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面的两期讲述了需要一场奇袭鼓舞人心的美军从提出让陆基轰炸机上船这一天马行空又大胆的计划,到对轰炸机进行极致的改装减重,再到前往日本的路上被日舰发现险些功亏一篑……
前面的两期讲述了需要一场奇袭鼓舞人心的美军从提出让陆基轰炸机上船这一天马行空又大胆的计划,到对轰炸机进行极致的改装减重,再到前往日本的路上被日舰发现险些功亏一篑……
本期将讲述杜立特率领的B-25机队对日本东京、大阪地区进行轰炸的纪实,以及这场规模不大的轰炸对美日两国的战争局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狂风暴雨中,B-25们有惊无险的从航母甲板上极限起飞,收到海浪和大风的影响,有一架B-25甚至险些坠入海中。这16架B-25B以3-4架为一个小队,一共分为5个轰炸小队,第1小队由杜利特亲自领队,轰炸东京西北部的工业区,第二小队目标是东京市中心区,第3小队轰炸东京南部地区,第4小队轰炸横滨,第5小队分别轰炸神户、名古屋和大阪。目标选择是由陆航参谋部经阿诺德同意后确定的,包括东京、横滨、神户、名古屋和大阪五个城市,每个城市中的具体轰炸目标都是重要的军事目标或者工业目标。东京地区,轰炸目标是日本电器公司(也就是NEC,当时是日本最大的通讯器材制造公司)、东京煤气和电力公司、兵工厂,横滨地区的轰炸目标是小仓石油公司、川崎飞机制造厂等等。
起飞后从“大黄蜂”号上飞过的B-25B。
10时30分,出海侦察巡逻的一式陆攻在其航程尽头也未能发现任何美军舰只,只能返航。于是日军航军航空兵在11时30分又出动了第二次侦察巡逻。
杜利特突袭队此时正在全速奔日本本土而去。在距离日本海岸线大约300英里的距离上,已经能看到日本的渔船、巡逻船,各机组也观察到有一些巡逻机在空中出现。但是,日军飞机的飞行高度都在B-25B之上,因此也就没有发生空战。加上当天日本沿海的天气状况同样不佳,云层高度很低,且云量大,有助于美军轰炸机掩盖行踪。不过由于大风的影响,加上导航的误差,使得突袭机群中一些轰炸机偏离了方向。这样带来的后果固然是无法集中轰炸,但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城市都遭到了美军轰炸,这给日本防御体系也带来了很大困扰,无从判断美军的来路和目标,也就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距离东京80英里时,杜利特依靠犬吠琦灯塔确定了自己的方向。这个竖立在高约24米的灰白色海岬上的灯塔是非常醒目的地标,此次轰炸的各个机组都以此为航向修正点。
在东京,上午开始的防空演习已经结束。这次演习级别不高,基本上只有消防队.警察和民防人员参加,完全流于形式,市民不需要和往常一样躲避进防空掩体。参加演习的日军飞机已经降落,市区内恢复了正常秩序,主要街道上车流正常,人行道上人来人往,一派和平景象。
12时,在距离东京大约70英里外水户市(茨城县中部的城市,东京以东),地面观察哨汇报空中有美军轰炸机出现,这一情报使得东京立即开始进人警戒。但是,B-25B已经只需要数分钟就飞临东京上空了。
东京地区此时天气晴好,能见度极佳,正是一个适合轰炸的好日子。杜利特在某种意义上担任了引导机的任务,他投下的燃烧弹是后续跟进机组瞄准和修正方位的地面标识。他驾驶着飞机保持在200英尺的低空,日军飞机都在他头顶上大约3000英尺高度飞行,完全没有发现低空的B-25B。接近到距离东京10英里时,杜利特机组发现9架日本战斗机在大约5000英尺高度出现,不过显然这些战斗机也没有发现美机。
