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只此青绿》惊艳亮相东京

360影视 2024-11-28 10:51 4

摘要: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自2021年推出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迅速成为了现象级文化作品,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其灵感来源《千里江山图》及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今年11月,由该舞剧改编的同名电影《只此青绿》受邀在第3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展映。“青绿”能否

人民网东京11月28日电 (许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自2021年推出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迅速成为了现象级文化作品,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其灵感来源《千里江山图》及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今年11月,由该舞剧改编的同名电影《只此青绿》受邀在第3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展映。“青绿”能否打动日本观众?又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近日,人民网采访了《只此青绿》的出品方和主创人员,解读“只此青绿”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及作品创作的心路历程。

打造文化精品,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看来,《只此青绿》之所以能够引发观众的广泛共鸣,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作品从中国青绿山水代表作《千里江山图》中汲取灵感,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留白意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优美灵动的现代舞蹈艺术完美融合。画作通过对山川河流、花鸟鱼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青绿山水中蕴含的开放包容、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也在舞蹈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只此青绿》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传统艺术的创新。它以当代艺术的手法,重新解读了经典作品,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将《只此青绿》搬上大银幕这一创新之举,背后蕴含着多重考量。景小勇表示,美国、印度等国家都有代表性的歌舞片,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肩负着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弘扬中华文化艺术的使命,有能力也有责任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歌舞片。“电影的传播范围更广,能够触达更多人群,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将舞台艺术转化为电影艺术,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有助于推动艺术形式的创新,丰富观众的审美体验。”

《只此青绿》不仅在国内引发广泛关注,在国际上也收获好评无数。舞剧和电影先后在俄罗斯、土耳其、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或上映。景小勇认为,《只此青绿》的出圈,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能够跨越文化差异,与世界观众产生共鸣,让全世界看到中华民族开放创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无论是欧洲观众的热泪盈眶,还是日本观众的集体鼓掌,都充分证明了这部作品的国际影响力。这不仅得益于作品本身的高质量,更体现了中华文化所具有的普世价值和跨越国界的魅力。”

《只此青绿》的成功出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全球化背景下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范本。对此景小勇认为,首先要创作精品,打磨细节。一部质量过硬的作品是文化出海的基础。创作者要不断追求艺术创新,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同时,用当代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呈现。其次加强传播,扩大影响力。除了传统的剧场演出等渠道,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结合当地受众习惯,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推广。第三秉承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心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搭建中外艺术交流的平台。

据景小勇书记透露,集团近期正在筹备多部以中国传统文化、爱国侨领为主题的舞剧,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人物的时代精神,打造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精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中式美学的当代演绎

《只此青绿》通过舞蹈、音乐、影像等多种艺术手段,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诗意表达以及留白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被视为对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当代解读。

《只此青绿》导演周莉亚。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将舞蹈诗剧转化为电影并非易事。舞蹈艺术和电影艺术各有所长,如何将舞蹈的韵律美、形体美与电影的叙事性、视听语言相结合,是创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只此青绿》导演周莉亚和韩真是北京舞蹈学院的同班同学,凭借多年的合作经验,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出高度的默契。

《只此青绿》导演韩真。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韩真指出,舞蹈诗剧和电影因传播媒介不同,在表演方式、情感侧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舞台表演更注重现场的沉浸感,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舞者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而电影则更强调视觉叙事,通过镜头语言来捕捉细节,呈现出更具主观性的影像。因此创作团队需要遵循不同艺术表达方式的特性,对作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周莉亚认为,舞剧《只此青绿》是《千里江山图》的延伸,而电影、音乐会等又是舞剧延伸的二次创作。“《千里江山图》在过去近百年间仅展出过4次,我们希望在《千里江山图》未能与观众见面的时间,让大家有机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同时,电影可以突破场地的限制,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海外传播方面,《只此青绿》有着天然的优势,“即使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观众也能通过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美学价值。”两位导演表示,她们希望能够将《只此青绿》推向全世界,期待收获世界各国观众的喜爱。

“谢谢你让我成为你”

