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综艺化是创新还是败笔? 消费者怒批“硬插节目太尴尬”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1:18 1

摘要:去年双11,某国货美妆品牌直播间里,两位男主播突然中断产品讲解,换上粉色假发跳起韩国女团舞蹈。评论区瞬间炸锅:“我是来买卸妆膏的,不是来看硬插的节目!”“跳了5分钟舞还没说价格,取关了!”

去年双11,某国货美妆品牌直播间里,两位男主播突然中断产品讲解,换上粉色假发跳起韩国女团舞蹈。评论区瞬间炸锅:“我是来买卸妆膏的,不是来看硬插的节目!”“跳了5分钟舞还没说价格,取关了!”

当“综艺化”成为直播GMV焦虑的解药,硬塞剧本表演正把带货现场变成大型修罗场。

实际上,直播综艺化的疯狂始于2023年。彼时,某超级头部主播团队首次在618大促中引入“砍价综艺秀”,让品牌方代表戴着痛苦面具上演“价格拉扯战”,单场观看量暴涨。

而这场畸变本质是流量内卷的恶性循环。当“全网最低价”神话破灭,直播间不得不靠猎奇内容留住观众。某MCN机构运营透露残酷规则:“平台算法会给有‘综艺看点’的直播额外推流,哪怕观众骂,黑红也是红。”

于是品牌方被迫加码,服装直播间走秀必须摔跤,美食主播试吃必定爆辣,连卖老年鞋都要安排主播和广场舞大妈Battle。可这种饮鸩止渴的套路,正在摧毁直播电商最后的价值底线。

讽刺的是,部分“综艺化幸存者”直播间数据注水严重。

某场宣称“观众互动超百万次”的宠物用品直播,后被扒出过半数弹幕是机器人自动发送的“哈哈哈”。

行业内部也暗流涌动,一位离职直播策划坦言:“编导比运营还重要,我们每天开会不是讨论产品卖点,而是设计让主播‘不小心’摔碎样品,或者和品牌方‘吵架’。”

当部分头部主播们沉迷于综艺化表演时,京东发动了一场精准的价格突袭。

5月13日,京东超市于通过官方微博和采销直播间官宣:针对某李姓口红一哥现货销售的同款或者同类商品,将在他的价格基础上再打9折,可谓正面叫板,火药味十足。

这场对决的背后是两种商业逻辑的碰撞。李姓口红一哥团队仍迷信“流量魔术”:5月13日预售直播中,他推出“分等级红包雨”,高等级粉丝与新粉抢红包的次数不一,引发“价格歧视”争议。

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砍掉所有综艺噱头,作为某类商品专家的京东采销,在现场对比质检报告、演示使用场景,确保所售商品均为京东采销百里挑一,品质均为同类商品最佳,性价比最高。

例如,芝芙莲内衣洗衣液在李姓口红一哥直播间的销售价为88元,在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为83元。

同时,与其他平台的直播带货模式也不同,京东采销直播间一律“没有坑位费、没有佣金”,将节省的费用让利于消费者,从而实现全网最低价,拒绝“直播综艺化”。

这种“无套路”策略直击消费者痛点:与其熬夜听主播用OMG催眠3小时,不如一键下单享受透明低价。

来源:star星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