1919-1941年期间美国陆航的徼标,由于和日军标识有些相似,因此在开战后不久就被替换。
进入东京市区后,日军当天上午举行的防空演习刚刚结束。B-25B上喷涂的机徽还是蓝圈白星红心的美军旧机徽,中间的红色圆心从地面上看去很像日军飞机的旭日标记。因而地面上的日本市民误以为头顶上飞过的是日机,纷纷向杜利特招手欢呼。12时30分,杜利特把飞机爬升到1200英尺左右,在东京北部中心工业区投下4枚燃烧弹。投弹完毕后,杜利特听到了地面上传来的空袭警报声。地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不过显然很盲目。杜利特很快就脱离了高射炮射击的范围,朝西飞行,接着折向南,直接出海奔中国大陆方向飞去。
当时,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外出视察水户航校,他的座机在降落阶段偶遇杜利特的B-25B。东条的秘书西蒲陆军大佐从舷窗里看到了一掠而过的B-25B,当即就惊呼起来:“美国飞机!”这是日本政府高层们第一次目睹了美国轰炸机出现在日本首都上空——不过,显然不会是最后一次。
第1小队的其余3架B-25B在2号机机长塔维斯·胡佛中尉的带领下,跟着杜利特之后进入东京上空。2号机进入时,地面上的高射炮火已经打响。时间紧迫,胡佛机组来不及爬升到1500英尺的规定投弹高度,只能在900英尺高度上对皇宫以北的一家军工厂投下了炸弹,然后也朝着中国大陆方向撤离。3号机在1450英尺高度瞄准一所钢铁厂投下了一枚高爆弹,接着在煤气公司和一所化工厂各投弹一枚,燃烧弹则投在工厂区之内。
工厂主良造浅野在检查杜利特轰炸中被炸中的他的工厂。
不过,4号机就没有前面这些兄弟机组这么幸运了,埃弗雷特·赫斯顿中尉驾驶的飞机在东京湾上空遭到了两架日本战斗机的攻击。很不幸的是,背部炮塔由于电气故障失灵而无法还击,无奈之下尾炮手只有用尾部炮塔上的两根黑木棍朝着日本战斗机比划几下,恐吓日本战斗机。不久后,另外两架日本战斗机也加人攻击。无奈之下,赫斯顿决定放弃攻击,丢弃载弹到海里、并加速到270英里/小时撤离。日军战斗机的7.7mm机枪对坚固的B-25B没有造成严重伤害。
12时35分,东京上空又开始回响起空袭警报:这才是真的空袭!防空部队的高射炮反应过来,开始有组织地对空射击。此时,地面上的人们还普遍以为这不过又是另外次演习。
攻击东京中心区的第2小队由S号机戴维·琼斯机组带领,但是领航员尤金·麦克格尔没有能找到地标,迷失了方向,在地面高射炮的攻击下,琼斯决定轰炸他们发现的-个发电站和一个看起来像是物资存储场的地面目标。炸弹击中了一个储油罐和一座工厂的动力塔,在地面上形成猛烈爆炸,另外还引燃了一些建筑物。
6号机进入日本海岸后和琼斯的5号机失散了,不过导航员尼尔森还是准确地识别了地标确定了方位,找到了预定目标点,把炸弹投在东京的钢铁厂里。
7号机正好从东京湾上空飞过,遭遇了日军6架战斗机的截击,在日军还没形成围攻态势之前,劳森已经驾驶轰炸机越过港口区进入市区,把炸弹投到了港口附近的一个工厂区后加速脱离。低空飞行脱离时,轰炸机还遇上了一列火车,劳森回忆说自己都能看得清火车司机脸上惊恐的表情。
8号机进入日本内陆后完全迷失了航向,鉴于无法按照原定计划行动,约克和艾莫斯商议后决定就把炸弹投到了一个和铁路线连接的工厂区城后脱离。
9号机在沃森的驾驶下倒是很准确地发现了东京所在,高射炮炮弹在空中爆炸开的黑烟团充当了准确的导航。虽然东京上空遭到了地面高射炮的猛烈射击,不过机组们还是对煤气公司和电力公司实施了轰炸,在脱离时还遭到了东京湾里停泊的日军军舰高射炮的攻击。
