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同包括欧洲同盟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正义力量同仇敌忾、英勇战斗,并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同包括欧洲同盟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正义力量同仇敌忾、英勇战斗,并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不能忘记,更不容扭曲。然而5月8日,台湾当局领导人赖清德却打着纪念欧洲战场胜利的旗号,纠集个别在台的欧洲外事人员,在台举办纪念欧战的活动,借机散播“民主自由对抗威权独裁”的虚假叙事,图谋拉拢欧洲力量乃至国际势力,为其“台独”分裂史观与分裂行径撑腰打气。
赖清德当局突兀的纪念活动包藏“台独”祸心。赖清德当局突然蹭欧战纪念的热点举办纪念活动,并在活动之后马不停蹄参加纪念日本殖民侵略者代表、所谓“水利专家”八田与一的活动,肉麻地声称“台湾与日本是一家人”,目的显然很不单纯。从历史的角度看,赖清德当局纪念欧战胜利日,只字不提日本殖民侵略者对台湾民众的残酷压榨,选择性遗忘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殖民侵略者的历史,反而美化日本殖民统治,为日本殖民侵略者歌功颂德,目的就是要通过忽略海峡两岸共同抗击日本殖民侵略的历史,切断两岸之间的历史连接,助力“去中国化”“台独”史观、“媚日”史观的传播。所以,赖清德当局举办这场活动,只不过是想“搭台唱戏”,请一些“演员”配合其“台独”政治操作。
赖清德精神错乱的讲话意在煽动“反中抗中”民粹。从现实政治的角度观察,赖清德当局举办这场活动显然是针对中国大陆。纪念活动前,赖清德再度鼓吹“中国大陆是境外敌对势力”,继续升高两岸敌意与紧张态势。纪念活动时,赖清德发表讲话,虽未直接针对中国大陆,但通过“破坏海底电缆”“市场施压与倾销”等多次隐射中国大陆,并高喊“追求和平”“反侵略”的假口号,企图恶人先告状,将破坏台海和平的责任推卸给中国大陆,以掩盖其推行“台独”、升级两岸对抗、破坏台海现状的行径,洗脱其“台海和平破坏者”“台海战争制造者”形象。而赖清德鼓吹与所谓欧洲“盟友”共同面对“新集权集团的威胁”,更是用心险恶;企图通过制造所谓的“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为其“台独”分裂行径披上“合法”外衣。
从台湾岛内各界反应看,显然赖清德失算了。岛内各界对赖清德的突兀行为普遍感到错愕。旅台外籍人士方恩格直言,台湾在欧洲战场无角色。《联合报》痛批,民进党当局是选择性忘记历史甚至剪裁历史的惯犯;对中国与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在二战中作出巨大牺牲,完全视而不见,这不仅是“选择性纪念”,更是“话语权私有化”;凸显赖清德既想蹭“反侵略”风潮,又不想面对自身严重的日本恋殖情节。《中国时报》刊文称,赖清德以“民主”为当年的“轴心国”包装,又以“反侵略”影射中、俄是侵略者,这是典型的历史剪裁手法,完全是“奇幻的台独史观”在作怪。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称,赖清德崇洋媚外,以欧战胜利日代替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不仅是对历史的严重扭曲,更是对抗日英烈的大不敬。由此可见,赖清德当局想要通过扭曲历史,欺骗岛内民众,误导国际社会认知,是不可能得逞的。
众所周知,今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其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告“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并在台北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标志着台湾再次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在中国这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情况下的政权更替,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没有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其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这一决议不仅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而且明确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只有一个,不存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问题。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赖清德当局企图借欧战胜利纪念,鼓吹“民主对抗威权”的虚假叙事,操弄“去中国化”的“台独”史观,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改变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共识。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希望有关国家恪守在台湾问题上对中方作出的政治承诺,切实约束有关人员,不为“台独”分裂势力的表演站台撑腰,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涉外关系研究室负责人)
来源:环球网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