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食品赛道7个消费特征和8个创新方向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10:43 2

摘要:中国银发经济食品赛道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根据最新研究数据,2025年中国银发经济整体规模预计将达到9万亿元,其中食品保健相关产业占据重要份额,市场份额约为23.5%。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背后,是中国加速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变化——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

中国银发经济食品赛道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根据最新研究数据,2025年中国银发经济整体规模预计将达到9万亿元,其中食品保健相关产业占据重要份额,市场份额约为23.5%。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背后,是中国加速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变化——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且这一比例仍在持续攀升。

功能性食品作为银发食品赛道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尤为迅猛。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8万亿元,占整个健康食品市场的比重从2012年的19.5%提升至2025年的22.6%以上。在这一领域中,中老年群体展现出极强的消费能力,55-64岁人群的功能性食品渗透率高达29%,远高于其他年龄层。值得注意的是,银发群体在功能性食品上的客单价通常是Z世代的1.9倍,体现出这一人群对健康投资的重视程度。

银发群体的食品消费特征

深入理解银发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模式,是把握银发食品赛道机会的关键。当代中国老年人已形成独特的消费特征,与传统的"节俭型"老年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的人均年消费水平已达22600元,其中生活类消费15560元,食品相关消费占比高达39%。这种消费能力的释放正在重塑整个银发食品市场的格局。

健康刚需

银发群体的主要消费可分为日常消费(39.1%)与健康消费(40.9%)两大类,健康相关支出已成为银发群体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自然下降以及对"防未病"的重视,老年人对食品功能的需求正从可选消费转变为刚性需求。

功能细分

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和健康痛点,其核心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解决吞咽困难的产品,通过食材软化技术降低咀嚼吞咽难度;唤醒迟钝味觉的产品,在健康基础上加强口味和风味;促进身体康复的产品,如低钠、低糖、高钙等功能性食品;以及简化食用过程的产品,在包装和食用方式上做适老化设计。

代际差异

当前的银发群体可大致分为两代:一代是较为传统的"40后"、"50后",他们更信赖传统养生理念和药食同源产品,对品牌忠诚度高,但价格敏感性强;另一代是逐渐步入老年的"60后",这一群体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开放的消费观念,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接受度高,更关注科学验证和品质生活,愿意为健康投资。

消费行为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依赖线下体验和社交推荐,亲朋好友的口碑传播对其购买决策影响巨大。数据显示,银发群体中有62%的购买决策受同圈层亲戚朋友推荐影响。同时,他们对"蓝帽子认证"、"医院同款"等专业背书的需求强烈,这反映出老年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和功效性的高度关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数字化渗透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APP获取产品信息并完成购买,这一趋势在疫情期间得到加速。

场景多元化

老年人的食品消费已不再局限于家庭日常用餐,而是延伸出丰富多样的场景需求:健康礼品场景、社交聚会场景、康复调理场景、休闲零食场景等。

购买渠道

虽然线下药店、商超仍是主要购买渠道,但电商平台和社交电商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对专业健康咨询的需求强烈,那些能够提供专业健康指导的渠道(如药店、医院周边专卖店等)往往能获得更高的信任度和转化率。

消费心理

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面临社会角色转变、社交圈缩小的挑战,他们通过消费行为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那些能够满足老年人社交需求、提供情感价值的食品产品和品牌更容易获得青睐。例如,一些高端中老年奶粉品牌通过组织线下健康讲座、兴趣社群等活动,不仅增强了用户粘性,还创造了额外的社交价值,这种"产品+服务+社群"的模式正在成为银发食品营销的新趋势。

综合来看,2025年中国银发群体的食品消费将呈现更加多元化、品质化和情感化的特征。对食品企业而言,只有深入理解老年消费心理,针对不同细分人群的需求特点开发差异化产品,构建全方位的消费体验,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银发食品市场中赢得持续增长的机会。

产品创新与品类发展趋势

银发食品赛道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创新浪潮,传统保健品与普通食品的界限逐渐模糊,各类针对老年人特殊需求的新产品层出不穷。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功能上,也表现在剂型、口感、包装和食用场景等多个维度,推动整个银发食品市场向更加多元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剂型革新

