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17年攒30万 儿子高考前却查出白血病 陌生人的举动让我看到希望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1:05 1

摘要:小区的榕树被雨水洗过,叶子泛着油亮的绿。我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手里攥着那张报告单,上面的数字已经被汗水浸湿得有些模糊。

小区的榕树被雨水洗过,叶子泛着油亮的绿。我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手里攥着那张报告单,上面的数字已经被汗水浸湿得有些模糊。

白血病。

这三个字就像一记闷棍,把我打得晕头转向。

小区健身器材那边,几个老头正在拉器械,咿咿呀呀的声音飘过来。我突然想到了医生的话:“治疗费用大概在30到50万之间,这还是保守估计。”

三十万。我攒了17年的所有积蓄,连棺材本都算上了,也就这么多。太巧了,这数字。

儿子明年高考。我和他妈这些年省吃俭用,就盼着他能考上大学,出人头地。钱够用吗?够第一期治疗费吗?我的算盘打得飞快,却总是算不清。远处有狗在叫,好像在嘲笑我的无能。

我叫李国强,今年四十五岁,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十七年前,我和爱人带着儿子小峰从河南老家来到这座南方城市。那时小峰才一岁多,我们把他交给老家的父母照顾,夫妻俩在城里打拼。

一开始我在建筑工地上搬砖,后来做了小工,再后来学了点技术,成了泥水匠。老婆在工厂里做流水线,下班后还去附近餐馆刷盘子。日子虽然苦,但看着攒起来的钱,心里比蜜还甜。

小峰六岁那年,我们把他接到了身边,租了间小屋子,送他上学。“娃,好好读书,以后就不用像爹妈这样辛苦了。”这话我不知对他说了多少遍。小峰特别懂事,从小学习就好,年年拿奖状。

初中毕业,他进了县里最好的高中。每次开家长会,我都穿得整整齐齐去,生怕让儿子丢脸。虽然坐在那教室里,我总觉得格格不入,但看到老师表扬小峰,那种自豪感,城里最阔气的老板也比不上。

“师傅,您发什么呆呢?水管漏了!”

我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抓起扳手去修水管。最近接了个小区的零活,一天能赚个两三百。虽然累,但比工地上强多了。有时候还能捡点废旧材料,攒起来卖钱。

手上的活越来越慢,脑子里全是小峰的病。其实早有征兆,他总是疲倦、脸色苍白,还经常流鼻血。我们只当是学习太累了,哪想到是这种病。

“李师傅,你这是怎么了?手怎么抖成这样?”旁边物业的小张问。

我摇摇头,不想说。说出来又有什么用?谁能帮我?谁能给我变出五十万?

“没事,昨晚没睡好。”我胡乱应付着。

物业小张又蹲下来看我修管子,“李师傅,你儿子不是马上高考了吗?听说成绩不错啊。”

“嗯,还行吧。”我不想多说,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绪。

“我有个亲戚在省重点大学当辅导员,你儿子要是…”

我没听完就站起来,“修好了,水管没问题了。”然后快步走了。走到拐角,眼泪就下来了。儿子能不能活着见到高考那天,都不知道。

回到出租屋,老婆正在整理小峰的衣服,我们打算明天就带他去省城的大医院。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药味,是刚煮好的中药,据说对提高免疫力有好处。

“国强,你回来了。”老婆的眼睛红红的,一看就是哭过。

“小峰呢?”

“去同学家借笔记了,我让他尽量少动。”

我坐在床边,摸出烟来,想了想又放回去了。这是城中村的老房子,隔音差,我不想吵到小峰回来休息。

老婆把衣服叠好,低声问:“钱…够吗?”

我不敢看她的眼睛,“先治,边治边想办法。实在不行,咱还能借。”

“能借到吗?咱在这城里,谁会借给咱这么多钱?”

我沉默了。确实,打工这么多年,认识的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打工人,谁手里有闲钱?老家的亲戚朋友,能凑个万八千就不错了。

“不说这个了,明天医院见了医生再说。”我站起来,去厨房盛了碗中药。又苦又浓的药汁,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憷。

小区门口的早餐店,是我们的老主顾了。老板娘姓赵,人很热情。我端着豆浆,看着碗底沉淀的一层豆渣,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李师傅,你家小峰这几天怎么不来买早点了?”赵姐一边做着手里的生意,一边问我。

“他…生病了,要去省城治疗一段时间。”我低声回答。

旁边排队的大爷接了句:“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了。”

我点点头,不想解释。

“严重吗?”赵姐停下了手中的活。

不知怎么的,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白血病。”

周围排队的人都安静了。

赵姐愣了一下,然后大声说:“白血病现在能治,我表姐的孩子就是,花了不少钱,现在上大学了。”

我勉强笑了笑,“嗯,希望吧。”

