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县“科技+”赋能林竹产业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2:19 1

摘要: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传来喜讯,位于杨河乡的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获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这标志着杨河乡林竹产业在“科技+”的引领下,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契机。

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传来喜讯,位于杨河乡的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获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这标志着杨河乡林竹产业在“科技+”的引领下,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契机。

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竹林资源丰富,三月竹等优质笋用竹的竹林面积高达8万余亩,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受限于传统经营模式和技术瓶颈,林竹产业发展始终难以突破。以往,梦笋的产量平均仅100公斤/亩。此次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获批国家级科技小院,正是杨河乡积极探索“科技+”模式,推动林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成果。

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由西南科技大学牵头,依托杨河乡高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四川省科协、四川省农技协等多家单位共同建设。通过整合多方资源,该科技小院将为杨河乡林竹产业带来前沿科研技术和专业人才支持。在品种选育方面,科技团队针对峨边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开展的笋用竹优良品种选育工作成效显著,已成功选育“梦笋1号”“梦笋2号”“湘妃梦竹”“龟甲刺竹”等四个优质小径笋用竹新品种。在种植技术上,推广绿色生态的种植管理模式,包括科学疏伐抚育管理、科学采笋留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提升竹林生产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今,在科技的助力下,梦笋产量已提升至260公斤/亩。

科技小院还搭建起科研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对杨河乡的农户来说,科技小院是家门口的“农业大学”。依托科技小院,杨河乡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普讲座,邀请专家为农户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户们可以随时向专家请教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获得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

杨河乡未来将全力支持科技小院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林竹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引领作用。通过“科技+”模式,推动杨河乡林竹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时,也希望借此契机,为峨边林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来自【绿色四川】,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