传统药片、胶囊等剂型正在被更多老年人友好型形态所替代。汤臣倍健推出的"咀嚼型软胶囊"2025年单品销售额突破12亿元,成为现象级产品,充分证明了剂型创新的市场潜力。同样成功的案例还有BuffX、Minayo等新锐品牌推出的"透明质酸钠软糖"和"GABA睡眠饮"等创新剂型,这些产品2025年复购率达39%,远超行业均值21%。这种"零食化"趋势使功能性食品从"需要坚持的补充剂"转变为"享受型健康零食",大幅降低了老年人的心理门槛和使用障碍。

适老化设计

针对老年人咀嚼吞咽能力减弱的问题,企业通过食材软化技术、质构重组等手段开发出更符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食品。结冷胶等增稠剂的广泛应用改善了食品的分散性、溶解性及持水力,使产品在口腔中的粘聚性更好,吞咽更安全。国际品牌Hormel的微波即食肉符合国际吞咽障碍食物标准IDDSI Level 5&6要求,出厂前已预处理,老年人在家加热数分钟即可食用,这种便捷性深受市场欢迎。在中国市场,类似理念的预制营养食品也开始兴起,有望成为银发食品的重要增长点。

营养精准化

中老年奶粉从基础营养向专业营养发展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头部企业纷纷推出针对不同健康需求的细分产品:伊利欣活推出"0蔗糖添加"纾糖膳底配方奶粉,并添加多种膳食纤维;达能推出含有"80亿进口益生菌+膳食纤维""硒+维生素C"的中老年奶粉品牌敢迈。这种精细化趋势也体现在营养成分的量化标示和功效细分上,老年人不再满足于笼统的"高钙"宣称,而是关注具体的钙含量、吸收率以及与其他营养素的协同作用。

功能复合化

随着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多元化,单一功能产品难以满足其综合健康管理需求。市场热点正从单一成分转向多成分系统解决方案,如同时关注骨骼健康和肠胃健康的复合配方,或兼顾心脑血管保健和免疫调节的整合型产品。农夫山泉曾尝试推出主打阿尔茨海默症预防的含锂天然矿泉水"锂水",虽然市场反响有限,但代表了将医学成果引入日常食品的创新方向。兼具"疗""调""补""养"多重功能的综合健康食品将成为主流。

休闲零食功能化

传统观念中,保健食品与休闲零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品类,但这一界限正在被打破。旺旺推出的"爱至尊"系列非油炸粗粮零食,瞄准银发市场对健康零食的需求4。功能性饼干、蛋白棒、营养果冻等产品形态,既满足了老年人的休闲需求,又提供了额外的健康价值,特别适合作为两餐之间的营养补充或社交场合的健康小食。这一细分市场目前基数较小但增长迅速,有望成为银发食品的重要增量市场。

养生现代化

药食同源理念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如何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食品科学相结合,是许多企业探索的方向。同仁堂推出的"熬夜护肝软糖"月销超50万盒,成功将传统中药理念转化为年轻人、中年人也能接受的现代剂型。类似地,阿胶糕、人参饮品、枸杞提取物等传统滋补品通过剂型改良和功效验证,正在赢得新一代老年消费者的青睐。

场景化创新

食品企业不再仅仅销售产品,而是围绕老年人特定生活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例如,针对晨起场景的易消化营养早餐组合,针对夜间场景的助眠饮品,针对户外活动的便携营养补充品等。汤臣倍健推出的"脂质体维生素C",生物利用度较传统剂型提升4.3倍,这种以吸收效率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代表了从"吃进去"到"吸收掉"的场景深化。银发食品将进一步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场景,成为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包装适老化

针对老年人手部力量减弱、视力下降等生理特点,易开启包装、大字标签、防滑设计等细节改进能显著提升产品体验。一些领先企业已经开始在包装上添加二维码链接至语音说明或视频教程,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产品功能和使用方法4。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新往往能成为产品差异化的关键点,直接影响老年人的购买决策和复购行为。

来源:俊俏青山S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