临走时,赵姐非要退给我早餐钱,我没要。倒是排在我后面的那个大爷,悄悄塞给了我一个红包,说是给小峰买点营养品。打开一看,是两百块钱。我想退回去,大爷却早走远了。

这是第一个陌生人的善意。

省城的医院比县城的大多了,人来人往的,我和老婆带着小峰,像乡下人进了大观园,不知道该往哪走。

小峰虽然病着,精神却还好。他安慰我们:“爸,妈,别担心,我没事的。”

挂号、检查、等结果,一套流程下来,已经是下午了。医生看了检查结果,确诊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建议立即住院治疗。

“医生,这病…能治好吗?”我紧张地问。

“现在医学发达了,白血病不是不治之症。但需要长期治疗,费用…”医生欲言又止。

“多少钱?”我直接问。

“前期化疗至少需要20万,如果需要骨髓移植,那就再加30万左右。”

我倒吸一口冷气。这比县城医院说的还要多。

办住院手续时,护士要我先交5万押金。我掏出银行卡,手有些发抖。这张卡里有15万,是这些年的血汗钱。还有另一张卡,存了剩下的15万,是给小峰上大学准备的学费和生活费。

刷卡的时候,我有种恍惚感,好像这钱不是我的了,而是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吞噬了。

小峰住进了六人间的病房。同病房的多是年纪比他大的病人,有个小伙子才二十出头,正在输液,脸色蜡黄。

我和老婆收拾好小峰的床位,老婆去走廊倒水,我坐在床边,不知道该说什么。

“爸,我不想耽误学习。”小峰突然说。

我鼻子一酸,“先把病治好,学习的事以后再说。”

“我可以在医院看书,等病好了就回去补。我不想落下。”小峰的眼睛亮亮的,充满希望。

那一刻,我真的不敢看他的眼睛。

晚上,老婆留在医院陪床,我回县城继续干活,得多挣点钱了。公交车上,我盯着窗外的霓虹灯发呆。城市的灯火真美,但美得刺眼,照得我这个乡下人无处躲藏。

接下来的日子像是坐上了过山车。白天干活,晚上去医院,有时在医院通宵,第二天又赶回来干活。好在物业老张通融,让我干一些不那么累的活,我心里很感激。

小峰开始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很大,他的头发掉了,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但他从不抱怨,还安慰我们说这样省了理发的钱。每次去医院,都看到他在看书,有时是语文,有时是数学。

病房里有个志愿者,是附近大学的学生,知道小峰也是学生,就给他带来很多学习资料。有时候还教他功课,我心里暖暖的。这是第二个陌生人的善意。

但钱的问题像一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第一期化疗用了12万,医生说至少还需要三期。我悄悄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还是杯水车薪。

一天,小区的李大爷找到我,说是水管又堵了。我去了他家,发现根本没什么问题。

“李师傅,听说你儿子病了?”李大爷递给我一支烟。

我接过来,点了头。

“需要钱吧?”

“嗯,正在想办法。”

李大爷沉默了一会,从柜子里拿出个信封,“这是小区业委会凑的一点心意,你收下。”

我打开信封,里面是厚厚一沓现金,足有两万多。

“这…我不能要。”我的手抖了起来。

“收下吧,都是大家的一点心意。你在小区干活这么多年,从没坑过谁,人好手艺也好。大家都知道。”

我眼眶湿了,说不出话来。

这是第三个陌生人的善意,不,是一群陌生人。

小峰的二期化疗结束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我们的积蓄也快见底了。我和老婆开始四处借钱,可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剩下的缺口还很大。

那天,我在医院走廊上蹲着,双手抱头,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叔?”一个声音传来。我抬头,是小峰的班主任王老师。

“王老师,您怎么来了?”我赶紧站起来。

“听说小峰病了,我和几个老师过来看看。”王老师递给我一个袋子,“这是全班同学的一点心意。”

袋子里是精心制作的卡片,还有一个装着现金的信封。

“这…太贵重了。”我不敢接。

“收下吧。小峰是个好学生,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大家知道他病了,都很担心。”王老师拍拍我的肩膀,“对了,学校也在组织募捐,希望能帮上忙。”

当天晚上,小峰的同学们来了十几个,给他带来了笔记和零食。看到这些年轻人围着小峰说说笑笑,我的心里有了一丝温暖。

这是第四个陌生人的善意,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善意。

一个月后,省电视台做了个公益节目,报道了小峰的故事。节目播出的当晚,募捐热线就被打爆了。

我不敢相信,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愿意帮助我们这样的陌生人。有捐一百的,有捐一千的,甚至有一家企业一次性捐了五万。

当工作人员把第一笔捐款交到我手上时,我的腿都软了,蹲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十七年的打拼,我从来没有向人低过头,可这一刻,我只想跪下来谢谢这些素不相识的好心人。

这是第五个陌生人的善意,是这座城市无数素不相识的人的善意。

小峰的治疗进展顺利,医生说骨髓配型成功的话,痊愈的希望很大。

那天,我在医院走廊上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他说他是来做骨髓配型的。我问他认识小峰吗?他摇摇头,说只是在网上看到了募捐信息,觉得自己能帮就来了。

“万一配型成功,你愿意捐骨髓吗?那很痛的。”我忍不住问。

年轻人笑了,“痛一下就过去了,能救人一命,值得。”

这是第六个陌生人的善意,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的善意。

又过了两个月,小峰的病情稳定了很多。虽然还需要长期治疗,但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

他开始在病房里复习功课,说是不想落下太多。我和老婆劝他休息,他却固执地说:“爸,妈,我不能让这么多帮助我的人失望。”

我看着儿子苍白但坚定的脸,心里既心疼又自豪。

一天,小峰的主治医生把我叫到办公室,我以为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紧张得手心都是汗。

“李先生,有个好消息。”医生笑着说,“有位捐赠者的骨髓与小峰高度匹配,而且那位捐赠者已经同意捐献了。”

我一下子愣住了,“是…是谁?”

