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之美与家风文化交相辉映, “百印颂家风篆刻作品展”在京展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12:04 2

摘要:家风古训,在端毫刻刀之下和方寸印石之上,凝成当代人的文化箴言。5月15日,在2025年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在全国妇联的指导下,由上海市妇联、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百印颂家风篆刻作品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展览汇聚了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

家风古训,在端毫刻刀之下和方寸印石之上,凝成当代人的文化箴言。5月15日,在2025年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在全国妇联的指导下,由上海市妇联、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百印颂家风篆刻作品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展览汇聚了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师生创作的110枚篆刻作品,以古典名句诠释家风精髓,以篆刻之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观众打开一扇感受汉字魅力、品读家国情怀的艺术之窗。

展览现场照。

走进展览现场,只见一枚枚刀法精妙、章法考究的篆刻印章有序陈列在展柜中,其中展出的由110方原石钤印拓成的20米手卷特别引人注目。每一枚印章上都刻着家风的相关典故、名言警句,字字珠玑、微言大义,让尊老爱幼、敦亲睦邻、家和万事兴等传统古训悄然浸润当代生活。

展览展出的部分印章。

展览展出的110方原石钤拓成20米手卷。

值得一提的是,展出的篆刻作品涵盖先秦古玺、秦印、汉印、明清流派和瓦当、镜铭、封泥等多种印章风格与样式,彰显了篆刻艺术的源远流长和多元开放。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副教授王客与2022级书法篆刻方向在校研究生程羽瑄介绍:以“家和万事兴”这枚印章为例,它借鉴了汉代凿印的风格,线条饱满结实、浑朴自然;刻有“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的印章则模仿了篆刻名家陈巨来的风格,汉字虽多但布局巧妙,用刀稳、准、狠,线条利落,格调雅致;其旁侧刻有“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印章,语句同样出自《朱子家训》,风格却截然不同,该印章线条变化丰富,看似松散,却乱中有序,呈现出苍茫古朴的气象。

刻有“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印章的印面放大照。

“篆刻,作为古文字的‘活化石’,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其言简意赅的标题文学形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特殊意义。”华东师大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基地负责人张索表示,篆刻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是连接诗书画的桥梁,它融合了书法之韵、材料之工,更承载着文字学、历史、文学与哲学的智慧。刻字亦修心,方寸之间尽显中华经典的恒久魅力。

刻有“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印章的印面放大照。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介绍,此次展览是2024年全国妇联赴华东师范大学调研家庭教育研究院建设成效的成果展示。多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在妇女儿童家庭领域研究和实践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展览开拓性地将家风主题与同样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篆刻艺术结合起来,从中华优秀家风家训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选取110条词条,以古文字之美、以标题文学的形态,将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精神展示出来、传播开来,有着特别的意义。同时,本次展出也是学校在推动包括优良家风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书法篆刻相关专业建设内涵和探索构建“教学—创作—传播”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有益实践。

观众在展览现场参加篆刻体验活动。

上海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华在展览开幕式上表示,“方寸之间见乾坤”,当金石铿锵遇 见家风传承,当传统技艺碰撞时代精神,必将凝聚起千万家庭向上向善的力量。近年来,上海市妇联在全国妇联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家庭家教家风在治理基层治理化、打造“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组建“海上最美的家园”,倡导“家帮家 美传美”家庭文明新风。在各种项目推动期间,华东师范大学已经成为专业的支撑力量和密切的合作伙伴。

展览将持续至6月15日。

来源:文汇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