端无望”的双杀局面。更值得警惕的是,威马、高合、极越等品牌也相继倒下,行业淘汰赛已成定局。

二、新能源车行业:洗牌加速,生存法则重构

1. 技术壁垒决定生死线

哪吒的教训证明,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终将被淘汰。当前行业竞争已从“性价比内卷”转向“技术代差竞争”:

- 特斯拉通过一体化压铸技术降低制造成本;

- 比亚迪以全产业链优势压缩成本;

- 华为ADS 3.0以端到端架构实现高阶智驾技术垄断。

反观哪吒,长期依赖代工生产,核心三电系统技术薄弱,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的15%骤降至2024年的3.2%,连续8个月零专利申报。

2. 现金流安全压倒一切

新能源车企的“烧钱”模式已难以为继。哪吒累计融资228亿元,却因销量下滑、融资受阻陷入“死亡螺旋”:2021-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9.91亿、-54.08亿、-43.54亿,2024年现金流仍为负。

行业共识逐渐形成:年销量不足200万辆的企业难以存活,需通过兼并重组或技术突破实现规模效应。

3. 生态协同成突围关键

哪吒的崩塌暴露了单点突破模式的脆弱性:用户服务依赖经销商、品牌传播依赖广告,任何一个环节断裂(如App断网、售后体系崩溃)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相比之下,头部企业已构建生态护城河:

- 蔚来以换电模式重构补能生态;

- 理想通过增程式技术解决里程焦虑;

- 小鹏依托城市NGP智驾功能建立用户粘性。

三、未来方向:技术深耕与用户价值共生

1. 技术自主化:从“组装厂”到“创新者”

车企需聚焦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电池材料等核心技术研发。例如,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技术迭代,已拉开与二线品牌的差距。

2. 用户运营:从“卖车”到“服务”

哪吒的案例警示:低价策略无法维系品牌忠诚度。车企需转向“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挖掘”,如蔚来用户社区、特斯拉OTA升级服务,通过软件订阅、数据服务创造持续收益。

3. 全球化与差异化并行

海外市场或成救命稻草。哪吒曾以低价车型在东南亚热销,但高端化失败暴露了品牌认知短板。未来需分市场定制策略:新兴市场主打性价比,高端市场聚焦技术差异化。

结语:裸泳者退场,真玩家入场

哪吒的破产审查,是新能源行业从“政策红利期”向“市场深水区”转型的标志性事件。当补贴退坡、价格战白热化,技术壁垒、现金流安全、生态协同将成为车企穿越周期的三道护城河。唯有对技术保持敬畏、对用户倾注真诚的创新者,方能在淘汰赛中存活,驶向星辰大海。​

来源:祭夏汽车问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