“捐赠者要求匿名。”医生看了看表,“不过,他留了个信封给你。”

我接过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纸条:

“小峰同学,加油!盼你康复后金榜题名。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的陌生人,也可以成为你的亲人。”

这是第七个陌生人的善意,一个愿意拿出自己的骨髓救我儿子的陌生人。

骨髓移植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期间,小峰渐渐有了精神,还在病床上自学起了高考内容。

一天,一位穿着朴素的中年女人来到病房,说是来看小峰的。她自称是在网上看到了小峰的故事,很受感动,想来看看。

临走时,她悄悄把一个红包塞给了我,说是给小峰补补身体。我没好意思推辞,回到病房打开一看,竟是一万元。

我赶出去追她,却怎么也找不到人了。护士说那位阿姨每个月都来医院,给不同的病人送去帮助,从不留名。

这是第八个陌生人的善意,一个默默奉献的普通女人的善意。

小峰出院那天,阳光特别好。他坐在轮椅上,整个人清瘦了很多,但眼睛亮亮的,充满了希望。

医院的走廊上站满了人:小峰的同学、老师,小区的邻居,赵姐和她的早餐店员工,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但面熟的人。他们手里拿着鲜花和气球,见我们出来,都鼓起掌来。

小峰红了眼眶,我也是。

护士长走过来,递给我一个文件袋:“这是一些爱心企业和个人的资助,够小峰上完大学了。他们希望小峰能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我接过袋子,手有些发抖。这是第九个陌生人的善意,是无数我叫不上名字的陌生人的善意。

半年后,小峰的病情稳定了,可以回学校复课了。

他比同学们落下了不少,但拼命追赶。每天天没亮就起床,晚上学到很晚。我劝他别太拼,他却说:“爸,那么多人帮了我,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高考前夕,小峰的血常规已经基本正常了。他坚持不要特殊照顾,和所有考生一样参加考试。

考场外,我和老婆紧张地等待。小峰走出来时,脸色很平静。

“考得怎么样?”我忍不住问。

他笑了笑,“还行,应该能上个不错的大学。”

一个月后,成绩公布,小峰超常发挥,考了全市前十名,被省重点大学录取了。

昨天,小峰入学了。送他去学校的路上,我突然问:“儿子,你还记得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吗?”

他点点头,“记得,我都记在心里了。”

“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愿意帮我们吗?”

小峰沉思了一会儿,“可能是因为…希望吧。他们希望通过帮助一个陌生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我拍拍他的肩膀,“等你以后有能力了,也要这样帮助别人,好吗?”

他郑重地点点头。

到了学校门口,小峰背上行李,向我挥挥手,然后转身走进了校园。阳光照在他的背影上,那么坚定,那么充满希望。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那个给我们捐骨髓的陌生人留下的话:“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的陌生人,也可以成为你的亲人。”

是啊,陌生人的善意,让我看到了希望。就像那天在小区门口,夕阳西下,我抬头看见天边的云,被染成了金色。那一刻,我知道,不管前路多么艰难,希望永远在那里,就像天边的晚霞,虽然短暂,但足够美丽。

今天,我又去了那家早餐店。赵姐一看到我就笑:“李师傅,小峰上大学了吧?”

“嗯,刚送去。”我点点头。

赵姐笑着说:“真好,真好。来,今天早餐我请了。”

我没有推辞,因为我知道,这世上的情分,有时候就是这样传递的。收到了,也要学会给予。

吃完早点,我去了医院。不是看病,而是去做骨髓捐献志愿者登记。

护士问我为什么要登记,我想了想,笑着说:“因为,我也想成为别人的陌生人。”

路过医院门口的报刊亭,我买了份报纸。一个小标题引起了我的注意:“陌生人的善意:一位打工父亲和他儿子的故事”。

那是我们的故事,也是这座城市千千万万陌生人的故事。

我坐在医院门口的长椅上,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一阵风吹来,报纸的页面翻动,我看到了最后一段: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爱与善意,它们就藏在陌生人的微笑里,藏在一个不经意的问候中,藏在一次无名的捐赠后。我们都是彼此的陌生人,也都可能成为彼此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是啊,陌生人的力量,让我重新相信了这个世界。

我抬头看天,蓝得那么深,那么远,却又那么近。

来源:默默Mo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