演员张翰在电影《只此青绿》中饰演画家希孟。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为了塑造《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者——画家希孟这一角色,演员张翰前期广泛阅读历史资料,向专业老师请教,并临摹《千里江山图》,力求从各个角度去感受这位天才画家的内心世界。张翰回忆道:“我经常会半夜一个人在练功房里,想象自己就是希孟,用画笔勾勒出山河的壮丽。我也会去野外采风,站在希孟曾经眺望过的山川河流前,感受历史的厚重感。”正是这种全身心的投入,才让张翰将希孟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上。

尽管历史上关于希孟的记载只有只言片语,但张翰反复揣摩分析,对希孟的生平和人物性格都如数家珍。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张翰对希孟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在我看来,艺术呈现没有终点。每场演出都是希孟的某一瞬间、某个侧面活跃在舞台上。将人物放在心里,才能让这个角色在舞台上立住。”张翰说,“在演绎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和改变。”

在舞蹈演员的职业生涯遇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张翰认为既是幸运,也是冥冥之中与希孟之间的缘分。“很多观众因为希孟认识我,了解到舞蹈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果让我对希孟说一句话,我想说谢谢你让我成为你。”

演员孟庆旸在电影《只此青绿》中饰演“青绿”。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青绿”的扮演者、领舞孟庆旸肩负着将画作中的写意概念具象化的重要使命。在最初的排练阶段,她深入研究了北宋时期的审美风格和文化背景,力求从整体上把握“青绿”这个角色的内涵。同时,她还与故宫的文物修复师进行深入交流,了解相关的非遗工艺,以便更深刻地理解“青绿”所代表的传统文化。

“青绿作为希孟和展卷人之间的时空连接者,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与一般演出随着表演次数越多对角色驾驭得越游刃有余不同,孟庆旸觉得“青绿”是越演越难。“演绎的次数越多,越觉得自己对青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无法触摸到青绿背后千年文化传承的积淀。”为此,孟庆旸不断深入角色内心,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独特理解。“与其他的演出不同,青绿与观众之间没有互动,呈现出一种清冷疏离感。因为青绿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山石层峦叠嶂的状态,象征着磅礴大气的文人傲骨,她就像是希孟的眼睛,代替他领略大好河山。”

演员谢素豪在电影《只此青绿》中饰演展卷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只此青绿》中带领观众走进希孟的世界的展卷人,其原型是2017年《千里江山图》故宫特展的策展人王中旭。在诠释展卷人这一角色时,谢素豪也曾走过弯路。他通过模仿展卷人的站姿、翻书方式等,试图从外在形式上接近这个角色。然而,他很快发现,仅仅模仿外形是远远不够的。“当我真正站在舞台上时,我意识到,所有的外在形式都是虚假的,只有从内心出发,才能真正塑造出角色的质感。”谢素豪说道。

他开始从展卷人的内心出发,去感受这位与千年名画产生深厚情感联系的人的内心世界。“展卷人走进了希孟的梦,走进了希孟的快乐,但他却无法帮助这位天才画家,并对希孟的早逝感到痛惜和怜悯。这种复杂的情感,让我对这个角色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谢素豪认为,能够出演《只此青绿》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舞蹈是我的热爱,我愿意为它倾尽全力。”

文化出海圈粉无数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自推出以来,得到各方好评。2022年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同年,被写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今年2月,外交部组织多国驻华使节观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美轮美奂的演出得到了驻华使节们的一致肯定,均表示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新发展,有助于他们更好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未来。3月以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先后在新加坡、土耳其、俄罗斯等国进行海外巡演,收获了当地观众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赞誉。

电影《只此青绿》在第3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展映后,圈粉无数。有日本网友表示:“全程欣赏舞蹈之美,热泪盈眶。”“没想到名画可以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风流雅致,艺术性极高,真想一睹真迹……”在日华人也给予高度评价:“电影结束后,全场自发响起热烈的掌声,表演与舞蹈都无比动人。”“十分高兴能在海外欣赏到这样高质量的影片,希望今后有更多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作品。”“期待舞剧《只此青绿》也能早日在日本上演……”

《只此青绿》的成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又一次有力证明。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一张亮丽的中国文化名片。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一个多元、包容、充满活力的中国。

来源:人民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