10号机是最后一架轰炸东京的B-25。在东京湾上空,该机被日军军舰的高射炮火力击伤,机身被弹片击中而破损。这是杜利特空袭行动中唯一一架被日军火力击伤的轰炸机。对日本特种钢铁公司的工厂和仓库投下的炸弹中,两枚高爆弹还采用了2分钟延时引信,可以给赶来灭火的消防人员一个“惊喜”。完成投弹后撤出的途中,飞机被数架日军战斗机截击,尾部和机身上中弹累累,水平尾翼上被撕裂了一个长约8英寸的破口,自卫炮手声称击落2架日机。乔伊斯在投弹后迅速俯冲加速,一度达到了337英里/小时的速度,摆脱了战斗机的追踪。
12时45分,第26航空战队起飞所有战斗机去搜索攻击美军航母,以及拦截可能的美军舰载机。第4、第6航空战队所属的飞机也都纷纷紧急起飞,一时间日本本土和外海上空,日军战斗机和轰炸机四处搜寻。木更津航空队出动了16架一式陆攻,携带鱼雷准备攻击美军军舰,三次基地的航空队也出动了8架陆攻。
至此,对东京的轰炸结束了,虽然日军起飞了大批战斗机,高射炮部队也更加警惕,美军轰炸机已经都在飞向其他城市目标,东京由此陷入长久的惶惶不安中。
11号机罗斯·葛瑞宁上尉起飞后就带着第四分队朝着横滨飞去,在飞行途中倒是一切顺利,除了遇上时速25英里的顶头风使得B-25B燃料消耗增大。在进入日本本土后,由于导航员目视识别的错误,使得飞机比原定航向要更偏东北。找到了霞浦湖后,葛瑞宁上尉修正了航向,从湖面上飞过直飞横滨南部。
不过,飞越霞浦湖后,这架B-25B正好从一个日军机场上空飞过,4架日军战斗机立即起飞攻击。葛瑞宁上尉描述说这些日军战斗机是此前从没有见过的、外形类似零式,但是配备了流线型的水冷式发动机。这些战斗机是日本陆航Ki-61(飞燕)战斗机的原型机,它们以超过其他日军战斗机的速度一直尾追B-25B。尽管葛瑞宁在低空以近290英里的时速狂奔,日军战斗机还是能跟得上。背部炮手梅尔文-加德兰中士用12.7mm机枪朝着尾追的日军战斗机还击,他报告说有两架日军战斗机被击中,其中一架坠毁,另外一架起火后脱离。
由于躲避战斗机拦截,葛瑞宁发现自己已经偏离航线,无法前往横滨,随后攻击了一个伪装的燃料仓库。在返航掠过海面时,投弹手波特用机首的机枪扫射了东京湾的三艘日军巡逻艇。
投弹后横须贺基地上空浓烟滚滚。
12号机迷失了航线,导航员邦德建议驾驶员波尔沿着海岸线飞行,在找到地标确定方位后再继续飞往横滨。当冒着猛烈的防空炮火飞临横滨后,波尔发现预定的轰炸目标——横滨造船厂上空有阻塞气球,便轰炸了小仓炼油厂和附近的工厂。
13号机进入日本后同样发生迷航。经过辨识,驾驶员发现航线已经严重偏北,修正航线后找到了预定目标横须贺海军基地。投下的炸弹命中了正在干船坞内建造的“大鲸”号潜艇母舰的中甲板、一架起重机、一艘运输船和几座建筑物。值得一提的是:13号机拍摄的照片是此次突袭中唯一留下的照片资料。
14号机在杜利特的副指挥官希尔格指挥下冒着防空炮火的射击,对名古屋兵营、三菱飞机制造厂和一个燃料仓库进行了轰炸,撤出时还扫射了伊势湾的两艘油轮。
15号机飞到神户,对神户钢铁厂、川崎飞机制造厂和电力机械厂进行了轰炸,直到投下炸弹,日军高炮才刚刚开火。
16号机原定轰炸大阪,因迷航飞到名古屋,便对一个大型储油库和三菱飞机制造厂投下了炸弹。
虽然参加突袭行动的机组在后续的报告和回忆中都纷纷描述如何摆脱或还击了日军零式战斗机,但实际上当时在东京、横滨等地上空出现最多的还是日军97式战斗机。这种战斗机无论火力还是速度,都对B-25B几乎无能为力,这也是各B-25B机组均能成功逃脱的主要原因。
由于B-25B被发现而提前起飞,燃料消耗大大超过预期,使得飞往中国着陆的计划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况且由于时差缘故,在中国大陆上预定的接应工作根本就没有进入准备状态。在没有地面照明和导航的夜间飞行情况下,各个机组都无法确定自己的准确位置,平安着陆毫无可能。飞到中国大陆的15架B-25B飞机在浙江省方圆近480平方公里范围里或迫降、或弃机跳伞。此外,由于8号机被打出一个破洞,飞行阻力增大,燃油消耗更大,在没有可能飞到中国的情况下,机长爱德华·约克上尉果断决定飞往苏联迫降。
在苏联迫降的8号机,5名机组成员被苏联扣留了13个月后获释。在中国迫降的15架飞机上共有75名空勤人员,3人在迫降中死亡,8人被日军俘虏,其中被日军处决和在战俘营中死亡的有4人,其余64人均在中国军民的援助下获救。
TF-16在返航途中也并非波澜不兴,尼米兹一直担心这两艘宝贵的航母在途中可能遭到日军潜艇、陆基轰炸机的袭击而受到损伤。鉴于日军已经知晓美军航母编队在活动,派出舰只和飞机搜寻攻击是一定的,放飞B-25B后,哈尔西立即命令:在返航途中,“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要轮流起飞野猫式战斗机和无畏式俯冲轰炸机进行巡逻,提高警惕。
11时15分,“大黄蜂”号上的8架野猫式起飞,此时“企业”号上侦察/轰炸机中队的无畏式已经在编队200海里范围内搜索可能的日军舰只。
12时14分,“企业”号上的雷达探测到了东方日军远程巡逻机的活动踪迹,最接近的日军飞机距离特混舰队大约64000码(约60公里)。14时,日军巡逻机返航了,此后美军雷达又探测到了两艘日军船只的踪迹,这两艘船可能就是在凌晨3时10分时曾探测到过的那两艘,于是无畏式轰炸机立即前往对它们发动攻击,击沉一艘,日军巡逻船上的还击火力击伤了一架无畏式的发动机,这架无畏式在返航时坚持飞行到一巡洋舰附近海面上迫降,机组成员被救起。14时09分,巡洋舰请示要求前往击沉日军巡逻船,在接近到日军船只大约9000码距离时,从“企业”号飞来的无畏式汇报说日军船只升起了白旗。于是哈尔西命令巡洋舰俘虏日军船员后击沉那条船,然后再赶上正在以25节速度朝夏威夷返航的TF-16。
14时24分,巡洋舰上的瞭望员发现日军根本没有挂白旗和投降的迹象。于是,巡洋舰的6英寸主炮再次对日军巡逻船开火。这一次炮击效果比起上一次而言就要好一些了,较为平静的海面帮了大忙。14时46分,在发射了167发炮弹后,日军巡逻船被击沉。接着巡洋舰打捞起了5名日本船员,然后追赶编队返航。
对于先后击沉两艘日军巡逻船的战果,哈尔西的心情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巡洋舰的炮术不精已经展露无遗,而“企业”号上的无畏式轰炸机也同样表现不佳,飞行员们花费了12600发12.7mm机枪子弹、800发7.62mm机枪子弹、12枚500磅炸弹和24枚100磅炸弹,才击沉了一艘不过几十吨的拖网渔船改装的巡逻船。
14时45分,特混舰队监听到了日本的英文新闻广播,报道了东京被轰炸的新闻:“大东亚战争以来,敌军轰炸机第一次出现在东京上空,对学校和医院等民用设施造成巨大损害,我国国民对米国鬼畜这等不仁的残暴行径表示极大愤慨。”在收听到这个新闻后,整个特混舰队一片欢呼,他们和陆航合作的这次冒险成功了,战火也燃烧到了日本本土。
不过,日本在此次轰炸中的损失实际上是轻微的,英文报道仅仅是政治宣传。监听到的日文报道就透露出了真相:“今日中午大队敌军重型轰炸机出现在东京上空,对市区内非军事目标和工业区实施了轰炸,损失轻微,伤亡人数在3000-4000之间,市区内多处起火,在东京地区没有敌机被击落。此外大阪也遭到了轰炸。”
日军水面舰只和航空兵搜索美军特混舰队的行动一直持续到4月24日才结束。TF-16则在25日早晨安全返回珍珠港。
来源:明潭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